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取苗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87485发布日期:2023-08-03 19:4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育苗取苗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设备,特别是一种可自动取苗的育苗盘装置。


背景技术:

1、育苗盘是一种用于培育植物幼苗,尤其是农作物幼苗的器具。由于植物幼苗的生长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且自然环境下的培育方法无法满足幼苗生长的需求,而使用育苗盘培育幼苗可满足幼苗生长所需的各种环境要求。现有的育苗盘大部分采用的是一体式的结构,在幼苗与育苗盘需要分离时,通常依靠人工将幼苗从苗穴中取出来,该过程容易对幼苗造成损伤,且人工取苗耗时耗力,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增加了育苗成本。

2、目前,公开号cn 217986125 u、公开日2022年12月9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农业种植育苗盘,包括育苗盘体、顶板、螺纹杆。顶板滑动设置在育苗槽内。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育苗盘体底部与育苗槽连通的螺纹孔中,螺纹杆顶端与顶板底部转动连接,螺纹杆底端延伸至育苗盘体底部连接有旋钮。通过人工转动旋钮,带动顶板移动,将幼苗从育苗槽中取出,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幼苗和育苗盘的分离工作,需要人工参与转动旋钮,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育苗取苗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育苗盘与幼苗分离时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育苗取苗装置,包括:

3、支撑部件;

4、育苗盘,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育苗盘上设置苗穴,所述苗穴中设置托板;

5、取苗部件,包括:

6、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运动机构可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所述育苗盘进行x向往复运动、y向往复运动;

7、顶出组件,设置所述运动机构上;

8、在运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顶出组件移动至幼苗与所述育苗盘需分离的苗穴下方,所述顶出组件将托板从对应的苗穴中顶出,完成幼苗和育苗盘的分离。

9、本发明通过托板与苗穴内壁相接触,在幼苗与苗盘的分离过程中,可避免培养土与苗穴内壁粘黏。本发明通过运动机构、顶出组件实现幼苗与苗盘的分离。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解决了现有育苗盘幼苗分离时对幼苗造成损伤,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10、为解决托板如何设置在苗穴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苗盘上设置台阶孔形成所述苗穴;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苗盘的台阶孔中;

11、所述托板上设置漏水孔。

12、本发明利用台阶孔对托板进行支撑、限位,防止托板从苗穴中脱落。在托板上加工漏水孔,使得育苗过程中的水分能有效排出。

13、为解决托板相对于苗穴上下运动容易卡滞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托板与所述苗穴上设置相配合的导向块和导向槽。本发明利用导向块和导向槽,保证托板上下运动的一致性,对托板上下运动进行导向,有效解决托板运动卡滞问题。

14、为解决育苗盘在取苗过程中发生移动导致取苗失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件包括:

15、支架;

16、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育苗盘两端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限位板上,所述限位板用于支撑所述育苗盘,并限制所述育苗盘前后、左右移动;

17、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将所述育苗盘压紧在所述限位板上,限制所述育苗盘上下移动。

18、本发明利用支架对限位板、压紧组件、以及育苗盘形成有利支撑,利用限位板支撑、且限位育苗盘前后、左右移动,利用压紧组件限位育苗盘上下移动,防止育苗盘在取苗过程中发生移动导致取苗失败的问题。

19、为解决限位板如何支撑、限位育苗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上设置限位槽。本发明育苗盘两端支撑在对应限位板的限位槽上,育苗盘在限位槽中无法左右、前后移动,从而实现育苗盘的前后左右限位。

20、为解决压紧组件如何实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电动推杆、以及第一电动推杆上设置的压紧板;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对应所述限位板的上方。本发明利用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进而带动压紧板进行上下运动,从上下方向压紧或松开育苗盘,有效防止取苗时取苗组件的顶出组件将育苗盘顶出。

21、为解决顶出组件如何运动至待取幼苗下方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第二直线模组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设置导轨滑块机构。本发明利用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实现x轴方向、y轴方向的运动,而每个苗穴位置对应一个坐标点(x,y),利用两个直线模组可以把顶出组件运动至所有苗穴下方。利用第二直线模组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的导轨滑块机构,保证第二直线模组直线往复运动的一致性。

22、为解决顶出组件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顶出组件包括第二电动推杆、以及第二电动推杆上设置的顶杆;第二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上。本发明利用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进而带动顶杆进行上下运动,顶杆上移,将托板从苗穴中顶出,实现幼苗与苗盘的分离;顶杆下移,托板回落至苗穴中。

23、为解决如何定位识别所需分离的幼苗坐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还包括摄像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用于对所述育苗盘上的幼苗进行拍照,并定位识别所需分离的幼苗坐标,利用成熟的图像识别技术,完成幼苗坐标定位,方便快捷。

24、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取苗育苗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取苗方法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取苗育苗方法,利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育苗装置实现,具体为:

26、将所需进行幼苗与苗盘分离的所述育苗盘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上并压紧;

27、摄像组件定位识别所需分离的幼苗坐标,通过所述取苗部件的运动机构将所述取苗部件的顶出组件运动至所需分离的幼苗所在的苗穴的正下方,所述顶出组件向正上方移动,顶起所述育苗盘中的托板,并使托板向正上方移动,将幼苗无损的从苗穴中取出,完成幼苗和育苗盘的分离。

28、本发明通过支撑部件对育苗盘进行支撑、限位,利用运动机构将顶出组件移动至待分离幼苗下方,利用顶出组件实现幼苗与苗盘的分离,自动化程度高,解决了现有育苗取苗方法在幼苗分离时对幼苗造成损伤,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特征:

1.育苗取苗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取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苗盘上设置台阶孔形成所述苗穴;所述托板设置在所述苗盘的台阶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育苗取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托板与所述苗穴上设置相配合的导向块和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取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部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育苗取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板上设置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育苗取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电动推杆、以及第一电动推杆上设置的压紧板;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对应所述限位板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取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第二直线模组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设置导轨滑块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育苗取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出组件包括第二电动推杆、以及第二电动推杆上设置的顶杆;第二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取苗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摄像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用于对所述育苗盘上的幼苗进行拍照,并定位识别所需分离的幼苗坐标。

10.取苗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育苗取苗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育苗装置实现,具体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育苗取苗装置,包括:支撑部件;育苗盘,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育苗盘上设置苗穴,所述苗穴中设置托板;取苗部件,包括: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运动机构可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所述育苗盘进行X向往复运动、Y向往复运动;顶出组件,设置所述运动机构上;在运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顶出组件移动至幼苗与所述育苗盘需分离的苗穴下方,所述顶出组件将托板从对应的苗穴中顶出,完成幼苗和育苗盘的分离。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育苗取苗方法。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育苗盘与幼苗分离时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尹孝,张善文,肖洒,缪宏,夏云帆,徐中友,张林巧,张永吉,戈林泉,胡晨曦,李小银,金川,陆萍,金宸希,周金俊,陆伟,董兴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农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