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植物育种,特别是涉及一种超矮杆多分枝芝麻特异种质的创制方法。
背景技术:
1、芝麻(sesamumindicum l.)起源于非洲及印度次大陆,喜高温怕潮湿,大约2500多年前传入我国,由于我国芝麻种植历史悠久,一般也认为中国是芝麻的次生起源地。芝麻适应区域广,在我国各地均能栽培。芝麻籽营养价值高,素有“油中之王”的美誉。芝麻不仅营养价值高,且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芝麻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从2003年的59万吨到2021年的150万吨,增加了两倍多,占世界消费总量的近25%,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芝麻消费国(fao资料)。因此,选育高产稳产的优良芝麻品种对促进我国芝麻生产发展、解决总量自给不足问题十分迫切。
2、芝麻株高一般为160-180cm,丰产年份可超过200cm,最高可达220cm。夏季高温多雨,时有台风发生,因此在土壤水分饱和度很高又遇台风的情况下,高杆植株极易倒伏,同时易引起茎点枯病和枯萎病,在对芝麻产量造成较大损失的同时降低了籽粒的品质。因此选育矮杆品种对于我国芝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创造矮杆新种质、超矮杆新种质是选育矮杆品种的重要途经。
3、芝麻从株型上来说,可分为单杆型和分枝型。芝麻产量构成因子为亩株数、单株蒴数、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其中单株蒴数占据重要地位。由于芝麻蒴果是生长在茎杆上的,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茎杆越长越有利于高产,矮杆不利于高产。分枝型植株能够弥补此缺陷。因此,选育超矮杆、多分枝芝麻品种对于抗逆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矮杆多分枝芝麻特异种质的创制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本发明方法创制出的超矮杆多分枝芝麻具有超矮、多分枝、抗倒伏、抗病、能正常结实等优点,既为芝麻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的种质资源,又可直接用于大面积栽培生产和园艺观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矮杆多分枝芝麻特异种质的创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中芝14种子预处理后,以甲基磺酸乙酯溶液为诱变剂诱变种子后,种植获得m1群体,之后自交留种获得m2群体,在所述m2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自交,获得m3群体,之后连续自交至获得m6群体,在所述m6群体中获得性状稳定的株系em102,即为所述超矮杆多分枝芝麻特异种质;
5、其中,在m2群体中,所述优良单株的筛选性状为矮杆、叶片窄小、开花集中、籽粒白色、分枝多和成熟期早;
6、所述株系em102的性状包括:分枝三花四棱型,早熟,平均株高60cm,花粉白色,始花节位3-5节,始花高度10-15cm,生育期80天,蒴果中等偏小,单株蒴果数80个左右,每蒴粒数66粒左右,籽粒白色,叶片窄小,单株叶片数60左右,田间表现抗茎点枯病和枯萎病,抗倒伏。
7、进一步地,所述m1群体自交的筛选性状为矮杆、籽粒白色、叶片窄小、生育期短、分枝多和能够正常结实。
8、进一步地,自m3群体连续自交至获得m6群体的过程中,所述自交的筛选性状为矮杆、籽粒白色、叶片窄小、开花集中、苗期短、生育期短、分枝多和能够正常结实。
9、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包括清水冲洗后浸泡,去水。
10、进一步地,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小时。
11、进一步地,所述甲基磺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
12、进一步地,所述诱变的时间为12h。
13、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发明培育得到的超矮杆多分枝芝麻特异种质“em102”株高明显降低,平均株高60cm左右,分枝3-6个,始花节位3-5节,始花高度10-15cm,生育期80天,蒴果中等偏小,单株蒴果数80个左右,每蒴粒数66粒左右,籽粒白色,叶片窄小,单株叶片数60左右,田间表现抗茎点枯病和枯萎病,抗倒伏。
15、本发明培育得到的超矮杆多分枝芝麻特异种质“em102”分枝多而矮,明显降低了倒伏风险;开花集中,花朵簇拥,唇形花,花色粉白,观赏价值高,适宜园艺种植;叶片多而窄小,茎杆幼嫩,茎杆折断后易发丛生芽,适合菜用。
1.一种超矮杆多分枝芝麻特异种质的创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1群体自交的筛选性状为矮杆、籽粒白色、叶片窄小、生育期短、分枝多和能够正常结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自m3群体连续自交至获得m6群体的过程中,所述自交的筛选性状为矮杆、籽粒白色、叶片窄小、开花集中、苗期短、生育期短、分枝多和能够正常结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包括清水冲洗后浸泡,去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创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磺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变的时间为1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