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70917发布日期:2023-10-07 18:2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秧苗转移,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1、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将水稻秧苗转移至田地附近,而现有的转运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转运装置上的水稻秧苗长时间遭受阳光暴晒容易缺水,甚至导致水稻苗死亡,具有喷水功能的装置仅仅只能在水稻的上部进行洒水的操作,这种方式并不能满足水稻秧苗的水份要求。

2、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1212887.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苗转运装置,包括车板,车板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和电池箱;所述车板上设有推杆、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侧壁顶部设有横梁,横梁上安装有水箱,水箱上设有加注口,车板与横梁之间设有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第一立板的侧面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上套设有第一套筒,第一托盘固定在第一套筒上,横梁上设有喷淋组件,第一立板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二托盘位置的调节组件,所述第一立板的侧面上固定有支块,导杆固定在支块上,导杆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上设有限位杆和第二销轴,第二销轴上套设有第二套筒,第二托盘固定在第二套筒上,第一立板上开设有供限位杆穿过的条形通孔,限位杆上螺纹套设有螺母。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该装置在使用时,仅仅只能在水稻的上部进行洒水的操作,这种方式并不能满足水稻秧苗的水份要求,影响水稻秧苗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包括箱体、存放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存放组件包括托盘和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于箱体侧壁,所述托盘滑动连接于滑槽,所述箱体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键连接有齿轮,所述箱体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水箱,所述活动水箱底部焊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齿轮相配合,所述滑动块上表面焊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中部焊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齿轮相配合,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固定水箱,所述箱体上表面侧壁焊接有固定块,所述箱体侧壁焊接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内部转动连接有蜗轮,所述动力箱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配合,所述蜗轮与转轴相连接,所述动力箱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蜗杆相连接。

4、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二齿条侧壁焊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箱体侧壁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一端焊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一端与第一连杆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转接头另一端焊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出距离小于第一伸缩杆的伸出距离,所述第二连杆一侧外表面焊接有连接头,所述第二滑杆滑动连接于连接头内部,所述第二滑杆与第一伸缩杆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焊接于第二滑杆底部。

5、优选的:所述箱体上方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底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箱体内部上表面之间焊接有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板侧壁焊接有第一限位杆。

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侧壁焊接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与托盘相配合。

7、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箱体侧壁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侧壁焊接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与托盘相接触。

8、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箱体侧壁安装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顶部安装有端盖,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与第一水箱相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塞。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盘侧壁焊接有第二把手。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侧壁焊接有第一把手。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在箱体内部安装有托盘和水箱等结构,可以便于对水稻秧苗进行浸泡,使其有充足的水分,提升其存活率。

15、2.通过在箱体内部安装有限位组件等结构,可以便于对水稻秧苗进行限位,防止秧苗在浸泡时飘出托盘。

16、3.通过在箱体内部上方安装有弹簧和第一限位杆等结构,可以便于对箱体上方托盘的秧苗进行固定。

17、4.通过在箱体内部侧壁焊接有第一挡块,可以便于对托盘的位置进行限定,便于使水箱和托盘相配合。

18、5.通过在箱体侧壁安装有第一水箱和喷水管等结构,可以便于对固定水箱内部进行加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包括箱体(1)、存放组件和限位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存放组件包括托盘(22)和滑动块(25),所述滑动块(25)侧壁开设有滑槽(26),所述滑动块(25)滑动连接于箱体(1)侧壁,所述托盘(22)滑动连接于滑槽(26),所述箱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9),所述转轴(19)外表面键连接有齿轮(32),所述箱体(1)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水箱(23),所述活动水箱(23)底部焊接有第二齿条(33),所述第二齿条(33)与齿轮(32)相配合,所述滑动块(25)上表面焊接有第二连杆(38),所述第二连杆(38)中部焊接有第一齿条(31),所述第一齿条(31)与齿轮(32)相配合,所述箱体(1)底部安装有固定水箱(20),所述箱体(1)上表面侧壁焊接有固定块(24),所述箱体(1)侧壁焊接有动力箱(2),所述动力箱(2)内部转动连接有蜗轮(9),所述动力箱(2)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8),所述蜗杆(8)与蜗轮(9)相配合,所述蜗轮(9)与转轴(19)相连接,所述动力箱(2)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端与蜗杆(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杆(27)和第二滑杆(29),所述第二齿条(33)侧壁焊接有第一连杆(34),所述箱体(1)侧壁焊接有固定杆(37),所述固定杆(37)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接头(35),所述转接头(35)一端焊接有第二伸缩杆(36),所述第二伸缩杆(36)一端与第一连杆(34)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转接头(35)另一端焊接有第一伸缩杆(30),所述第二伸缩杆(36)的伸出距离小于第一伸缩杆(30)的伸出距离,所述第二连杆(38)一侧外表面焊接有连接头(28),所述第二滑杆(29)滑动连接于连接头(28)内部,所述第二滑杆(29)与第一伸缩杆(30)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27)焊接于第二滑杆(29)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上方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13),所述第一滑杆(13)底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14),所述第一固定板(14)与箱体(1)内部上表面之间焊接有弹簧(12),所述第一固定板(14)侧壁焊接有第一限位杆(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内部侧壁焊接有第一挡块(11),所述第一挡块(11)与托盘(22)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侧壁滑动连接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侧壁焊接有第二挡块(18),所述第二挡块(18)与托盘(22)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侧壁安装有第一水箱(5),所述第一水箱(5)顶部安装有端盖(6),所述箱体(1)内部安装有喷水管(10),所述喷水管(10)与第一水箱(5)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塞(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底部安装有万向轮(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托盘(22)侧壁焊接有第二把手(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挡板(16)侧壁焊接有第一把手(17)。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涉及秧苗转移技术领域;为了提升秧苗存活率;包括箱体、存放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存放组件包括托盘和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于箱体侧壁,所述托盘滑动连接于滑槽,所述箱体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键连接有齿轮,所述箱体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水箱,所述活动水箱底部焊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齿轮相配合。本发明通过在箱体内部安装有托盘和水箱等结构,可以便于对水稻秧苗进行浸泡,使其有充足的水分,提升其存活率,通过在箱体内部安装有限位组件等结构,可以便于对水稻秧苗进行限位,防止秧苗在浸泡时飘出托盘。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雅儒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