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盐碱地水稻叶片枯梢的复合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5709038发布日期:2023-10-12 09:4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决盐碱地水稻叶片枯梢的复合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尤其涉及一种解决盐碱地水稻叶片“枯梢”的复合试剂。


背景技术:

1、虽然种植水稻具有集“用、改、养”三位一体持续优化加速改良盐碱地的特殊作用,但在盐碱地水稻生产中,盐分这一限制水稻正常生长的因素十分活跃,常造成水稻减产。盐碱地水稻受盐分胁迫,叶片往往很灵敏的出现“盐症”反应:功能叶突然出现叶尖干枯,并稳定一段时间后,干枯由叶尖向基部蔓延,导致中下部叶片易早衰甚至死亡的现象,生产上常称为“枯梢”。前期研究发现,1‰的盐浓度即造成水稻成熟期绿叶数减少32%,减产10%-20%。故解决盐碱地水稻叶片枯梢的问题对于提高盐碱地水稻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镁是植物体中第二丰富的阳离子,也是正常生长所必需的中量矿质营养元素之一。镁作为叶绿素分子组成的重要部分,不仅影响光合产物、糖分等营养物质的转运与积累,并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n-乙酰-5-甲氧基色胺是一种吲哚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目前已知抗氧化作用最强的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提高作物的抗逆性。生产上也有分别应用镁和n-乙酰-5-甲氧基色胺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先例,但在盐碱地水稻生产上,没有专门针对水稻“枯梢”问题的解决措施。

3、因此,研制一种用于解决盐碱地,尤其是不同盐碱强度土壤种植的水稻叶片“枯梢”的复合试剂是我们的主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盐碱地水稻叶片枯梢的复合试剂,能够显著缓解盐碱地水稻叶片的衰老及死亡情况,延长水稻功能叶的绿叶持续时期,为提高盐碱地水稻产量及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盐碱地水稻叶片枯梢的复合试剂,所述复合试剂由硫酸镁和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组成,所述硫酸镁与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的质量比为212.5~1275:1~2。

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解决盐碱地水稻叶片枯梢的复合试剂的使用方法,将所述硫酸镁和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研磨混合,溶于水中,得到复合试剂溶液,将所述复合试剂溶液喷施于水稻叶片上。

5、优选的,当土壤盐浓度为0~2‰时,所述硫酸镁和所述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的质量比为212.5~425:1~2,所述复合试剂溶液的浓度为8~12g/l,喷施量为28~34l/亩;当土壤盐浓度为大于2‰,小于等于3‰时,所述硫酸镁和所述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的质量比为425~850:1~2,复合试剂的浓度为18~22g/l,喷施量为28~34l/亩;当土壤盐浓度为大于3‰,小于等于5‰时,所述硫酸镁和所述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的质量比为637.5~1275:1~2,所述复合试剂的浓度为25~35g/l,喷施量为28~34l/亩。

6、本发明提供的解决盐碱地水稻叶片枯梢的复合试剂,将硫酸镁和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溶于去离子水,能够显著缓解盐碱地水稻叶片的衰老及死亡情况,延长了水稻功能叶的绿叶持续时期,显著提高了盐碱地水稻产量,改善了稻米外观,降低了稻米的硬度,提高了黏度与平衡度及水稻食味值。



技术特征:

1.一种解决盐碱地水稻叶片枯梢的复合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试剂由硫酸镁和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组成,所述硫酸镁与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的质量比为212.5~1275:1~2。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解决盐碱地水稻叶片枯梢的复合试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硫酸镁和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研磨混合,溶于水中,得到复合试剂溶液,将所述复合试剂溶液喷施于水稻叶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决盐碱地水稻叶片枯梢的复合试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土壤盐浓度为0~2‰时,所述硫酸镁和所述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的质量比为212.5~425:1~2,所述复合试剂溶液的浓度为8~12g/l,喷施量为28~34l/亩;当土壤盐浓度为大于2‰,小于等于3‰时,所述硫酸镁和所述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的质量比为425~850:1~2,复合试剂的浓度为18~22g/l,喷施量为28~34l/亩;当土壤盐浓度为大于3‰,小于等于5‰时,所述硫酸镁和所述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的质量比为637.5~1275:1~2,所述复合试剂的浓度为25~35g/l,喷施量为28~34l/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盐碱地水稻叶片“枯梢”的复合试剂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解决盐碱地水稻叶片枯梢的复合试剂,是由硫酸镁和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组成,所述硫酸镁与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的质量比为212.5~1275:1~2,在不同盐浓度的盐碱地喷施后,显著缓解了盐碱地中水稻叶片的衰老及死亡情况,延长了水稻功能叶的绿叶持续时期,为提高盐碱地水稻产量及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龙,刘洋,戴其根,柳聚阁,李荣凯,韦还和,高平磊,许轲,张海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