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拉环结构及利用其实现的人造山体苗木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9000发布日期:2023-09-20 19:03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埋拉环结构及利用其实现的人造山体苗木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造山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预埋拉环结构及利用其实现的人造山体苗木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1、世博文化公园东区双子山项目,建设范围东至长清北路,西至规划济明路,南至通耀路,北至现状雪野路。是世博文化公园项目重要地标性景观项目,由高达53米主峰、39米次峰组成,上山苗木总数约一万二千多棵,其中胸径20公分以上的乔木约1千多棵。胸径16公分左右的乔灌木一万多棵,项目总绿化面积271097㎡。

2、双子山主峰、次峰分别是53米、39米,是国内人造山体最高记录,山体坡度最大达到1:1.2。在如此大的坡度上种植大树,这些大树比较容易遭受台风袭击,加上双子山均在高度10米以上山坡上栽植大树,如不采取牢固的树干拉结锚固,台风来临前极易倒伏。树木倒伏后极难成活,即使成活树形也失去观赏效果。因此需采用稳定的牵拉固定树干才能抵御台风袭击造成对的危害。

3、目前现有的苗木固定结构大多是需要人工在附近的建筑结构上进行焊接,会出现工焊接精度不高、高处作业焊机来回移动不便利等因素的影响,施工难度大,而且可靠性不高。另外还有如申请号202121894363.6的专利中所记载的苗木固定支架,但是用在大坡度的山体上,其固定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预埋拉环结构,解决了人工焊接精度不高、高处作业焊机来回移动不便利的问题,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提高了作业精度和苗木的固定牢固度。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预埋拉环结构,包括横向预埋在混凝土挡墙内的固定件以及设置在固定件两端的内丝套筒,所述内丝套筒的一端延伸至混凝土挡墙外并螺纹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的位于混凝土挡墙底部以上1/3~1/2高度处。

4、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通丝螺杆,所述通丝螺杆固定在混凝土挡墙内部的钢筋网架上,内丝套筒与通丝螺杆为一体成型或者螺纹连接。

5、优选的,在通丝螺杆预埋时,先将内丝套筒用塑料堵头堵住,预埋于墙体内,待混凝土挡墙养护强度达到85%以上后拆模,拆除塑料堵头后,将拉环与内丝套筒连接拧紧,形成拉环结构。

6、优选的,所述通丝螺杆的直径为20mm,所述内丝套筒伸出至混凝土挡墙外的长度为1~5cm。

7、优选的,每跨所述混凝土挡墙上横向设置有多个拉环,位于首端和末端的拉环距离混凝土挡墙边至少1.5米,剩余拉环在混凝土挡墙上等间距分布。

8、优选的,所述拉环由碳钢和合金钢制造而成,所述混凝土挡墙的混凝土强度大于c25。

9、一种人造山体苗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结构基层,建筑结构基层上设置有顶板,顶板顶部设置有所述混凝土挡墙,所述混凝土挡墙上设置有预埋拉环结构,预埋拉环结构上穿设有用于固定苗木的钢丝绳;所述顶板上依次设置有排水层、素土层和种植土层。

10、优选的,所述排水层包括设置在顶板上的阻根板、设置在阻根板上的排水板以及设置在排水板上的陶粒排水层。

11、优选的,所述阻根板的厚度为40~60mm,排水板的厚度为20~40mm,陶粒排水层的厚度为200~400mm,素土层的厚度为400~600mm,种植土层的厚度为1.2~1.8m。

12、优选的,所述所述阻根板的厚度为50mm,排水板的厚度为30mm,陶粒排水层的厚度为300mm,素土层的厚度为500mm,种植土层的厚度为1.5m。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预埋拉环结构,包括横向预埋在混凝土挡墙内的固定件以及设置在固定件两端的内丝套筒,内丝套筒的一端延伸至混凝土挡墙外并螺纹连接有拉环;将现有的苗木固定结构优化为在挡墙上预埋螺杆加内丝套筒,拆模后拉环拧入套筒的创新结构和作业方法,解决了人工焊接精度不高、高处作业焊机来回移动不便利的问题,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提高了作业精度和苗木的固定牢固度。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预埋拉环结构实现的人造山体苗木支撑体系,包括建筑结构基层,建筑结构基层上设置有顶板,顶板顶部设置有所述混凝土挡墙,混凝土挡墙上的预埋拉环结构上穿设有用于固定苗木的钢丝绳,苗木种植完成后将钢丝绳与苗木主杆上抱箍连接,起到固定作用;顶板上依次设置有排水层、素土层和种植土层,排水层通过陶粒排水层、排水板和排水管的配合,可以较好的排出多余的地下水,保护生态平衡。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埋拉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预埋在混凝土挡墙内的固定件(5)以及设置在固定件(5)两端的内丝套筒(6),所述内丝套筒(6)的一端延伸至混凝土挡墙外并螺纹连接有拉环(7),所述拉环(7)的位于混凝土挡墙底部以上1/3~1/2高度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拉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为通丝螺杆,所述通丝螺杆固定在混凝土挡墙内部的钢筋网架(51)上,内丝套筒(6)与通丝螺杆为一体成型或者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埋拉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通丝螺杆预埋时,先将内丝套筒(6)用塑料堵头堵住,预埋于墙体内,待混凝土挡墙养护强度达到85%以上后拆模,拆除塑料堵头后,将拉环(7)与内丝套筒(6)连接拧紧,形成拉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埋拉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丝螺杆的直径为20mm,所述内丝套筒(6)伸出至混凝土挡墙外的长度为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拉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跨所述混凝土挡墙上横向设置有多个拉环(7),位于首端和末端的拉环(7)距离混凝土挡墙边至少1.5米,剩余拉环(7)在混凝土挡墙上等间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拉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7)由碳钢和合金钢制造而成,所述混凝土挡墙的混凝土强度大于c25。

7.一种人造山体苗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结构基层(1),建筑结构基层(1)上设置有顶板(2),顶板(2)顶部设置有所述混凝土挡墙,所述混凝土挡墙上设置有预埋拉环结构,预埋拉环结构上穿设有用于固定苗木的钢丝绳;所述顶板(2)上依次设置有排水层(21)、素土层(22)和种植土层(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造山体苗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21)包括设置在顶板(2)上的阻根板(3)、设置在阻根板(3)上的排水板(4)以及设置在排水板(4)上的陶粒排水层(8),所述陶粒排水层(8)内还埋设有排水管(8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造山体苗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根板(3)的厚度为40~60mm,排水板(4)的厚度为20~40mm,陶粒排水层(8)的厚度为200~400mm,素土层(22)的厚度为400~600mm,种植土层(23)的厚度为1.2~1.8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造山体苗木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阻根板(3)的厚度为50mm,排水板(4)的厚度为30mm,陶粒排水层(8)的厚度为300mm,素土层(22)的厚度为500mm,种植土层(23)的厚度为1.5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埋拉环结构,包括横向预埋在混凝土挡墙内的固定件以及设置在固定件两端的内丝套筒,内丝套筒的一端延伸至混凝土挡墙外并螺纹连接有拉环;将现有的苗木固定结构优化为在挡墙上预埋螺杆加内丝套筒,拆模后拉环拧入套筒的创新结构和作业方法,解决了人工焊接精度不高、高处作业焊机来回移动不便利的问题,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提高了作业精度和苗木的固定牢固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预埋拉环结构实现的人造山体苗木支撑体系,包括建筑结构基层,建筑结构基层上设置有顶板,顶板顶部设置有混凝土挡墙,混凝土挡墙上的预埋拉环结构上穿设有用于固定苗木的钢丝绳,苗木种植完成后将钢丝绳与苗木主杆上抱箍连接,起到固定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宫宾,杨威,邢卓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申地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