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6264955发布日期:2023-12-06 06:5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属于马铃薯种植,尤其涉及一种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马铃薯消费方式主要以鲜食为主,随着消费者对马铃薯加工产品的青睐及马铃薯加工技术日渐成熟,加工型马铃薯的需求日益增加,加工型马铃薯的选育已成为热点问题。但是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需要较长的时间。除自身遗传因素可影响马铃薯品质如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以外,种植地的海拔、气候以及种植期间的养分供给也会影响马铃薯的品质。油炸马铃薯条(片)因其独特的风味和酥脆的口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如果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过高,则在油炸过程中会产生美拉德反应而影响产品的色泽,为了有效控制有害物质的产生及减少美拉德反应,油炸加工型马铃薯要求还原糖含量<0.4%。通过合理的施肥,改善马铃薯的营养品质进而降低还原糖含量是提高马铃薯加工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2、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需要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或复合肥等肥料,为此,水肥一体化技术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栽培技术。但这种技术不适合在山区推广。专利cn100551225c公开了一种降低冬种马铃薯还原糖含量的施肥方法,虽然降低了还原糖的含量,但马铃薯块茎产量,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变化差异并不明显,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并显著提高其品质,适用于山区种植的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马铃薯种植受地区限制,种植得到的马铃薯还原糖含量高,品质不佳,不利于后续产品加工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施洒底肥,将底肥与土壤混合均匀后播种马铃薯,然后在种薯上覆盖10-15cm的土壤;

5、在马铃薯的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以及淀粉积累期内每间隔10-20天采用光合菌肥喷施叶面;

6、所述底肥包括玉米秸秆堆肥和枯草芽孢杆菌。

7、优选的,所述底肥的用量为1500-2500kg/亩,所述光合菌肥的用量为300~700ml/亩/次。

8、优选的,所述玉米秸秆堆肥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800-1200):1。

9、优选的,所述玉米秸秆堆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水、红糖和em菌种混合发酵得到em菌种活化液;

11、2)将em菌种活化液和玉米秸秆、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红糖混合发酵得到玉米秸秆堆肥。

12、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水和红糖的质量比为(4-6):(0.5-1.5),所述em菌种和水的体积比为(8-12):1。

13、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发酵的温度为20-35℃,所述发酵的时间为3-8天。

14、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各成分的用量配比为:em菌种活化液:玉米秸秆: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红糖=(3-7)l:(800-1200)kg:(5-10)kg:(80-120)kg:(5-15)kg:(3-7)kg。

15、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发酵前的含水量为50-70%,所述发酵的温度为40-50℃,所述发酵的时间为25-35天。

16、优选的,所述播种的行距为50-70cm,所述播种的株距为25-35cm,所述播种的深度为5-15cm。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发明通过秸秆堆肥、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一种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适用于山区种植,通过将玉米秸秆堆肥作为底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可以使土壤有机质不断得到更新、补充和积累,增加土壤的松散度,通过将枯草芽孢杆菌和玉米秸秆堆肥混合施用能加速有机质的分解,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活化土壤中潜在养分的含量,在固氮、解磷、解钾的同时能分泌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生长,并通过在生育期喷施光合菌肥促进作物生长。本发明的方法在显著降低还原糖含量的同时还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肥的用量为1500-2500kg/亩,所述光合菌肥的用量为300~700ml/亩/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秸秆堆肥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800-120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秸秆堆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和红糖的质量比为(4-6):(0.5-1.5),所述em菌种和水的体积比为(8-1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发酵的温度为20-35℃,所述发酵的时间为3-8天。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各成分的用量配比为:em菌种活化液:玉米秸秆: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红糖=(3-7)l:(800-1200)kg:(5-10)kg:(80-120)kg:(5-15)kg:(3-7)kg。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发酵前物料的含水量为50-70%,所述发酵的温度为40-50℃,所述发酵的时间为25-35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的行距为50-70cm,所述播种的株距为25-35cm,所述播种的深度为5-15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属于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施洒底肥,将底肥与土壤混合均匀后播种马铃薯,然后在种薯上覆盖10‑15cm的土壤;在马铃薯的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以及淀粉积累期内每间隔10‑20天采用光合菌肥喷施叶面;所述底肥包括玉米秸秆堆肥和枯草芽孢杆菌。本发明通过秸秆堆肥、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一种高品质马铃薯的栽培方法,适用于山区种植,在降低还原糖含量的同时还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方志荣,李佩华,清源,向其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昌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