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24123发布日期:2024-01-16 12:2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金丝黄菊栽培,具体为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金丝皇菊,是菊科菊属植物,是江西省修水县农业产业的支柱之一,金丝皇菊不仅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而且气味芬芳,属药、茶两用佳品,金丝皇菊黄酮素含量极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香、甜、润”三大特点,还有散风热、明目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金丝黄菊采用甩水装置进行脱水后的加热烘干。

2、然而,现有的金丝黄菊在烘干时是将金丝黄菊装入至甩干桶的内部,再利用甩干桶的旋转将金丝黄菊上的水从甩干桶内部的甩出,便可对金丝黄菊进行脱水烘干,但甩干桶与甩水装置输出轴的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金丝黄菊在烘干后需要工作人员捞出,由于甩干桶存在一定的深度,工作人员需要将肢体探入至甩干桶的内部将烘干后的金丝黄菊捞出,此过程不仅增加重了金丝黄菊烘干后捞出的工作难度,还增加了工组人员对烘干后金丝黄菊取出的工作量,并且工作人员将金丝黄菊从甩干桶内部取出时,还易造成金丝黄菊的受损;同时,金丝黄菊在甩干的过程中由于受其潮湿程度的影响,会导致金丝黄菊黏在甩干筒的内壁,导致甩干桶上的漏水孔被金丝黄菊所遮挡,从而影响到金丝黄菊的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有准备工作、移栽技术、栽培地管理、采收和加工,所述准备工作是由选地准备和育苗准备组成,所述育苗准备包括育苗方式、越冬母苗管理、育苗田准备、扦插育苗、苗床管理,所述移栽技术包括整理土地、开挖排水、及时种植,所述栽培地管理通过中耕除草、差苗补缺、肥料管理、摘心打顶、病虫害防治构成,所述采收和加工包括金丝黄菊采摘、金丝黄菊加工,所述金丝黄菊加工采用甩水装置对采摘后的金丝黄菊的脱水烘干,且甩水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清理挂壁金丝黄菊的刮板。

3、可选的,所述选地准备的具体加工流程为:金丝黄菊选地时应注意需选择砂质土壤,且土壤要求有机质含量较高、具有良好的透气排水能力,选地还应该注意所选砂质土壤的ph值,一般ph值6.3—6.6左右为最佳。

4、可选的,所述育苗准备的具体加工流程为:金丝黄菊的育苗方式主要有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越冬母苗管理是在菊花收获完毕,选择无病、健壮、便于管理的田块作为母苗田,并且,越冬期间保留地上茎秆,在母苗上覆盖遮阳网、塑料膜或者稻草等防寒物;育苗田准备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便于管理,避风向阳;扦插育苗是在3月底4月初,在菊花幼苗高度达到20cm时,开始扦插育苗,挑选茎秆粗壮、叶片肥硕、没有病害的枝条,剪取10cm作为插条,去掉下部5—6cm的叶片,保留上部叶片,修剪好的插条尽快扦插,扦插时,先用插刀插入土中5—6cm,前后摇动形成上宽下窄的槽沟,向沟内浇水,然后立即将事先准备好的插条逐棵插入槽沟,株距5cm左右,入土深度5cm左右,然后将槽沟压实,扦插行距10cm左右,整个苗床扦插完毕后,在苗床表面再浇一遍透水;苗床管理是在苗床土壤湿度要保持在80%以上,根据天气情况,每隔4—5天浇一次透水,一般经过25天,插条上开始生出根系,要进行苗床期的第一次打顶,剪掉顶芽,促进形成分枝,在移栽前2—3天,进行苗床期第二次打顶。。

5、可选的,所述移栽技术的具体加工流程为:首先,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施肥,尽早移栽,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然后,开挖好排水墒沟,每10—15m一条横墒,每2—3m一条顺墒,横墒、顺墒、边墒条条相通,最后,单株移栽,移栽后立即浇定植水。

6、可选的,所述肥料管理的具体加工流程为:金丝黄菊在施肥采用追肥和喷施叶面肥,追肥以化肥为主,前期适合用磷酸一铵,后期适合用尿素。

7、可选的,所述摘心打顶的具体加工流程为:首先,金丝黄菊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打顶,除了苗床阶段打顶两次外,大田生长期间一般还要打顶2—3次,然后,一般中熟品种2次,晚熟品种3次,打顶时间根据田间菊花长势而定,一般在7月初、7月下旬、8月中旬进行,最后,打顶时人工或采用机械除掉顶芽即可。

8、可选的,所述病虫害防治的具体加工流程为:采用农业方法、生物方法和物理方法对栽培地进行防虫害管理。

9、可选的,所述金丝黄菊加工的具体加工流程为:首先,将采摘后的金丝黄菊放入设置有漏水孔的甩干桶的内部,再将甩干桶放入甩水装置的内部,此时甩水装置内壁的底面安装有输出轴,输出轴的上端与甩干桶的底部活动卡接,输出轴的下端连接有位于甩干装置底部的旋转电机,通过旋转电机的开启带动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甩干桶的旋转,此时放入甩干桶内部的金丝黄菊便可脱水,然后,在金丝黄菊的脱水过程中,盖上脱水装置的顶盖,脱水装置的顶盖的底部安装有刮板,甩干桶的旋转与刮板接触后,刮板可将挂壁的金丝黄菊刮下,最后,将金丝黄菊初始阶段的烘干温度设置为30—40摄氏度,时间设置为4个小时,温度控制为55%;金丝黄菊第二阶段的烘干温度设置为45—55摄氏度,时间设置为16个小时,温度控制为28%;金丝黄菊第三阶段的烘干温度设置为58—65摄氏度,时间设置为2个小时,温度控制为15%。

10、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通过金丝黄菊采摘、金丝黄菊加工、栽培地管理和移栽技术之间的配合,利用金丝黄菊加工中的甩干桶的设置,实现了对金丝黄菊的收纳作用,有效地解决了金丝黄菊烘干后需要从甩水装置内部捞出的问题,采用输出轴与甩干桶的分离方式,可将甩干桶从甩水装置的内部整体的取出,替代了工作人员将金丝黄菊从甩干桶内部捞出的步骤,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12、2、该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通过金丝黄菊采摘、金丝黄菊加工、采收和加工之间的配合,利用甩干装置内部刮板的设置,实现了刮板与甩干桶的接触作用,有效地解决了金丝黄菊挂壁的问题,采用刮板将金丝黄菊从甩干桶内壁刮下的方式,避免了金丝黄菊依附在甩干桶的内壁导致漏水孔被堵塞,从而提高了金丝黄菊的脱水效果。

13、3、该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通过采收和加工、金丝黄菊加工、栽培地管理之间的配合,利用采收和加工中分为三个阶段的烘干作用,有效地解决了金丝黄菊烘干不均的问题,采用金丝黄菊分阶段方式的烘干,使得金丝黄菊得到充分的脱水和烘干,从而避免了金丝黄菊由于存在一定的水量导致生霉的现象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方法包括有准备工作、移栽技术、栽培地管理、采收和加工,所述准备工作是由选地准备和育苗准备组成,所述育苗准备包括育苗方式、越冬母苗管理、育苗田准备、扦插育苗、苗床管理,所述移栽技术包括整理土地、开挖排水、及时种植,所述栽培地管理通过中耕除草、差苗补缺、肥料管理、摘心打顶、病虫害防治构成,所述采收和加工包括金丝黄菊采摘、金丝黄菊加工,所述金丝黄菊加工采用甩水装置对采摘后的金丝黄菊的脱水烘干,且甩水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清理挂壁金丝黄菊的刮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地准备的具体加工流程为:金丝黄菊选地时应注意需选择砂质土壤,且土壤要求有机质含量较高、具有良好的透气排水能力,选地还应该注意所选砂质土壤的ph值,一般ph值6.3—6.6左右为最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准备的具体加工流程为:金丝黄菊的育苗方式主要有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越冬母苗管理是在菊花收获完毕,选择无病、健壮、便于管理的田块作为母苗田,并且,越冬期间保留地上茎秆,在母苗上覆盖遮阳网、塑料膜或者稻草等防寒物;育苗田准备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便于管理,避风向阳;扦插育苗是在3月底4月初,在菊花幼苗高度达到20cm时,开始扦插育苗,挑选茎秆粗壮、叶片肥硕、没有病害的枝条,剪取10cm作为插条,去掉下部5—6cm的叶片,保留上部叶片,修剪好的插条尽快扦插,扦插时,先用插刀插入土中5—6cm,前后摇动形成上宽下窄的槽沟,向沟内浇水,然后立即将事先准备好的插条逐棵插入槽沟,株距5cm左右,入土深度5cm左右,然后将槽沟压实,扦插行距10cm左右,整个苗床扦插完毕后,在苗床表面再浇一遍透水;苗床管理是在苗床土壤湿度要保持在80%以上,根据天气情况,每隔4—5天浇一次透水,一般经过25天,插条上开始生出根系,要进行苗床期的第一次打顶,剪掉顶芽,促进形成分枝,在移栽前2—3天,进行苗床期第二次打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技术的具体加工流程为:首先,小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施肥,尽早移栽,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然后,开挖好排水墒沟,每10—15m一条横墒,每2—3m一条顺墒,横墒、顺墒、边墒条条相通,最后,单株移栽,移栽后立即浇定植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管理的具体加工流程为:金丝黄菊在施肥采用追肥和喷施叶面肥,追肥以化肥为主,前期适合用磷酸一铵,后期适合用尿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摘心打顶的具体加工流程为:首先,金丝黄菊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打顶,除了苗床阶段打顶两次外,大田生长期间一般还要打顶2—3次,然后,一般中熟品种2次,晚熟品种3次,打顶时间根据田间菊花长势而定,一般在7月初、7月下旬、8月中旬进行,最后,打顶时人工或采用机械除掉顶芽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虫害防治的具体加工流程为:采用农业方法、生物方法和物理方法对栽培地进行防虫害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丝黄菊加工的具体加工流程为:首先,将采摘后的金丝黄菊放入设置有漏水孔的甩干桶的内部,再将甩干桶放入甩水装置的内部,此时甩水装置内壁的底面安装有输出轴,输出轴的上端与甩干桶的底部活动卡接,输出轴的下端连接有位于甩干装置底部的旋转电机,通过旋转电机的开启带动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甩干桶的旋转,此时放入甩干桶内部的金丝黄菊便可脱水,然后,在金丝黄菊的脱水过程中,盖上脱水装置的顶盖,脱水装置的顶盖的底部安装有刮板,甩干桶的旋转与刮板接触后,刮板可将挂壁的金丝黄菊刮下,最后,将金丝黄菊初始阶段的烘干温度设置为30—40摄氏度,时间设置为4个小时,温度控制为55%;金丝黄菊第二阶段的烘干温度设置为45—55摄氏度,时间设置为16个小时,温度控制为28%;金丝黄菊第三阶段的烘干温度设置为58—65摄氏度,时间设置为2个小时,温度控制为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有准备工作、移栽技术、栽培地管理、采收和加工,所述准备工作是由选地准备和育苗准备组成,所述育苗准备包括育苗方式、越冬母苗管理、育苗田准备、扦插育苗、苗床管理,所述移栽技术包括整理土地、开挖排水、及时种植。该金丝皇菊的栽培方法,通过金丝黄菊采摘、金丝黄菊加工、采收和加工之间的配合,利用甩干装置内部刮板的设置,实现了刮板与甩干桶的接触作用,有效地解决了金丝黄菊挂壁的问题,采用刮板将金丝黄菊从甩干桶内壁刮下的方式,避免了金丝黄菊依附在甩干桶的内壁导致漏水孔被堵塞,从而提高了金丝黄菊的脱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罗艳云,罗小凡,罗小倩,刘洪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阳市南岳康乐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