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知母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

文档序号:36251797发布日期:2023-12-03 02:34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知母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

本申请涉及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知母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


背景技术:

1、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为百合科知母属单种植物,别名辫子草、穿地龙等,是常用大宗中药,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知母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血栓的形成、改善老年性痴呆症状、降低血糖、抗肿瘤等作用。

2、目前关于知母种植缺乏育种研究,尚无品种登记。利用现代育种手段,培育新优品种是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选择优良株系,通过组织培养快速扩繁是实现知母新优品种快速推广的重要途径。前人以知母胚轴、无菌苗叶片、无菌苗带芽分蘖、根茎切段等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但这些外植体分别存在操作困难、耗时较长、易染菌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知母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使得所述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知母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出愈率及效果、不定芽出芽率及生芽数、生根率及生根效果;

2、本申请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知母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使得所述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知母再生苗的全株药用有效成分芒果苷的含量。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上述目的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上述目的,作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知母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包括:

4、步骤1、以知母幼嫩花葶为外植体,接种至愈伤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所述愈伤培养基由ms、6-ba和naa组成;

5、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愈伤组织接种至生芽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所述不定芽培养基由ms、6-ba和naa组成;

6、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不定芽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生根;所述生根培养基由ms和naa组成。

7、可选地,所述愈伤培养基由ms+6-ba 8.0mg/l+naa 2.0mg/l组成。

8、可选地,所述生芽培养基由ms+6-ba 0.5-1.0mg/l+naa 0.2-0.5mg/l组成。

9、可选地,所述生根培养基由ms+naa 0.5mg/l组成。

10、可选地,步骤1还包括对获得的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所述继代培养采用ms+6-ba 8.0mg/l+naa 2.0mg/l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

11、可选地,在步骤3诱导不定芽生根后还包括炼苗。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炼苗包括:当组培苗在生根培养基中生长至适宜移栽状态时,将其置于室内环境中驯化,并加入少许水保持湿润;

12、驯化后取出组培苗移栽至基质中缓苗,然后再移入大田中正常管理。其中,所述基质包括营养土和蛭石。

13、作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知母花葶作为外植体在知母再生苗快繁中的应用。

14、本申请所述方法首次选择知母幼嫩花葶为知母组织培养较为理想的外植体材料,通过优化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以及生根阶段的培养基组成,使培养过程中出愈率达到66.67%并且具有较佳的愈伤质地,不定芽出芽率和生根率均达到100%并且具有较佳的出芽和生根效果,后续再生苗炼苗成活率为100%,同时全株药用有效成分含量得到明显提升,由此建立了有效的知母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知母利用优良无性系进行快繁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补充。



技术特征:

1.一种知母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愈伤培养基由ms+6-ba 8.0mg/l+naa2.0mg/l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芽培养基由ms+6-ba 0.5-1.0mg/l+naa 0.2-0.5mg/l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由ms+naa 0.5mg/l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还包括对获得的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所述继代培养采用ms+6-ba 8.0mg/l+naa 2.0mg/l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诱导不定芽生根后还包括炼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炼苗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包括营养土和蛭石。

9.知母花葶作为外植体在知母再生苗快繁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公开了一种知母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本申请所述方法首次选择知母幼嫩花葶为知母组织培养较为理想的外植体材料,通过优化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以及生根阶段的培养基组成,使培养过程中出愈率达到66.67%并且具有较佳的愈伤质地,不定芽出芽率和生根率均达到100%并且具有较佳的出芽和生根效果,后续再生苗炼苗成活率为100%,同时全株药用有效成分含量得到明显提升,由此建立了有效的知母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知母利用优良无性系进行快繁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补充。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英,刘秀秀,吴立柱,任俊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