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94026发布日期:2023-08-03 22:2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芦苇种植,具体为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


背景技术:

1、芦苇属于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其茎秆直立,植株高大,叶鞘下部者短于而上部者,长于其节间,两侧缘毛长3-5毫米,易脱落,叶片披针状线形,长30厘米,宽2厘米,无毛,顶端长渐尖成丝形,基部和上部的节间较短,最长节间位于下部第4-6节,长20-25(40)厘米,节下被腊粉。叶鞘下部者短于而上部者,长于其节间;叶舌边缘密生一圈长约1毫米的短纤毛,两侧缘毛长3-5毫米,易脱落;叶片披针状线形,长30厘米,宽2厘米,无毛,顶端长渐尖成丝形。圆锥花序大型,长20-40厘米,宽约10厘米,分枝多数,长5-20厘米,着生稠密下垂的小穗;小穗柄长2-4毫米,无毛;小穗长约12毫米,含4花;颖具3脉,第一颖长4毫米;第二颖长约7毫米;第一不孕外稃雄性,长约12毫米,第二外稃长11毫米,具3脉,顶端长渐尖,基盘延长,两侧密生等长于外稃的丝状柔毛,与无毛的小穗轴相连接处具明显关节,成熟后易自关节上脱落;内稃长约3毫米,两脊粗糙;雄蕊3,花药长1.5-2毫米,黄色;颖果长约1.5毫米。

2、目前的芦苇在种植研究过程中由于是集中种植导致,芦苇种植的生命周期不好把控和观察,不能实现通过在对芦苇进行种植时进行多坑位种植,来方便研究人员对芦苇的生命周期进行很好的把控,无法达到既快速又方便的进行芦苇生长研究的目的,从而对人们的芦苇的种植研究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芦苇在种植研究过程中由于是集中种植导致,芦苇种植的生命周期不好把控和观察,不能实现通过在对芦苇进行种植时进行多坑位种植,来方便研究人员对芦苇的生命周期进行很好的把控,无法达到既快速又方便的进行芦苇生长研究目的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s1、幼苗处理:在每年气温平均在15-30℃前生长期,取该时期粗壮芦苇杆作幼苗,从根部割下,选高度在30-45cm的幼苗作为栽培幼苗;

6、s2、整地处理:在选取的土地上挖出若干个种植坑,且每个种植坑之间的间距为20-30cm,再对每个种植坑内的坑底通过整平机进行整平处理,然后向每个种植坑内灌入水,使水层在10-15cm,20-30天后,向种植坑中放入泥鳅苗,并向种植坑中均匀撒入饵料;

7、s3、种植幼苗:将步骤s1选取的栽培幼苗下部插入土中10-12cm,芦苇幼苗位于水面以上的高度为2-3cm,保持芦苇叶露出水面;

8、s4、维护处理:定期向种植坑中注水,注水量保持水塘中的水深度达到15-30cm,直至芦苇生长至成熟期。

9、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至少有一个叶节插入土中,且要使芦苇幼苗上部露出水面。

10、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在种植芦苇后,向水中均匀撒入农业生物质饵料2-5kg。

11、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种植时幼苗的行间距为10-15cm,列间距为20-30cm。

12、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每个种植坑放养15-20尾。

13、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种植坑挖好后在每个种植坑中按5-10kg/亩均匀撒入生石灰。

14、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每个种植坑的深度均为20-40cm、长度均为1.5-2.2m,宽度均为0.5-1.1m。

15、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向每个种植坑中均匀撒入饵料的质量为0.5-1.3kg。

16、(三)有益效果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幼苗处理:在每年气温平均在15-30℃前生长期,取该时期粗壮芦苇杆作幼苗,从根部割下,选高度在30-45cm的幼苗作为栽培幼苗;s2、整地处理:在选取的土地上挖出若干个种植坑,且每个种植坑之间的间距为20-30cm,再对每个种植坑内的坑底通过整平机进行整平处理,然后向每个种植坑内灌入水,使水层在10-15cm,20-30天后,向种植坑中放入泥鳅苗,并向种植坑中均匀撒入饵料;s3、种植幼苗:将步骤s1选取的栽培幼苗下部插入土中10-12cm,芦苇幼苗位于水面以上的高度为2-3cm,保持芦苇叶露出水面;s4、维护处理:定期向种植坑中注水,注水量保持水塘中的水深度达到15-30cm,直至芦苇生长至成熟期,可实现通过在对芦苇进行种植时进行多坑位种植,来方便研究人员对芦苇的生命周期进行很好的把控,很好的达到了既快速又方便的进行芦苇生长研究的目的,避免了芦苇在种植研究过程中由于是集中种植导致,芦苇种植的生命周期不好把控和观察的情况发生,从而大大方便了人们的芦苇的种植研究。



技术特征:

1.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至少有一个叶节插入土中,且要使芦苇幼苗上部露出水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种植芦苇后,向水中均匀撒入农业生物质饵料2-5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种植时幼苗的行间距为10-15cm,列间距为20-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每个种植坑放养15-20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种植坑挖好后在每个种植坑中按5-10kg/亩均匀撒入生石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每个种植坑的深度均为20-40cm、长度均为1.5-2.2m,宽度均为0.5-1.1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向每个种植坑中均匀撒入饵料的质量为0.5-1.3kg。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幼苗处理:在每年气温平均在15‑30℃前生长期,取该时期粗壮芦苇杆作幼苗,从根部割下,选高度在30‑45cm的幼苗作为栽培幼苗;S2、整地处理,S3、种植幼苗,S4、维护处理,本发明涉及芦苇种植技术领域。该芦苇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可实现通过在对芦苇进行种植时进行多坑位种植,来方便研究人员对芦苇的生命周期进行很好的把控,很好的达到了既快速又方便的进行芦苇生长研究的目的,避免了芦苇在种植研究过程中由于是集中种植导致,芦苇种植的生命周期不好把控和观察的情况发生,从而大大方便了人们的芦苇的种植研究。

技术研发人员:杨理艳,吴雄祥,杨振宇,余骁驹,李宜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雄安石小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