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35279457发布日期:2023-08-31 23:08阅读:56来源:国知局
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具体涉及一种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1、当前大豆供需缺口巨大。巨大的大豆供需缺口不仅造成粮油成本提高,还不利于粮油安全。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拥有非常大的粮食生产潜力,然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制约了粮食生产,因此解决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还有利于减小大豆供需缺口。

2、本发明实施例的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包括:步骤1:当年春季对土地进行施肥整地,在4月10-30日之间同时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的大豆形成大豆带,播种的玉米形成玉米带,所述大豆带和所述玉米带间隔布置;步骤2:在所述大豆带和所述玉米带内均铺设滴灌带,并在所述玉米带上铺设地膜;步骤3:根据玉米和大豆的所需通过滴灌带对所述玉米和大豆分别进行灌溉和施肥;步骤4:9月10-30日之间同时留茬收获大豆和玉米,重复步骤1、步骤2和步骤3。

3、本发明实施例的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还有利于减小大豆供需缺口。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玉米带内包括多行间隔布置的玉米,所述大豆带内包括多行间隔布置的大豆,所述玉米为穴播,所述玉米的播种行距为40~50cm,每个播种穴中具有2或3个种子,所述玉米的株距为24~30cm,所述玉米的下种深度为3~5cm,所述大豆为穴播,所述大豆的播种行距为20~30cm,每个播种穴中具有2或3个种子,所述大豆的株距为20~30cm,所述大豆的下种深度为5~7cm。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玉米带与所述大豆带的幅宽比为3:2,且所述玉米带的幅宽为1200~1500cm,所述大豆带的幅宽为600~800cm。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滴灌带铺设在所述玉米带内相邻的两行玉米之间,所述滴灌带铺设在所述大豆带内相邻的两行大豆之间,所述滴灌带与所述大豆根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15cm,所述滴灌带与所述玉米根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25cm。

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大豆播种前施加大豆基肥,所述大豆基肥为氮肥、五氧化二磷和钾肥,且所述氮肥的施加量为112.5kg/hm2,所述五氧化二磷的施加量为225kg/hm2,所述钾肥的施加量为36kg/hm2。

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玉米播种前施加玉米基肥,所述玉米基肥为氮肥、五氧化二磷和钾肥,且所述氮肥的施加量为135kg/hm2,所述五氧化二磷的施加量为225kg/hm2,所述钾肥的施加量为36kg/hm2。

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玉米出苗期进行播种灌溉,所述播种灌溉的灌溉量为60~70mm,在所述玉米拔节期进行灌溉,所述玉米拔节期的灌溉量为80~100mm,并在所述玉米拔节期追加氮肥,所述氮肥的施加量270kg/hm2,在所述玉米开花期进行灌溉,所述玉米开花期的灌溉量为70~80mm,在所述玉米灌浆期进行灌溉,所述玉米灌浆期的灌溉量为30~50mm,并在所述玉米灌浆期追加氮肥,所述氮肥的施加量为45kg/hm2。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5月7-10日之间对大豆进行灌溉,灌溉量为80~100mm,在5月15-20日大豆幼苗期分两次灌溉,每次灌溉量为30~50mm,5月25-30日之间再次对大豆进行灌溉,灌溉量为70~80mm,在大豆花芽分化期进行灌溉,所述大豆花芽分化期的灌溉量为90~100mm,在所述大豆开花结荚期进行灌溉,所述大豆开花结荚期的灌溉量70~80mm。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7月10-20日之间向大豆喷洒矮壮素。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玉米覆膜前均匀喷洒甲草胺或乙草胺,所述甲草胺或乙草胺的施加量为150ml/亩,在玉米的拔节期喷洒2000~2500倍的阿维菌素或哒螨灵乳油。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玉米留茬收获的高度为10~12cm,所述大豆留茬收获的高度为5~8cm。

14、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还有利于减小大豆供需缺口。



技术特征:

1.一种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带内包括多行间隔布置的玉米,所述大豆带内包括多行间隔布置的大豆,所述玉米为穴播,所述玉米的播种行距为40~50cm,每个播种穴中具有2或3个种子,所述玉米的株距为24~30cm,所述玉米的下种深度为3~5cm,所述大豆为穴播,所述大豆的播种行距为20~30cm,每个播种穴中具有2或3个种子,所述大豆的株距为20~30cm,所述大豆的下种深度为5~7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带与所述大豆带的幅宽比为3:2,且所述玉米带的幅宽为1200~1500cm,所述大豆带的幅宽为600~80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带铺设在所述玉米带内相邻的两行玉米之间,所述滴灌带铺设在所述大豆带内相邻的两行大豆之间,所述滴灌带与所述大豆根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15cm,所述滴灌带与所述玉米根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2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豆播种前施加大豆基肥,所述大豆基肥为氮肥、五氧化二磷和钾肥,且所述氮肥的施加量为112.5kg/hm2,所述五氧化二磷的施加量为225kg/hm2,所述钾肥的施加量为36kg/hm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玉米播种前施加玉米基肥,所述玉米基肥为氮肥、五氧化二磷和钾肥,且所述氮肥的施加量为135kg/hm2,所述五氧化二磷的施加量为225kg/hm2,所述钾肥的施加量为36kg/h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玉米出苗期进行播种灌溉,所述播种灌溉的灌溉量为60~70mm,在所述玉米拔节期进行灌溉,所述玉米拔节期的灌溉量为80~100mm,并在所述玉米拔节期追加氮肥,所述氮肥的施加量270kg/hm2,在所述玉米开花期进行灌溉,所述玉米开花期的灌溉量为70~80mm,在所述玉米灌浆期进行灌溉,所述玉米灌浆期的灌溉量为30~50mm,并在所述玉米灌浆期追加氮肥,所述氮肥的施加量为45kg/h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5月7-10日之间对大豆进行灌溉,灌溉量为80~100mm,在5月15-20日大豆幼苗期分两次灌溉,每次灌溉量为30~50mm,5月25-30日之间再次对大豆进行灌溉,灌溉量为70~80mm,在大豆花芽分化期进行灌溉,所述大豆花芽分化期的灌溉量为90~100mm,在所述大豆开花结荚期进行灌溉,所述大豆开花结荚期的灌溉量70~8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7月10-20日之间向大豆喷洒矮壮素,在玉米覆膜前均匀喷洒甲草胺或乙草胺,所述甲草胺或乙草胺的施加量为150ml/亩,在玉米的拔节期喷洒2000~2500倍的阿维菌素或哒螨灵乳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留茬收获的高度为10~12cm,所述大豆留茬收获的高度为5~8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所述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包括:当年春季对土地进行施肥整地,在4月10‑30日之间同时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的大豆形成大豆带,播种的玉米形成玉米带,所述大豆带和所述玉米带间隔布置;在所述大豆带和所述玉米带内均铺设滴灌带,并在所述玉米带上铺设地膜;根据玉米和大豆的所需通过滴灌带对所述玉米和大豆分别进行灌溉和施肥;9月10‑30日之间同时留茬收获大豆和玉米,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的玉米间作大豆滴灌种植方法,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还有利于减小大豆供需缺口。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琳,刘英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