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9969发布日期:2023-11-23 02:1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浸田快速排水领域以及冬油菜的种植,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冷浸田是指长期受水浸渍,造成“冷、烂、毒、瘦”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水田,江南冷浸田面积在200万hm2以上,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谷地、平原湖沼低洼地,以及山塘、水库堤坝的下部等地势较低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种植模式大多以水旱交替的稻油轮作为主。由于水稻收获和冬油菜种植间隔时间短,茬口紧,冷浸田的含水率达不到冬油菜的种植要求。目前来说,大部分的冷浸田都是等来年开春再种植作物或者将冷浸田开沟起垄后,在含水率偏高的土壤上面种植冬油菜或者推迟种植冬油菜,这样种植的冬油菜产量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冷浸田排水问题,提高冬油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农田的利用率,保证我国粮油作物的安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在9月下旬水稻收获以后,对所选取的冷浸田进行翻耕和开沟起垄,将水稻收割后所遗留的稻茬秸秆深埋在土壤里面,得到光滑平整的厢面;

5、s2.在所述厢面上开出多条纵向贯穿厢面的种沟,并且将油菜籽均匀的撒播在所述种沟里面;

6、s3.在每条所述种沟的两侧厢面上均开出纵向贯穿厢面的微垄沟;

7、s4.相邻的微垄沟和微垄沟之间通过横向的微腰沟连接;

8、s5.对播完种的种沟及时进行覆土。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10、优选的,所述种沟的横截面形状为v字型,宽度为10mm-20mm,深度为10mm-20mm,相邻两条种沟间隔为250mm-350mm。

11、优选的,所述微垄的横截面形状为直径25mm-35mm的半圆,微垄沟距离相邻的种沟为30mm-40mm。

12、优选的,所述微腰沟横截面的形状为直径25mm-35mm的半圆,相邻微腰沟之间的间距相隔450mm-550mm。

13、优选的,所述厢面的宽为1400mm-1800mm,厢面两侧垄沟的沟深150mm-200mm,沟底宽150mm-200mm。

14、优选的,利用旋耕机对冷浸田进行翻耕和开沟起垄。

15、优选的,所述油菜籽的撒播种距为200mm-300mm,播种深度5mm-25mm,用量约3-4.5kg/hm2。

16、优选的,在撒播油菜籽之前或之后,对种沟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处理。

17、优选的,在翻耕和开沟起垄时,在土壤中施加缓释肥或复合肥。

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的微垄耕作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冷浸田排水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冬油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农田的利用率,保证我国粮油作物的安全。其通过在厢面开出v字形状的种沟,并且在种沟两侧分别开出一条纵向贯通厢面的微垄沟,相邻微垄沟之间通过多条横向微腰沟连通,在厢面上形成了多厢面的微垄结构,可大大增加厢面的表面积,让水分快速流失蒸发,使厢面快速排水,降低厢面的含水率,防止积水渍害,保持厢面的通气性和土壤活性,达到适合冬油菜种植的土壤水分条件,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提高冬油菜的成活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沟(1)的横截面形状为v字型,宽度为10mm-20mm,深度为10mm-20mm,相邻两条种沟(1)间隔为250mm-3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垄沟(2)的横截面形状为直径25mm-35mm的半圆,微垄沟(2)距离相邻的种沟(1)为30mm-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腰沟(4)的横截面形状为直径25mm-35mm的半圆,相邻微腰沟(4)之间的间距相隔450mm-5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厢面的宽为1400mm-1800mm,厢面两侧的垄沟(5)的沟深150mm-200mm,沟底宽150mm-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旋耕机对所述冷浸田进行翻耕和开沟起垄。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菜籽的撒播种距为200mm-300mm,播种深度5mm-25mm,用量约3-4.5kg/hm2。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撒播油菜籽之前或之后,对种沟(1)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翻耕和开沟起垄时,在土壤中施加缓释肥或复合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冷浸田油菜种植的厢面微垄耕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9月下旬水稻收获以后,对所选取的冷浸田进行翻耕和开沟起垄,将水稻收割后所遗留的稻茬秸秆深埋在土壤里面,得到光滑平整的厢面;在所述厢面上开出多条纵向贯穿厢面的种沟,并且将油菜籽均匀的撒播在所述种沟里面;在每条所述种沟的两侧厢面上均开出纵向贯穿厢面的微垄沟;相邻的微垄沟和微垄沟之间通过横向的微腰沟连接;对播完种的种沟及时进行覆土。本发明的耕作方法能在厢面上形成多厢面的微垄结构,可大大增加厢面的表面积,让水分快速流失蒸发,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冷浸田排水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冬油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农田的利用率,保证我国粮油作物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蒋啸虎,黎鹏程,谢双鹏,赵智豪,曾熠,吴明亮,罗海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