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855154发布日期:2023-10-26 00:0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山体修复,尤其涉及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干旱山地主要是由于气候及人为因素导致的山体破损。有些位于温带草原与荒漠过渡地带的山地,年降水分布不均且降水量极少(约209.2mm),此类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对植物生长极不利。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过度放牧及开采矿山,也会使山体遭严重破损,故对破损山体修复迫在眉睫。但目前为了修复山体,恢复生态环境而实施的大量方案设计,都见效甚微。

2、另一方面,发电厂、化工厂会产生大量煤基固废,例如粉煤灰、气化炉渣等,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粉煤灰全球产量已超6亿吨,而全球对其利用率仅达25%,长期堆积不仅占据大量空间,而且污染环境。同时研究发现,植物可很大程度修复土壤。故以粉煤灰、气化炉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为栽培基质种植植物进行山体修复具有一举两得的效果。矿物含有许多微量元素可以制作成肥料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因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就对粉煤灰、气化炉渣等的种植试验进行大量研究,但基本都以粉煤灰或气化炉渣为添加剂,用量很少,本质还是以土壤为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量煤基固废堆积污染问题。故以粉煤灰为主体基质制备修复山体功能土是一个新型热点。

3、粉煤灰作为功能土的主体基质还是有些问题需要解决,即粉煤灰粒度过小容易造成功能土孔隙度低的现象等的问题。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修复山体功能土中粉煤灰的含量,避免由于粉煤灰粒度过小造成的功能土孔隙度过低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山体功能土中粉煤灰含量小或粉煤灰作为功能土的主体基质易产生孔隙度低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粉煤灰1000份、木屑粉质材料2~3份。

4、优选的,所述木屑粉质材料由木料切片或打碎制备得到。

5、优选的,所述木屑粉质材料的厚度为0.2~1mm,长度为1~3mm。

6、优选的,所述粉煤灰的中位径为35~45μm。

7、优选的,所述粉煤灰为去除重金属的粉煤灰。

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将粉煤灰和木屑粉质材料混合,得到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

10、优选的,所述混合为搅拌混合,搅拌的速率为5~33rpm,搅拌的时间为5~10min。

11、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发明采用的木屑粉质材料属于环保经济的大粒度材质,具有质轻、疏松、孔隙度大的特点,可改善粉煤灰小颗粒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改善功能土的通透性,从而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使得功能土的空隙情况得到改善,进而利于植物生存,促进植物生长。



技术特征:

1.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粉煤灰1000份、木屑粉质材料2~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屑粉质材料由木料切片或打碎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屑粉质材料的厚度为0.2~1mm,长度为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的中位径为35~45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去除重金属的粉煤灰。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为搅拌混合,搅拌的速率为5~33rpm,搅拌的时间为5~1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山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特定质量份数的组分:粉煤灰1000份、木屑粉质材料2~3份进行混合,制备得到了一种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本发明公开的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以粉煤灰为主体,消耗了大量的粉煤灰。同时得到的粉煤灰山体修复功能土能够提高植株出苗率、改善粉煤灰的孔隙环境、提高土壤孔隙度,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功能土的理化特征。

技术研发人员:韩凤兰,刘亚楠,李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方民族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