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牡丹高生长及调控花期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22858发布日期:2023-12-09 03:2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牡丹高生长及调控花期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牡丹栽培,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牡丹高生长及调控花期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牡丹,落叶灌木,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品种数量繁多,花色丰富,花型种类齐全,栽培历史悠久。根据栽培地区和野生原种的不同,可分为4个牡丹品种群,即中原品种群、西北品种群、江南品种群和西南品种群。其中以中原牡丹品种群最为有名,洛阳、菏泽牡丹都属于中原牡丹品种群。常见中原牡丹品种生长速度缓慢,素有“长一尺缩八寸”的说法,原因是牡丹当年生枝条上部木质化不充分,抗寒性差,冬季枯死。牡丹一年生枝长较短且上部1/3~1/2枯死的生长特性决定了高大型牡丹极为罕见。限于中原牡丹的生长特性及气候环境特点,中原地区牡丹多为低矮灌木,栽培应用形式单一,植株高大牡丹的栽培应用较少。因此,在中原地区培养高大型牡丹植株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相对于低矮的灌丛状牡丹,培养植株高大的中原牡丹,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本发明通过定向诱导,采取精细化的栽培管理措施,可在几年内培育出植株高大的中原牡丹,缩短培育时间。对于花农来说,牡丹苗木的株高直接关系到牡丹苗木的价格,本发明能在短时间培养高大型的牡丹苗木,快速获取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本发明应用于部分品种具有延迟花期的效果,对于提升牡丹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因此,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牡丹主枝高生长的方法。基于该目的,本发明开展研究并发现,显蕾期(具体指春季牡丹芽鳞绽开之后、叶片展开之前),通过对花蕾及嫩叶进行修剪,并配合施用诱导芽形成、生长的试剂,可以在短时间显著提高牡丹的株高,年生长量为传统培育方式的2-3倍,增加株高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叶片面积,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有效加快高大型牡丹的培育进程。

3、基于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4、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促进牡丹高生长的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修剪:春季牡丹芽鳞绽开之后叶片展开之前,除去所有丛生枝的花蕾及嫩叶,仅保留新枝及叶柄;

6、(2)生长调节剂调节:修剪后定期喷施细胞分裂素,待叶柄内的腋芽萌发长出后,施用赤霉素(ga3);

7、(3)除芽:25~35天后,保留1-2健壮芽,去除多余芽,培养成枝;随后按期养护。

8、经验证,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牡丹株高并且增加叶片面积,得到一种高大型的牡丹。本领域公知,叶片通过发挥光合作用实现植物养分的累积,叶片增大的效果有助于提高牡丹植株中的生物质含量。经考察,上述步骤(1)中对花蕾及嫩叶的修剪步骤对栽培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的,修剪的时机对牡丹株高具有显著的影响,叶片展开后采用上述栽培方法,虽然也能增加叶片面积,但是株高增加效果却不显著,过早修剪则不易操作。

9、上述修剪完成后,还需要配合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调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具体种类主要影响叶片面积和株高,步骤(2)涉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修剪后施用的细胞分裂素及修剪后待叶柄内的腋芽萌发长出后施用的赤霉素;针对细胞分裂素的具体种类,本发明综合考虑使用效果、普及性、经济性等,选用6-ba,适宜的施用浓度为80-120mg/l,适宜的施用时间为修剪完成后的8~12天内,隔天喷施。

10、另外,上述步骤(2)中,细胞分裂素的施用目的主要在于促进侧芽分化和发育,进一步分化形成茎、叶、花,ga3的施用目的主要在于促进新萌发芽的高生长,优选的施用时间为叶柄内腋芽形成后,施用浓度以80~120mg/l为宜,进一步的,施用浓度为90mg/l或100mg/l,施用频率为每周喷施一次。目前牡丹的常规护理过程中,并不在3~4月进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本发明研究中发现,单纯采用生长调节剂调节对株高的改善效果不明显,采用上述修剪方式处理后再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能够有效的刺激叶片增大及牡丹株高增长。

11、上述步骤(3)中除芽的相关操作应当在腋芽萌发后进行,每一枝上挑选1-2个健壮芽保留,其他芽进行抹除。

12、除芽操作后还需要对牡丹进行按期养护,包括松土、日常施肥及越冬施肥。

13、其中,松土的频率为14~16天/次,松土的同时可去除杂草。

14、日常施肥按周进行,施用饼肥水及钾肥:所述饼肥水采用本领域一般方法制备即可,一般为豆饼或花生饼等;所述钾肥优选的实例如黄腐酸钾,浓度为0.1~0.3%,每周浇灌1次饼肥水和的黄腐酸钾,待叶片萌出后,还需要向叶片正反面施用复合型钾肥至当年生枝、叶不再长大,所述复合型钾肥的实例如磷酸二氢钾,施用浓度为0.2~0.4%。

15、越冬施肥的时机为土壤封冻前,每株牡丹挖穴施充分腐熟的羊粪和木屑,施肥量0.4~0.6kg。

16、本发明将上述栽培方法施用于‘凤丹’、‘宫娥娇妆’及‘新世纪’等多个牡丹品种,大部分牡丹品种均能够表现出株高显著生长的效果。另外,本发明发现,部分品种如‘墨润绝伦’、‘黄冠’采用上述栽培方法,还可以将花期延迟5-7周,形成芍药败后看牡丹的奇观。

17、因此,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调控牡丹花期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对‘墨润绝伦’、‘黄冠’品种的牡丹采用第一方面所述方法进行栽培。

18、上述栽培方法中,经本发明验证,‘墨润绝伦’、‘黄冠’等品种采用上述栽培方法后的当年成花率基本维持在80%及以上。

19、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采用上述方法栽培后的牡丹植株仅需要一年的时间即可实现株高显著增高,并且不同品种的牡丹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均能够表现高生长性状;连续多年施用本方法,可快速培养成高大型的牡丹,有效加快了植株高大牡丹的培育进程,对于花农来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21、2、采用上述栽培方法,‘墨润绝伦’、‘黄冠’品种当年即可开花,同时表现为花期延后的性状,这一效果有效延长了牡丹芍药专类园等场所的观赏周期,有助于提高经济收益。



技术特征:

1.一种促进牡丹高生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促进牡丹高生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生长调节剂采用细胞分裂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促进牡丹高生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调节剂采用6-ba,施用浓度为80-120mg/l,施用时间为修剪完成后的8~12天内,隔天施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促进牡丹高生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赤霉素施用浓度为80~120mg/l,施用频率为每周喷施一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促进牡丹高生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赤霉素的施用浓度为90mg/l或100mg/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促进牡丹高生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除芽在腋芽萌发后进行,每一枝上挑选1-2个健壮芽保留,其他芽抹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促进牡丹高生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除芽操作后还需要对牡丹进行按期养护,包括松土、日常施肥及越冬施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促进牡丹高生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土的频率为14~16天/次,松土的同时去除杂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促进牡丹高生长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牡丹品种为‘凤丹’、‘宫娥娇妆’或‘新世纪’。

10.一种调控牡丹花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对‘墨润绝伦’、‘黄冠’品种的牡丹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进行栽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牡丹高生长及调控花期的栽培方法,属于牡丹栽培技术领域。高大型的牡丹植株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及经济价值,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快牡丹主枝高生长的方法,该方法在春季牡丹嫩芽萌发之时,通过对花蕾及嫩叶进行修剪,配合施用诱导芽形成、生长的试剂,可以在短时间显著提高中原牡丹的株高,年生长量为传统培育方式的2‑3倍。上述栽培方法还可以应用于牡丹花期的调控,具有延迟牡丹花期的效果,延长牡丹的开花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姜楠南,陈俊强,陈恒新,赵弟暂,邓汉胜,刘志兵,王召蒙,赵文刚,韩田雨,孙音,张谦,张广意,王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