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间作天蓝苜蓿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36712130发布日期:2024-01-16 12:0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间作天蓝苜蓿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尤其涉及一种玉米间作天蓝苜蓿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1、玉米作为广泛种植的粮饲兼用型作物,单一连作导致土壤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制约当地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饲草料不足以及优质饲草料的缺乏。根据当地区域资源条件,通过引草入田、调整种植结构,建立粮-草复合种植模式,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的综合效益,是改变以上问题的重要突破点。因此,亟需研究籽实玉米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

2、现有技术中,cn 106171432 a公开了一种玉米和紫花苜蓿间作的种植方法,其专利中提到的紫花苜蓿为深根系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在种植当年不刈割,第二年开始刈割2~4次,同时玉米和紫花苜蓿属于条带间作,改变了常规玉米的种植面积;cn 115735688 a公开了一种玉米宽窄行密植与豆科天蓝苜蓿间作减氮增效的栽培方法,能够增加玉米产量。但目前玉米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度在于在提升玉米产量的情况下较难兼顾玉米的营养品质即质量,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现有技术均未能解决上述问题。

3、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间作天蓝苜蓿的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以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间作天蓝苜蓿的种植方法,包括:将玉米采用宽窄行条播,并与天蓝苜蓿间作种植。

3、本发明发现,天蓝苜蓿与玉米采用宽窄行间作种植时,能够通过共生固氮提高土壤肥力,进而增加作物产量和质量。

4、作为优选,所述间作种植包括:将所述天蓝苜蓿仅在玉米宽行种植。

5、作为优选,所述天蓝苜蓿在玉米宽行种植2~3行,行距15~20cm。

6、作为优选,玉米的宽行行距为70~80cm,窄行行距为40cm;更优选地,玉米的宽行行距为80cm,窄行行距为40cm。

7、作为优选,玉米的株距为22~25cm。

8、作为优选,所述种植方法包括:

9、s1:整地

10、春季土壤化冻时,进行耙地、镇压、托平作业;

11、s2:施肥

12、硫酸钾复合肥以基肥的方式利用机械进行深施,施肥深度在耕层10~15cm,基肥的施用量为40~55kg/亩,后期再进行追施;

13、s3:播种

14、当土壤耕作层平均温度≥10℃、积温在2850℃以上时进行玉米播种,同期进行天蓝苜蓿播种。

15、s4:收获

16、玉米生育期进入完熟期以后,对籽粒进行收获;收获以后,玉米留茬20~40cm,其余秸秆离田;天蓝苜蓿留田,不做处理;更优选地,玉米留茬40cm。

17、作为优选,玉米种植密度为6.5~7.5万株/hm2;更优选地,玉米种植密度为6.5万株/hm2。

18、作为优选,所述追施包括:玉米生长期共追施尿素20~30kg/亩,玉米喇叭口期追施尿素8~12kg/亩,玉米吐丝期追施尿素12~18kg/亩。

19、更优选地,所述追施包括:玉米生长期共追施尿素25kg/亩,玉米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kg/亩,玉米吐丝期追施尿素15kg/亩。

2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1、本发明通过将玉米与天蓝苜蓿进行间作种植,既能提高玉米籽实产量,又有利于玉米籽实营养品质的提升,可解决当地种植业发展中增产以及营养品质提升困难等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玉米间作天蓝苜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玉米采用宽窄行条播,并与天蓝苜蓿间作种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间作天蓝苜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作种植包括:将所述天蓝苜蓿仅在玉米宽行种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玉米间作天蓝苜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蓝苜蓿仅在玉米宽行种植2~3行,行距15~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玉米间作天蓝苜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的宽行行距为70~80cm,窄行行距为40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玉米增产增效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的株距为22~25c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玉米间作天蓝苜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玉米间作天蓝苜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种植密度为6.5~7.5万株/hm2;优选玉米种植密度为6.5万株/hm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玉米间作天蓝苜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追施包括:玉米生长期共追施尿素20~30kg/亩,玉米喇叭口期追施尿素8~12kg/亩,玉米吐丝期追施尿素12~18kg/亩;优选地,玉米生长期共追施尿素25kg/亩,玉米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kg/亩,玉米吐丝期追施尿素15kg/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间作天蓝苜蓿的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包括:将玉米采用宽窄行条播,并与天蓝苜蓿间作种植。本发明通过将天蓝苜蓿与玉米采用宽窄行间作种植,能够利用共生固氮提高土壤肥力,进而增加作物产量和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国,单新河,张运龙,李茂娜,王振国,张智勇,乔文军,杨军卫,谢如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