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施肥装置及β-葡聚糖米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84362发布日期:2023-10-09 02:1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田施肥装置及β-葡聚糖米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稻米种植,具体涉及一种稻田施肥装置及β-葡聚糖米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1、水稻种植在我国已有18000年的历史,水稻的淀粉含量高,饱腹感强,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的25%,现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稻米早已超越了食物的果腹性需求,不断向安全、优质和健康等方面发展。β-葡聚糖能够活化巨噬细胞与嗜中性白血球等,能提高白细胞素、细胞分裂素和特殊抗体含量,全面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因此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清除游离基、抗辐射、降三高等功能,同时在抑制肿瘤、肝炎、心血管、糖尿病和降血脂、抗衰老等方面有独特的生物活性。

2、传统的稻米种植方法产出的稻米中β-葡聚糖含量较低,一般在0.5%以下,上述功能性并不明显,而对稻米的β-葡聚糖含量影响较大的种植步骤是肥料营养供给,传统的撒肥方式肥料流失严重,目前一些稻田施肥装置已具备泥土定深施肥的功能,然而也仅仅是将肥料单层施于地下,肥料的纵向均匀度仍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深双层施肥的稻田施肥装置及β-葡聚糖米种植方法。

2、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一种稻田施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连接多个转接块,所述转接块的上方连接电机,所述转接块的下方连接竖直的硬管一和硬管二,所述硬管一位于硬管二的前方且硬管一的长度长于硬管二,所述硬管一内设有绞龙一,所述硬管二内设有绞龙二,所述绞龙一和绞龙二由电机驱动,所述硬管一和硬管二之间设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的位置低于硬管二并高于硬管一的底端,所述机架固定连接肥料斗,所述肥料斗的底端连接软管一和软管二,所述软管一连通于硬管一,所述软管二连通于硬管二。

4、所述硬管一的前侧固定连接破土条,所述破土条的左右两面向前逐渐收窄。

5、所述硬管一和硬管二之间填充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在左右方向上的厚度等于硬管一的外径,所述振动器安装在连接板的底端。

6、所述振动器呈竖直的板状。

7、所述电机通过转接块内的齿轮组驱动连接绞龙一和绞龙二。

8、所述软管一和软管二均无下挠段。

9、所述机架的前方固定设有用于连接拖拉机的安装臂。

10、一种β-葡聚糖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土地休养时段种植紫云英,在紫云英木质化前翻入土壤;

12、s2.五月底时,选用优质稻种,用混合菌氨基酸液肥稀释液浸种,育苗;

13、s3.使用拖拉机搭载插秧机移栽稻苗,插苗时,将施肥装置也安装于拖拉机,使移栽和施肥同时进行,且每两个硬管一夹抱一道苗列,即每道苗列均两侧施肥,电机带动绞龙一和绞龙二旋转,将肥料持续向下输送,先是硬管一将肥料施放在较深处,持续振动的振动器使硬管一刚施出的肥料上方的泥土快速坍塌从而将肥料覆盖,紧接着由硬管二将肥料施放在刚形成的覆盖层的上方,最终苗根层的中、下位置均施加一层肥料层;

14、s4.每隔10天喷洒混合菌氨基酸液肥,直至收获。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施肥装置前后设置硬管一、振动器和硬管二,硬管一将肥料施加到深处后,随即振动器振塌泥土将肥料覆盖,然后硬管二在覆盖层上方再施加一层较浅的肥料,两层肥料层位于苗根层的中、下位置,肥效不容易流失,且稻苗的根部在向周及向下生长的过程中都能始终拥有足够的养分供给;

17、2.本发明中种植方法收获的大米中β-葡聚糖含量在4%以上,超过传统稻米至少8倍,能够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肌体保健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稻田施肥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连接多个转接块,所述转接块的上方连接电机,所述转接块的下方连接竖直的硬管一和硬管二,所述硬管一位于硬管二的前方且硬管一的长度长于硬管二,所述硬管一内设有绞龙一,所述硬管二内设有绞龙二,所述绞龙一和绞龙二由电机驱动,所述硬管一和硬管二之间设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的位置低于硬管二并高于硬管一的底端,所述机架固定连接肥料斗,所述肥料斗的底端连接软管一和软管二,所述软管一连通于硬管一,所述软管二连通于硬管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一的前侧固定连接破土条,所述破土条的左右两面向前逐渐收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一和硬管二之间填充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在左右方向上的厚度等于硬管一的外径,所述振动器安装在连接板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呈竖直的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转接块内的齿轮组驱动连接绞龙一和绞龙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一和软管二均无下挠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前方固定设有用于连接拖拉机的安装臂。

8.一种β-葡聚糖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稻田施肥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稻米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稻田施肥装置及β‑葡聚糖米种植方法,施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连接多个转接块,转接块的下方连接竖直的硬管一和硬管二,硬管一位于硬管二的前方且硬管一的长度长于硬管二,硬管一和硬管二内均设有绞龙,硬管一和硬管二之间设有振动器,振动器的位置低于硬管二并高于硬管一的底端,机架固定连接肥料斗,肥料斗的底端连接软管一和软管二,软管一连通于硬管一,软管二连通于硬管二。装置能够在地下定深双层施肥,提高施肥效果,种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稻米中β‑葡聚糖的含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五常市佳品天成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