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棱柱人工鱼礁群

文档序号:36412732发布日期:2023-12-19 05:5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棱柱人工鱼礁群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工鱼礁群,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三棱柱人工鱼礁群。


背景技术:

1、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水体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为水生生物的栖息营造良好的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

2、现有的人工鱼礁群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型人工鱼礁加工制造麻烦,施工周期长,重量较大导致运输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棱柱人工鱼礁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棱柱人工鱼礁群,包括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正面开设有第一导流通孔,所述第一导流通孔内侧的正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三角板组件,所述三角板组件的背面活动套接有生态棒组件,所述生态棒组件外侧的正背面均活动套接有定位螺母,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导流通孔,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顶部与底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圆角,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台,所述凸台的正面开设有第二定位通孔,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另一侧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正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栓组件。

3、进一步的,所述三角板组件包括三角板主体,所述三角板主体的正面开设有第一定位通孔,所述三角板主体的顶部与底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圆角。

4、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棒组件包括生态棒网筒,所述生态棒网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生态棒网状筒盖,所述生态棒网状筒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生态棒定位杆,所述生态棒定位杆外侧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填充物,所述隔离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填充物。

5、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凹槽的宽度与凸台的厚度相适配,所述定位凹槽的长度与凸台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定位通孔的圆心到凸台另一侧的直线位置与螺栓组件圆心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另一侧的距离相同。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通孔内侧的尺寸与三角板组件外侧的尺寸互相适配,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通孔正面的三角板组件与位于第一导流通孔背面的三角板组件之间的距离与生态棒组件的长度互相适配。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填充物采用人造珊瑚石和膨胀蛭石,所述第二填充物采用火山石和聚氨酯海绵。

8、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1.本发明具有结构、制作工艺、运输以及安装简单的特点,能够满足工程大批量加工生产以及吊运投放。

10、2.本发明不仅具有坝体整治建筑物束水、导流、导沙和固滩等作用,而且能够发挥人工鱼礁的生态效果。

11、3.本发明镂空式设计具有较好的通透性,各个方向均设置开口过水通道形成水下流动通道,镂空结构的设计可以创建水下流动通道,使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可以在结构之间游动。这些通道可以帮助鱼类等游泳生物在栖息和寻找食物时减轻水流阻力。

12、4.本发明所述的人工鱼礁生态棒具有较好的生物吸附和富集效果,主要体现在:①生态棒内部基质层中的人造珊瑚石、膨胀蛭石、火山石、聚氨酯海绵等填充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和高孔隙率的特点,不但能够吸附大量营养物质和饵料生物,而且也为微生物的附着和繁殖提供了理想的环境。②生态棒内部基质层中的填充材料为天然蜂窝多孔状,具有表面粗糙、耐磨损、抗压、抗腐蚀等特点,可以提供微生物所需的庇护所,微生物可以在材料的孔隙中避免水流的冲击,从而更容易富集和繁殖。③生态棒内部基质层中不同类型的填充材料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和特性,可以吸引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从而增加生态多样性。④生态棒内部基质层中的填充材料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可作为微生物的碳源,促进微生物生长。

13、5.本发明具有支持多层堆叠、增加单体数量的特点,不仅能够方便现场堆放,而且多个单体鱼礁可以通过凹槽拼装形成更大的鱼礁组合区,以扩大人工鱼礁上升流和背涡流范围,形成更加复杂的流场环境和更好发挥饵料效应,为鱼类提供栖息地,且组合式的人工鱼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潜坝这种航道整治建筑物,造价对比航道整治建筑物更低,可以节约成本。

14、6.本发明棱角处进行圆弧形态优化处理,避免应力集中和施工破损。

15、7.本发明采用的材料均为环保、无污染,不会对投放水域的水质和生态坏境产生负面影响。

16、8.本发明空间三棱柱构造,结构的刚度及自稳性好,既能够很好地满足稳定性要求,又可以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三棱柱人工鱼礁群,包括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1)的正面开设有第一导流通孔(2),所述第一导流通孔(2)内侧的正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三角板组件(3),所述三角板组件(3)的背面活动套接有生态棒组件(4),所述生态棒组件(4)外侧的正背面均活动套接有定位螺母(5),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导流通孔(6),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1)的顶部与底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圆角(7),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8),所述定位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台(9),所述凸台(9)的正面开设有第二定位通孔(10),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1)的另一侧开设有定位凹槽(11),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1)正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栓组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棱柱人工鱼礁群,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板组件(3)包括三角板主体(301),所述三角板主体(301)的正面开设有第一定位通孔(302),所述三角板主体(301)的顶部与底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圆角(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棱柱人工鱼礁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棒组件(4)包括生态棒网筒(401),所述生态棒网筒(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生态棒网状筒盖(402),所述生态棒网状筒盖(4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生态棒定位杆(403),所述生态棒定位杆(403)外侧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隔离板(404),所述隔离板(404)的一侧设有第一填充物(405),所述隔离板(404)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填充物(4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棱柱人工鱼礁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11)的宽度与凸台(9)的厚度相适配,所述定位凹槽(11)的长度与凸台(9)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定位通孔(10)的圆心到凸台(9)另一侧的直线位置与螺栓组件(12)圆心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1)另一侧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棱柱人工鱼礁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通孔(2)内侧的尺寸与三角板组件(3)外侧的尺寸互相适配,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通孔(2)正面的三角板组件(3)与位于第一导流通孔(2)背面的三角板组件(3)之间的距离与生态棒组件(4)的长度互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棱柱人工鱼礁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物(405)采用人造珊瑚石和膨胀蛭石,所述第二填充物(406)采用火山石和聚氨酯海绵。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人工鱼礁群技术领域,更具体的公开了一种三棱柱人工鱼礁群,包括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正面开设有第一导流通孔,所述第一导流通孔内侧的正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三角板组件,所述三角板组件的背面活动套接有生态棒组件,所述生态棒组件外侧的正背面均活动套接有定位螺母,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导流通孔,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顶部与底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圆角,所述三棱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台;本发明不仅具有坝体整治建筑物束水、导流、导沙和固滩等作用,而且能够发挥人工鱼礁的生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万宇,李文杰,杨威,曾施雨,殷红,何艳军,张帅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