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试剂配方及配套方法

文档序号:36457293发布日期:2023-12-21 17:29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试剂配方及配套方法

本发明属于种子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试剂配方及配套方法。


背景技术:

1、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不同类型紫苏需求的增加,紫苏的周年生产及高品质紫苏新品种培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紫苏种子休眠特性对紫苏的反季栽培(周年多次栽培)以及品种选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和限制,不同深度休眠的种子,不同程度地延长了品种选育的周期和选育难度,只有打破紫苏种子休眠才能大大缩短所需的育种周期,使得紫苏南繁加代成为可能。已知技术提出了解除或打破紫苏种子休眠现象的方法,比如,中国专利cn112956303a公开了一种打破紫苏种子休眠的试剂及应用方法,其对种子表皮消毒,且所选种子(待测样本)的广谱性有待商榷,最低发芽率还有20%以上。中国专利cn107006161a公开了一种解除紫苏种子休眠的方法,该技术方案需要肉桂滤液、猪血离心液、氢氧化钙能试剂,制备时还需要调节压强、ph、离心等操作,不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实际对深度休眠的紫苏种子的效果也欠佳。然而,已知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1.使用对人体存在危害的次氯酸钠进行消毒,然而次氯酸钠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2.过度得打破休眠影响紫苏品质;3.未见根据紫苏种子休眠深度差异的配套打破休眠方法;4.未对所有休眠深度的紫苏开展试验,对深度休眠的紫苏种质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冷处理步骤所述冷处理步骤是将紫苏种子置于0~10℃冷存1~8天;优选的是,将所述紫苏种子置于4℃冷存5天;

3、赤霉素浸泡步骤所述赤霉素浸泡步骤是用30-120mg/l的赤霉素浸泡冷存后的所述深度休眠紫苏种子4-10小时;优选的是,用50-100mg/l的赤霉素浸泡冷存后的所述紫苏种子6-10小时;进一步优选的是,用100mg/l的赤霉素浸泡冷存后的所述紫苏种子7小时。

4、进一步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所述冷处理步骤之前还包括前处理步骤,所述前处理步骤包括:

5、先以细沙破坏紫苏种子的蜡质层;优选的是,将紫苏种子与细沙充分混合揉搓或涡旋紫苏种子的蜡质层;

6、再将紫苏种子埋藏于湿润的细沙中;优选的是,将紫苏种子埋藏于干燥细沙中,加入适量水,使沙子保持湿润;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加入适量水的加水量以侧倾无流动水为宜。

7、进一步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所述前处理步骤之前,还包括收集与保存步骤,所述收集与保存步骤包括:

8、选择成熟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进行取种;当种子大部分成熟,果实变硬、变色后,人工、机械收割果穗或整株采割,于早晨露珠消散后一次性收割转运至场地晒干,脱粒净选并去除瘪子及其他杂质后用纸质或布质包装保存于干燥低温环境中保存。

9、进一步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在冷处理步骤与赤霉素浸泡步骤之间还包括超声波处理步骤,所述超声波处理步骤包括:

10、选择40khz-60khz超声波处理,处理60min-120min。

11、进一步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所述赤霉素浸泡步骤之后还包括催芽步骤,所述催芽步骤包括:

12、将赤霉素浸泡步骤之后的紫苏种子放入双层滤纸或纱布中,置于温度20-25℃、湿度50-75%、8h-10h光照/14h-16h黑暗条件下进行催芽。

13、进一步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赤霉素浸泡步骤之后还包括peg处理步骤,所述peg处理步骤包括:用30-120mg/l的peg2000溶液浸泡紫苏种子6-8小时。

14、进一步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所述冷处理步骤之后先进行休眠程度鉴定步骤,所述休眠程度鉴定步骤包括:

15、取冷处理步骤中一部分冷存3天后的紫苏种子进行发芽试验,通过紫苏种子露白程度统计发芽率,如1-2天后发芽率大于85%,则将冷处理步骤中另一部种子停止冷存,不必做后续处理步骤。

16、进一步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所述试剂为30-120mg/l赤霉素溶液,所述赤霉素溶液含有少量乙醇;

17、优选的是,所述赤霉素溶液的制法为:将赤霉素用少量高浓度乙醇溶解后,加纯净水定容至所需体积。

18、进一步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用100mg/l的peg2000溶液浸泡紫苏种子6-8小时。

19、本发明的最后一方面还提供了针对不同休眠深度的紫苏种子的对应处理配套方法。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对不同休眠的紫苏做不同处理,极大可能的保留了紫苏的内在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处理步骤之前还包括前处理步骤,所述前处理步骤包括: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步骤之前,还包括收集与保存步骤,所述收集与保存步骤包括: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冷处理步骤与赤霉素浸泡步骤之间还包括超声波处理步骤,所述超声波处理步骤包括: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赤霉素浸泡步骤之后还包括催芽步骤,所述催芽步骤包括: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赤霉素浸泡步骤之后还包括peg处理步骤,所述peg处理步骤包括:用30-120mg/l的peg2000溶液浸泡紫苏种子6-8小时。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处理步骤之后先进行休眠程度鉴定步骤,所述休眠程度鉴定步骤包括: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赤霉素溶液含有少量乙醇;优选的是,所述赤霉素溶液的制法为:将赤霉素用少量高浓度乙醇溶解后,加纯净水定容至所需体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试剂,其特征在于,用100mg/l的peg2000溶液浸泡紫苏种子6-8小时。

10.一种针对不同休眠深度的紫苏种子的对应处理配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中的方法中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冷处理步骤所述冷处理步骤是将紫苏种子置于0~10℃冷存1~8天;优选的是,将所述紫苏种子置于4℃冷存5天;赤霉素浸泡步骤所述赤霉素浸泡步骤是用30‑120mg/L的赤霉素浸泡冷存后的所述深度休眠紫苏种子4‑10小时;优选的是,用50‑100mg/L的赤霉素浸泡冷存后的所述紫苏种子6‑10小时;进一步优选的是,用100mg/L的赤霉素浸泡冷存后的所述紫苏种子7小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对不同休眠的紫苏做不同处理,极大可能的保留了紫苏的内在品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打破深度休眠紫苏种子的试剂。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和,王斌,王秋玲,魏薇,纪宏亮,吴宙,郭雨薇,李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