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01389发布日期:2023-12-16 04:3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玉竹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1、玉竹是天门冬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喜凉爽、潮湿和隐蔽环境,不耐高温、强光和干旱,多生于林下、灌木丛或阴坡草地。玉竹的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尤其在南方生产上常用根茎繁殖。玉竹的根茎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四声本草》中记载玉竹能补中益气,可用于治疗燥热咳嗽,津伤口渴,阴虚外感,头痛身热等。玉竹属药食兼用植物,幼苗和根状茎亦可食用,营养丰富。

2、目前70%以上的玉竹被应用于药物,由于玉竹药用部分主要为根茎,种子种植收获时间通常为3-5年,根茎繁殖收获时间通常为2-3年。目前多采用根茎无性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可以确保后代的品质和特征与母本一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玉竹种植群体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并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其次,无性繁殖还可能导致基因退化的问题,在无性繁殖过程中,携带隐性缺陷基因的个体有可能被固定下来,从而增加了后代出现遗传缺陷的风险。而且,农户购种随意,根茎种子来源多且复杂,农户使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玉竹通常以自留种进行种植,因此,前几次收获的玉竹根茎产量和质量较高,说明其具备一定的高产能力,随着种植轮次的增加导致病毒病菌的积累,难以防治,产生了较高的抗药性导致产量质量下降明显,即出现种性下降基因退化的问题,即便重新补充新种如果不改变种植方式还会出现类似情况。

3、因此,通过对本身具备较高抗病害能力的玉竹进行增殖培养,来提高种植种苗的整体抗病水平以及种性和高产能力同时不会对农户种植产生影响,在不减少收入的同时完成种性的进化,而且对后续生产起到逐年增产的能力。

4、因此,亟需对传统的种植方法进行改进使玉竹种性提高,并且提高质量和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不仅提高了自留玉竹根茎的种性和产量,在几乎不影响产量收入的情况下完成育种,而且育种完成后采用同一地块同时种植+育种,采用优势株体组织培养的方式提高抗病害能力,此种植模式持续高产时间长效果显著。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1)整地:

4、选择首次种植的玉竹种植园进行整地

5、(2)种苗种植:

6、在第1种植年10~11月播种自留玉竹根茎,于第2种植年6~7月将优势玉竹标记为a1,于第3种植年6~7月将优势玉竹标记为a2,于第4种植年6~7月将优势玉竹标记为a3,并于第4种植年8~9月收获玉竹根茎;

7、(3)脱毒种苗培育:

8、选择a1、a2、a3重复标记玉竹的根茎切下芽尖用无菌水预冲洗3次后置于消毒液中浸泡10-15min;将芽尖截成0.2-0.3cm2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形成愈伤组织,之后将愈伤组织分割后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培养至具有绿色芽点、5-7条粗壮根的再生苗;将再生苗培育至3-5片叶得到种苗;

9、(4)划地下种:

10、重选地块并整地,将地块面积20%作为育苗区,80%作为种植区,将步骤(3)所述种苗种植于育苗区和种植区;每年对育苗区的优势玉竹进行标记;第3年8~9月收获玉竹根茎将育苗区重复标记的玉竹根茎作为下茬种植的种苗;

11、所述重选的地块近3年未种植玉竹;

12、所述育苗区的杀菌剂和杀虫剂的剂量为种植区的30-50%。

13、优选地,所述玉竹为邵东猪屎尾玉竹或郴州和平猪屎尾玉竹。

14、优选地,所述消毒液组成为10%次氯酸钠、0.05%氯化汞和0.5%多菌灵的水溶液。

15、优选地,所述整地方法为:土地表面施用有机肥和土壤ph调节剂后进行深翻,调节土地ph值为5-7.5。

16、优选地,所述有机肥的用量为700-100kg/亩。

17、优选地,所述土壤ph调节剂为石灰、硫酸铵或腐殖酸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8、优选地,所述优势株体的选择标准为:株高为70~100cm,茎径为4~7mm,直立不倒伏,叶片翠绿,无病虫害。

19、优选地,所述诱导培养基中的培养时间为15-20d。

20、优选地,所述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5mg/l 6-ba、1.5mg/l 2,4-d和0.2mg/lnaa。

21、优选地,所述增殖培养基中的培养时间为30-40d。

22、优选地,所述增殖培养基组成为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8mg/l6-ba+0.8mg/lnaa。

23、本发明通过对自留玉竹筛选优势株体,该环境下产生的优势株体说明对病虫害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而且通过每年对优势种的标记可以选择出全生长时期都具备很强抵抗力的株体,减少错误的选择。

24、本发明中玉竹本身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多糖、淀粉等,本身容易携带病菌而且对病菌的杀灭困难,存在破坏玉竹本身组织的风险,而本申请中独特的玉竹组织培养技术,尤其是消毒液和培养基的配置,即可以对玉竹携带的病菌达到98.5%的杀灭率,减少对后续组织培养的影响,同时不会破坏玉竹组织;而培养基的配置提高了培养速度,培养的种苗健康容易成活。

25、优选地,所述收获的玉竹根茎作为下一茬种子的选择标准为种芽粗壮、芽饱满略向内凹、无病斑、无虫伤、无机械损伤。

26、优选地,玉竹根茎的播种方法为:播种行距30-35cm,株距12-15cm,每亩播种子30kg,播种后覆土盖上1-4cm厚的稻草。

27、优选地,所述玉竹根茎播种前进行消毒;所述消毒液为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28、优选地,所述玉竹生长期间田间管理方法为:及时除草,合理追肥,防涝排水,病虫防治;所述间田间管理方法为常规管理方法。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1)湖南玉竹种植历史悠久其中具备多种高产玉竹,在种植过程中的管理不当或对自留根茎的选择等影响导致玉竹种性下降,病害增多,产量减少,本发明通过对传统自留玉竹根茎进行了优选筛选其中的优势株体作为种性改良基体,改善整个种植地区的玉竹质量和产量。

31、(2)本申请中通过每年对优势种的标记可以选择出全生长时期都具备很强抵抗力的株体,减少错误的选择,而本申请中独特的玉竹组织培养技术,尤其是消毒液和培养基的配置,即可以对玉竹携带的病菌达到98.5%的杀灭率,减少对后续组织培养的影响,同时不会破坏玉竹组织;而培养基的配置提高了培养速度,培养的种苗健康容易成活。

32、(3)本申请中完成种性的改良后,还将地块分为育苗区和种植区,育苗区的作用是在低用药的情况下筛选出本身具有抗病能力的优势株体,使用该株体的根茎在下茬种植又具备高产能力,即筛选出株体自身抵抗力较高的玉竹,人为影响因素少更客观,多年种植也不会导致病毒病菌的积累。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组成为10%次氯酸钠、0.05%氯化汞和0.5%多菌灵的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地方法为:土地表面施用有机肥和土壤ph调节剂后进行深翻,调节土地ph值为5-7.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ph调节剂为石灰、硫酸铵或腐殖酸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势株体的选择标准为:株高为70~100cm,茎径为4~7mm,直立不倒伏,叶片翠绿,无病虫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基中的培养时间为15-20d。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5mg/l 6-ba、1.5mg/l2,4-d和0.2mg/lna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培养基中的培养时间为30-40d。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培养基组成为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8mg/l 6-ba+0.8mg/lnaa。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获的玉竹根茎作为下一茬种子的选择标准为种芽粗壮、芽饱满略向内凹、无病斑、无虫伤、无机械损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竹种性的高产种植方法,属于玉竹种植领域。本发明通过对传统自留玉竹根茎进行了优选筛选,通过每年对优势种的标记可以选择出全生长时期都具备很强抵抗力的株体,独特的玉竹组织培养技术,尤其是消毒液和培养基的配置,即可以对玉竹携带的病菌达到98.5%的杀灭率,培养基的配置提高了培养速度,培养的种苗健康容易成活;还将地块分为育苗区和种植区,育苗区筛选出本身具有抗病能力的优势株体,使用该株体的根茎在下茬种植又具备高产能力,多年种植也不会导致病毒病菌的积累。

技术研发人员:曾健强,王兴辉,吴勇,罗华,李良明,陈潇,罗琳,欧小球,肖果利,董靖妮,吴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