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96741发布日期:2023-12-15 19:4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尤其涉及一种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1、临床上常见的用于药物药效研究的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模型,但该模型通过以注射方式进行攻毒,这种攻毒方式并不符合临床鸡白痢的感染模式,并且腹腔注射可引起急性菌血症,容易造成攻毒雏鸡的大量急性死亡和操作造成的意外死亡;而皮下注射的发病率较低,通常在攻毒后2~3d才有部分雏鸡发病,症状不整齐,部分雏鸡出现典型症状,已有少部分雏鸡呈现自愈趋势,造模效果不明显。

2、鉴于注射攻毒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后面又改为口服灌胃的方法进行人工感染,这是方式一定程度上符合临床鸡白痢的感染模式,但在感染12h后少数雏鸡出现鸡白痢症状,72h后80%以上雏鸡发病,可见这种感染方式的发病时间不统一,不能确定有效的给药时间。可见,上述几种方式存在造模成功率低、复制率差的问题。

3、因此,研发一种造模成功率高、复制率高的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造模方法存在成功率低、复制率差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提高造模成功率与整齐度。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选择spf雏鸡作为攻毒动物,在攻毒前给所述spf雏鸡注射一定剂量的环磷酰胺,得到易感体质spf雏鸡;

5、选择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33作为攻毒菌株,对所述易感体质spf雏鸡进行攻毒;

6、攻毒后每日观察spf雏鸡精神状态及死亡情况,根据发病判定标准评判攻毒后的spf雏鸡是否发病。

7、在一实施方式中,建模前还包括环磷酰胺筛选步骤,具体为:

8、预先选取多种试剂,作为候选试剂,并针对每种候选试剂分别设置不同的剂量组,所述候选试剂包括环磷酰胺和脂多糖;

9、实验室条件下将spf雏鸡从0日龄预饲至3日龄后分组,注射不同剂量的候选试剂;

10、选择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33作为攻毒菌株进行攻毒实验;

11、攻毒后通过每日观察spf雏鸡精神状态、饮水情况及死亡情况,并对死亡雏鸡剖检及脏器pcr检测,最终筛选环磷酰胺作为用于建模的试剂。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磷酰胺的给药方式为肌肉注射,所述环磷酰胺的注射剂量为5~20mg/kg。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磷酰胺的注射剂量为5mg/kg。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33的攻毒方式为灌服菌液,所述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33菌液的攻毒剂量为1.0×108cfu/ml~9.0×108cfu/ml。

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菌液的制备方法为:

16、将-80℃保存的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33冻干粉用1ml液体培养基溶解后,划线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37℃过夜培养;

17、挑取单菌落,涂片检查为纯培养后,挑取单菌落接种至新鲜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37℃,180r/min摇床继续培养22h,将培养所得的菌液放置4℃待用。

18、在一实施方式中,对所述易感体质spf雏鸡进行攻毒前0.5h停水,攻毒后0.5h恢复饮食饮水。

19、在一实施方式中,攻毒后的spf雏鸡的发病判定标准为:

20、标准1、5~10日龄发病死亡;

21、标准2、剖检死亡雏鸡有肝脏白点,脾肿、肾肿、糊肛、泄殖腔白痢或输尿管尿酸盐沉积典型症状;

22、标准3、pcr检测沙门氏菌为阳性。

23、在一实施方式中,当攻毒后的spf雏鸡具备所述标准3以及标准1或标准2时,所述攻毒后的spf雏鸡为发病,即完成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建立。

24、在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净化试验检测步骤,通过该步骤验证所述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能否用于评价噬菌体对沙门氏菌的治疗效果。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6、本发明提供一种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攻毒前对spf雏鸡注射适宜剂量的环磷酰胺(ctx),使spf雏鸡造成易感体质,能够提高造模成功率与整齐度;再通过筛选适宜浓度的攻毒菌株对易感体质spf雏鸡进行攻毒,并根据发病判定标准评价攻毒后spf雏鸡是否发病,从而完成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建立。



技术特征:

1.一种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建模前还包括环磷酰胺筛选步骤,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磷酰胺的给药方式为肌肉注射,所述环磷酰胺的注射剂量为5~20mg/k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磷酰胺的注射剂量为5mg/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33的攻毒方式为灌服菌液,所述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33菌液的攻毒剂量为1.0×108cfu/ml~9.0×108cfu/m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的制备方法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易感体质spf雏鸡进行攻毒前0.5h停水,攻毒后0.5h恢复饮食饮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攻毒后的spf雏鸡的发病判定标准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攻毒后的spf雏鸡具备所述标准3以及标准1或标准2时,所述攻毒后的spf雏鸡为发病,即完成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建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化试验检测步骤,通过该步骤验证所述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能否用于评价噬菌体对沙门氏菌的治疗效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造模方法存在成功率低、复制率差的技术问题。该技术方案包括:选择SPF雏鸡作为攻毒动物,在攻毒前给SPF雏鸡注射一定剂量的环磷酰胺,得到易感体质SPF雏鸡;选择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33作为攻毒菌株,对易感体质SPF雏鸡进行攻毒;攻毒后每日观察SPF雏鸡精神状态及死亡情况,根据发病判定标准评判攻毒后的SPF雏鸡是否发病。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鸡沙门氏菌攻毒模型建立方面。

技术研发人员:杜新永,盖春云,冯涛,王海霞,张得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