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杂交水稻大田制种产量的喷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63658发布日期:2023-12-21 19:5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杂交水稻大田制种产量的喷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杂交水稻大田制种产量的喷施方法,属于杂交水稻。


背景技术:

1、水稻是世界三大主粮作物之一,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作为口粮。随着杂交水稻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水稻产量也有了质的提升,为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杂交水稻的制种产量一直受到制约,尤其籼粳交制种,因父母本开花的花期和花时不相遇的问题,制种产量一直很低,导致市场杂交种的价格也普遍偏高,制约优质杂交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2、水稻的杂交稻制种是异交授粉的过程(恢复系的花粉飘落到不育系的柱头上实现受精),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本(即父本恢复系、母本不育系)花期相遇是杂交制种的前提;在花期相遇的基础之上,花时相遇是影响杂交制种产量的重要因素。

3、一日之中开花时间越晚越不利于异花授粉,因为越接近中午空气中温度越高、湿度越小。特别是在籼粳交的制种中,由于籼稻开花时间早,粳稻开花时间晚,制种过程中花时不遇导致籼粳交制种产量一直偏低。

4、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能够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有效解决目前杂交水稻(特别是籼粳交)的花时相遇问题,实现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上的突破,有利于优质杂交水稻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提高杂交水稻大田制种产量的喷施方法,在喷施之前,将杂交水稻制种的父本恢复系和母本不育系分期插播,其中,所述喷施方法包括三次喷施操作;

2、第一次喷施操作:当所述母本不育系抽穗率达到5%以上时,于当天或前一天下午,对所述母本不育系喷施第一喷施剂,所述第一喷施剂为质量浓度为0.01%~0.028%wt的赤霉素920的水溶液;

3、第二次喷施操作:第一次喷施后,间隔24小时,对所述父本恢复系和母本不育系同时喷施第二喷施剂;所述第二喷施剂中的赤霉素920浓度是所述第一喷施剂的1.8~2.2倍;

4、第三次喷施操作:第二次喷施后,当所述母本不育系抽穗率达到65%~75%时,喷施第三喷施剂;

5、所述第三喷施剂的各原料组分含量如下:

6、

7、优选的,所述第二喷施剂中的赤霉素920浓度是所述第一喷施剂的2倍。

8、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施剂为质量浓度为3%wt的赤霉素920的水溶液,稀释125~250倍获得。

9、优选的,所述第三喷施剂的各原料组分含量如下:

10、

11、优选的,在所述第二次喷施操作中,喷施所述第二喷施剂的24小时后,观察所述父本恢复系的高度;若60%以上的所述父本恢复系高出所述母本不育系的高度,小于等于一个穗子的高度,则再次单独对所述父本恢复系喷施所述第二喷施剂。

12、优选的,所述父本与所述母本之间的株行比例为1:10~1:14。

13、优选的,所述父本恢复系分两期插播,所述母本不育系一期插播,并且控制所述父本恢复系和母本不育系的插播时间从而保证母本不育系的抽穗期在两期父本恢复系的抽穗期之间,且所述母本的抽穗期与任意一期父本的抽穗期的相差的时间小于等于10天。

14、优选的,所述两期父本间隔7~10天插播。

15、优选的,所述母本不育系为籼稻不育系或粳稻不育系;所述父本恢复系为籼稻恢复系、籼粳交恢复系或者粳稻恢复系。

16、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杂交水稻种子,其中,所述杂交水稻种子是通过在杂交水稻大田中分期插播父本恢复系和母本不育系,并采用如上述的喷施方法后所获得。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杂交水稻大田制种产量的喷施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喷施方法能够很好地调节父母本花期和花时:一方面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母本不育系开花晚、盛花晚的问题,能够有效促进母本不育系开颖、开花,使得母本和父本花期相遇,父母本集中开花(整个大田制种的开花期集中),减少大田制种拉粉的天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另一方面,提前母本的花时,使得父本和母本的花时相遇,增加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提升大田杂交水稻的制种产量,显著提升产量,并且对于杂交种的发芽率几乎没有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杂交水稻大田制种产量的喷施方法,在喷施之前,将杂交水稻制种的父本恢复系和母本不育系分期插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施剂中的赤霉素920浓度是所述第一喷施剂的2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施剂为质量浓度为3%wt的赤霉素920的水溶液,稀释125~250倍获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喷施剂的各原料组分含量如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次喷施操作中,喷施所述第二喷施剂的24小时后,观察所述父本恢复系的高度;若60%以上的所述父本恢复系高出所述母本不育系的高度,小于等于一个穗子的高度,则再次单独对所述父本恢复系喷施所述第二喷施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父本与所述母本之间的株行比例为1:10~1:14。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父本恢复系分两期插播,所述母本不育系一期插播,并且控制所述父本恢复系和母本不育系的插播时间从而保证母本不育系的抽穗期在两期父本恢复系的抽穗期之间,且所述母本的抽穗期与任意一期父本的抽穗期的相差的时间小于等于10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期父本间隔7~10天插播。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本不育系为籼稻不育系或粳稻不育系;所述父本恢复系为籼稻恢复系、籼粳交恢复系或者粳稻恢复系。

10.一种杂交水稻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交水稻种子是通过在杂交水稻大田中分期插播父本恢复系和母本不育系,并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喷施方法后所获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杂交水稻大田制种产量的喷施方法,其包括三次喷施操作;在喷施之前,将父本恢复系和母本不育系分期插播;当母本不育系抽穗率达到5%以上时,于当天或前一天下午,对母本不育系喷施第一喷施剂;第一次喷施后,间隔24小时,对父本恢复系和母本不育系同时喷施第二喷施剂;第二次喷施后,当母本不育系抽穗率达到65%~75%时,喷施第三喷施剂;采用本发明的喷施方法能够很好地调节父母本花期和花时,一方面使得母本和父本花期相遇,集中开花,减少大田制种拉粉的天数,减少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提前母本的花时,使得父母本花时相遇,增加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显著提升大田杂交水稻的制种产量,并且对于杂交种的发芽率几乎没有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康云海,吕加林,涂斌,高胜从,方玉,王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