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鼠被动型海曼肾炎模型的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94449发布日期:2023-12-27 09:0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鼠被动型海曼肾炎模型的构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具体涉及一种大鼠被动型海曼肾炎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1、临床上原发性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然而关于其组织损伤及进展机制目前仍未了解清楚。海曼(heymann)肾炎模型作为研究人类模型肾病的经典动物模型,可用于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研究,应用较为广泛。

2、海曼肾炎模型属于异种免疫性抗肾小球基膜肾炎,其造模机制是用于甲种动物的肾皮质匀浆免疫乙种动物,使乙种动物产生抗甲种动物的抗肾血清(抗肾抗体),然后再将抗肾血清注入健康的甲种动物体内,诱发其产生肾炎。由于这种肾炎模型的建立是通过被动地注射抗体形成的,所以又被成为被动型海曼肾炎(passive heymann nephritis,phn)。

3、phn是研究产生蛋白尿肾脏损害较理想的动物模型,这是因为肾脏是模型动物损害的唯一靶器官,所用的抗体很少,且病变出现较快,病理改变特征与人类膜性肾病相似。据以往的研究报道称,目前通常采用一次性静脉注入抗beta 2microglobulin抗血清的方法建立phn模型,虽然模型发病迅速,但由于其病程短、病情易缓解,不能满足长期观察的需要。因此需要构建一种病程更长的phn模型,以满足长期观察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鼠被动型海曼肾炎模型的构建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大鼠被动型海曼肾炎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间隔24h对大鼠进行多次尾静脉注射sheep anti-rat fx1a serum。

3、进一步的,所述大鼠为雄性,种属品系为lewis,等级为spf,体重为200-220g。

4、进一步的,间隔24h对大鼠进行2次尾静脉注射,其中在0-1min注射第一针,在24h后的0-1min注射第二针。

5、进一步的,所述尾静脉注射的注射量为3-8ml/kg,优选为5ml/kg。

6、进一步的,在进行尾静脉注射时,大鼠为趴卧位,以酒精擦拭鼠尾,使血管清晰,在远心端1/3处进针,观察回血确认针头进入血管,在1min内注射完毕。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大鼠被动型海曼肾炎模型的构建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8、本发明中,通过对大鼠进行两次尾静脉注射sheep anti-rat fx1a serum,成功构建了大鼠phn模型,模型大鼠表现出大量蛋白尿为特征的肾病综合征,病程长、病情不易缓解,能够满足长期观察的需求。本发明的建模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可为动态观察模型动物的肾损害、探讨phn的发病机制及研发人类模型肾病的药物治疗方面等提供研究帮助。



技术特征:

1.一种大鼠被动型海曼肾炎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间隔24h对大鼠进行多次尾静脉注射sheepanti-rat fx1a seru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被动型海曼肾炎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鼠为雄性,种属品系为lewis,等级为spf,体重为200-220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被动型海曼肾炎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间隔24h对大鼠进行2次尾静脉注射,其中在0-1min注射第一针,在24h后的0-1min注射第二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被动型海曼肾炎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静脉注射的注射量为3-8ml/k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被动型海曼肾炎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尾静脉注射时,大鼠为趴卧位,以酒精擦拭鼠尾,使血管清晰,在远心端1/3处进针,观察回血确认针头进入血管,在1min内注射完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鼠被动型海曼肾炎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间隔24h对大鼠进行多次尾静脉注射SheepAnti‑Rat Fx1A Serum。本发明通过对大鼠进行两次尾静脉注射SheepAnti‑Rat Fx1A Serum,成功构建了大鼠PHN模型,模型大鼠表现出大量蛋白尿为特征的肾病综合征,病程长、病情不易缓解,能够满足长期观察的需求。本发明的建模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可为动态观察模型动物的肾损害、探讨PHN的发病机制及研发人类模型肾病的药物治疗方面等提供研究帮助。

技术研发人员:庄永杰,张童,陈继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珂玛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