一种小麦种子的选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70570发布日期:2023-11-24 06:44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种子的选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江淮地区种植小麦的种子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1、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是世界上广为种植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几乎全作为食用。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等。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微生物c等。

2、目前我国的小麦的产区,基本上覆盖了长城内外,黄河上下,以及大江南北。我国江淮地区,尤其是江苏、安徽地区,普遍是采取小麦和水稻轮番种植,为了确保不延误水稻种植,因此需要培育出早熟的小麦品种。因此,早熟小麦种子的选育是我国小麦产业的重要工作。

3、新品种选育是促进小麦持续增产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在小麦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各种优良种质和材料的引入对提高育种效率和保持遗传多样性至关重要。目前,小麦育种中可供选择的优异资源范围狭窄,通过杂交手段培育的新品种的发展空间小,耗时长且品种的抗逆性不全面。而诱变育种技术在作物品种改良上具有独特的作用,其可以诱发种子基因突变,产生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或者一般常规方法难以获得的新类型、新性状、新基因,能够打破基因连锁,提高重组率。

4、中国专利109819889a采用x光照射f1代小麦种子,用紫外线照射f2代小麦种子,同时用甲基磺酸乙酯-磷酸缓冲液处理f2代小麦柱头和花药,诱导小麦及种子产生突变,但其使用x光和紫外线照射,并需要在氦气保护下,同时用化学试剂处理花药等,工作繁琐,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方便、高效的早熟小麦种子选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高效的、适于江淮地区种植的早熟小麦种子选育方法,解决了现有小麦等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高效的、适于江淮地区种植的早熟小麦种子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种子筛选:选择的江淮地区早熟优秀的小麦品种s1和新疆地区早熟优秀的小麦品种s2,分别进行过筛、挑选杂质、去除空瘪等不好的种子,得到颗粒饱满的小麦种子;

4、2)种子处理:将小麦种子s1,分别用双氧水溶液浸泡10-30分钟,取出,用甲磺酸乙酯水溶液浸泡30-50分钟,取出,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浸泡30分钟,取出,用清水浸泡1小时,取出种子,晒干,得处理后的种子f0-s1;将小麦种子s2,分别用双氧水溶液浸泡10-20分钟,取出,用赤霉素水溶液浸泡1-2小时,取出,用清水浸泡1小时,取出种子,晒干,得处理后的种子f0-s2;

5、3)自交1:将种子f0-s1在江淮地区进行种植,套袋自交;将种子f0-s2在新疆地区进行种植,套袋自交;对产量高、抗病性好、早熟优秀的小麦单株选择收种,筛选、除杂后得到自交种子f1-s1和f1-s2;

6、4)自交2:将种子f1-s1和f1-s2分别在江淮地区进行种植,套袋自交,对产量高、抗病性好、早熟优秀的小麦单株选择收种,筛选、除杂后得到自交种子f2-s1和f2-s2;

7、5)杂交:以f2-s1为母本,以f2-s2为父本,在江淮地区隔开种植,进行有性杂交,对母本继续培育,对产量高、抗病性好、早熟优秀的小麦单株选择收种,筛选、除杂后得到小麦种子f3-s1。

8、6)自交3:将种子f3-s1在江淮地区进行种植,套袋自交,对产量高、抗病性好、早熟优秀的小麦单株选择收种,最后将优系株混收,得到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早熟优秀的高产小麦种子f4-s1;

9、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双氧水溶液的浓度为0.2%~2.0%;甲基磺酸乙酯水溶液的浓度为0.2%-0.8%;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浓度为0.5%-1.0%;赤霉素水溶液的浓度为1.0%~1.5%。

10、进一步的,小麦种子亲本s1可以选择早熟优秀的宁麦28(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皖麦606(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或轮选27(安微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1、进一步的,小麦种子亲本s2可以选择抗旱优秀的石冬0358(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或新冬47号(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3、①本发明通过使用甲基磺酸乙酯水溶液对江淮地区的小麦种子进行诱发突变,诱变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避免使用x光、氦气保护等复杂操作,便于小麦种子诱变操作的推广;通过使用赤霉素水溶液对新疆地区的小麦种子进行处理,使的小麦种子根系发达,增加该小麦品种的抗旱能力。

14、②本发明通过使用双氧水溶液处理小麦种子,对小麦种子外表组织机构得到氧化处理,即对小麦外表组织机构得到软化,提高甲基磺酸乙酯和赤霉素对小麦种子的作用效果,还对小麦种子进行消毒,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提高处理后小麦种子的成活率。

15、③本发明通过对新疆地区小麦种子进行根系诱导处理,在通过先在新疆地区自交、再在江淮地区自交的方法,提高新疆地区小麦种子的抗干旱能力及对江淮地区的适应能力。

16、④本发明通过对江淮地区和新疆地区小麦种子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和采用在不同地区自交、在江淮地区自交、及在江淮地区杂交、自交等种子培育方法的结合使用,不仅增强了父本、母本小麦种子优良基因的传承,提高小麦种子的抗逆性,并有效降低小麦种子的退化速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小麦种子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种子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双氧水溶液的浓度为0.2%~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麦种子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甲基磺酸乙酯水溶液的浓度为0.2%-0.8%;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浓度为0.5%-1.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小麦种子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赤霉素水溶液的浓度为1.0%~1.5%。

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麦种子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麦种子亲本s1的品种为宁麦28、皖麦606(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或轮选27。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麦种子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麦种子亲本s2的品种为石冬0358或新冬47号。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种子的选育方法,包括1、种子筛选;2、种子处理;3、自交1;4、自交2;5、杂交;6、自交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甲基磺酸乙酯水溶液对江淮地区的小麦种子进行诱发突变,诱变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避免使用X光、氦气保护等复杂操作,便于小麦种子诱变操作的推广增加该小麦品种的抗旱能力;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提高处理后小麦种子的成活率;提高新疆地区小麦种子的抗干旱能力及对江淮地区的适应能力;不仅增强了父本、母本小麦种子优良基因的传承,提高小麦种子的抗逆性,并有效降低小麦种子的退化速率。

技术研发人员:顾启花,周莉,周苗苗,李龙,陈凯,袁章龙,戴传刚,侯章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