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5231486发布日期:2023-08-25 00:55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具体涉及一种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汾酒酒糟是大麦、玉米、高梁等粮食酿酒的残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由于酿酒过程中对粮食原料的利用率较低,仅2021年,中国白酒糟的产量就达1926万吨,而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都未形成对酒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直接堆放和作为饲料不仅会浪费大量酒糟,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每年各大企业都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处理酒糟,因此急需酒糟的资源化处理。

2、食用菌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一荤、一素、一菇”健康膳食的三大基石之一,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而深受大众喜爱。但随着中国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料玉米芯、棉籽壳、木屑等价格不断上涨,棉籽壳存在富集有机农药和重金属的潜在风险,使得食用菌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栽培的食用菌也存在食用安全风险问题,影响了食用菌的生产销售以及人民的生活,因此迫切需要研发出一种既能满足食品安全要求,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的新型食用菌栽培原料。

3、研究发现,酒糟营养物质丰富,非常适合食用菌的生长,且酒糟数量多、来源广、成本低,有利于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因此,开发白酒酒糟作为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原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酒糟浪费、食用菌生产原料昂贵的问题,本发明以汾酒酒糟为主料,搭配部分常规栽培料,提供了一种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方法,这为提高白酒酒糟利用率,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实现良好经济效益提供了新的路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基质,其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汾酒酒糟45~157.5份,玉米芯37.5~150份,木屑25份,麸皮20份,过磷酸钙2.5份,石膏2.5份,石灰5份,含水率为60%~65%,ph为7.0~7.5。

4、上述汾酒酒槽食用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1、预实验确定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基质成分及配比范围;

6、步骤2、处理并称量新鲜汾酒酒糟和其他材料;

7、步骤3、将原料混匀,调节含水率和ph,然后装进菌袋封口,进行高温灭菌;

8、步骤4、待菌袋冷却至常温后,在超净环境条件下接种菌丝块;

9、步骤5、将接种后的菌袋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

10、步骤6、菌丝长满菌袋后,进行催蕾;

11、步骤7、菌袋料面出现菇蕾后,控制环境条件,继续培养;

12、步骤8、待子实体菌盖边缘由内卷转向平展后进行采收。

13、进一步地,步骤2中,新鲜汾酒酒糟的处理是指采用日晒、震荡、翻转的方法使酒糟的含水率控制在15%以下。

14、进一步地,步骤3中,调节含水率是指在搅拌期间缓慢加水,待原料全部渗水后,控制含水率在60%~65%。

15、进一步地,步骤3中,调节ph是指搅拌原料后,若酸碱度偏小,则加入适量生石灰调节,使ph控制在7.0~7.5。

16、进一步地,步骤3中,灭菌条件为:温度121~124℃,灭菌时长1~3h。

17、进一步地,步骤5中,培养时环境需保持密闭无光,并控制温度为18℃~25℃,湿度为60%~65%,直到菌丝长满料面。

18、进一步地,步骤6中,催蕾方法是降温催蕾,即采用每天2~4℃降温速率降温,同时控制漫射光强度在100~150lux照射菌丝,持续2~3天后栽培基质表面即可长出菇蕾。

19、进一步地,步骤7中,控制环境条件是指:先保持湿度在60%~80%的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在400~450ppm的范围内,无需通风,待1天左右菇蕾长大后,打开菌袋,持续培养2~3天;这时幼菇开始分化菌盖,需控制环境内二氧化碳浓度380~420ppm的范围内,空气湿度在70%~85%的范围内,保持通风,直到平菇成熟。

20、本发明的平菇成熟采摘之后,保持环境温度在3~5℃,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左右,含氧量在1~3%时,鲜菇可贮存较长时间。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2、(1)本发明提供的日晒、震荡、翻转等方法将汾酒酒糟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去除了水分和挥发酸等有害物质,可以使其应用于食用菌基质栽培,以便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同时也解决了常规培养料价格日益昂贵的问题,降低了原料成本。

23、(2)本发明制作的复合培养基营养丰富,培养基颗粒度均匀,透气性好,具有使菌丝生长速度快、培养周期短的优点。

24、(3)平菇营养价值较高,富含钾、钙、钠、镁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深受民众的喜爱和市场的欢迎,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栽培基质中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汾酒酒糟45~157.5份,玉米芯37.5~150份,木屑25份,麸皮20份,过磷酸钙2.5份,石膏2.5份,石灰5份,含水率为60%~65%,ph为7.0~7.5。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汾酒酒糟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新鲜汾酒酒糟的处理是指采用日晒、震荡、翻转的方法使酒糟的含水率控制在15%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调节含水率是指在搅拌期间缓慢加水,待原料全部渗水后,控制含水率在60%~6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调节ph是指搅拌原料后,若酸碱度偏小,则加入适量生石灰调节,使ph控制在7.0~7.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灭菌条件为:温度121~124℃,灭菌时长1~3h。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培养时环境需保持密闭无光,并控制温度为18℃~25℃,湿度为60%~65%,直到菌丝长满料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催蕾方法是降温催蕾,即采用每天2~4℃降温速率降温,同时控制漫射光强度在100~150lux照射菌丝,持续2~3天后栽培基质表面即可长出菇蕾。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控制环境条件是指:先保持湿度在60%~80%的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在400~450ppm的范围内,无需通风,待1天左右菇蕾长大后,打开菌袋,持续培养2~3天;这时幼菇开始分化菌盖,需控制环境内二氧化碳浓度在380~420ppm的范围内,空气湿度在70%~85%的范围内,保持通风,直到成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汾酒酒糟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其栽培方法。栽培基质配方中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如下:汾酒酒糟20~63份,玉米芯15~58份,木屑10份,麸皮8份,石膏1份,过磷酸钙1份,石灰2份,含水率60%~65%,pH为7.0~7.5。其主要生产流程为:配方设计‑‑处理栽培原料‑‑称量原料‑‑搅拌、调pH、含水率‑‑装袋、扎口‑‑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保鲜。本发明栽培基质透气性好,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培养周期短,平菇营养价值高的优点,不仅操作简单,生产原料成本低廉,生产的平菇还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更能实现酒糟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姣,张盼龙,闫冉,王俊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