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装置

文档序号:36495181发布日期:2023-12-27 10:5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装置

本发明涉及农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玉米中耕时,经常配合播种绿肥作物,主要绿肥作物包括草木樨、紫云英、田菁、紫花苜蓿等,玉米套种绿肥作物的栽培措施,不仅能够增加产量,同时还能够减少病害的发生,玉米套种绿肥作物过程中必须集中耕、除草、施肥、播种绿肥作物于一体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玉米套种绿肥作物必须解决以下问题,第一,为了提高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作物的使用效率,必须适应不同玉米的行距,能够根据玉米的行距随时调整中耕的距离,第二,绿肥作物播种应该合理密植并控制绿肥作物的种植面积,既增加绿肥作物的种植面积又避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在玉米行距改变时,绿肥作物播种的行距也应该随玉米的行距而调整,第三,播种绿肥作物前,为了避免杂草影响绿的生长,应该将杂草除掉,第四,为了玉米和绿肥作物的生长,中耕时应该施加一定的肥料,施肥时要根据玉米的根系、绿肥作物播种的深度、玉米的行距控制施肥的深度和宽度,玉米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的10-20厘米,因此,中耕施肥的深度也应该在这个范围内,如果施肥过深,可能会伤害到玉米的根系,影响玉米的生长;如果施肥过浅,又可能无法为玉米提供足够的营养又会烧伤绿肥作物的种子,为了玉米和绿肥作物都能得到合理的营养,施肥的宽度应该根据玉米的行距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中耕、施肥、播种距离随玉米行距改变而变化,既增加绿肥作物的种植面积又避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施肥和绿肥作物深度可控,既保证玉米和绿肥作物生长的营养又不会伤害玉米的根系和烧伤绿肥作物的种子的一种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装置。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前侧的调距装置、安装在机架下部的多个除草装置和多个下料架,所述调距装置包括转动连接机架的调距轴和一号花键轴,滑动连接调距轴和一号花键轴的一组调距座,每个调距座滑动连接匀料板和一组驱动杆,每组驱动杆分别控制除草装置和下料架间距。

4、所述机架前侧设有前槽,前槽后侧设有后槽,后槽两侧设有对称的两个轴承座,轴承座端面上部设有上孔,上孔下部设有下孔,其中一侧上孔外侧设有侧轴承座,前槽下部外侧设有底板,底板端面设有一组驱动销,机架后侧设有两个料斗,每个料斗下部两侧设有料斗侧孔,每个料斗底部设有一组下料斗,每个下料斗内部设有一组出料口,一组下料斗侧面设有贯穿下料斗的下料轴孔,机架下部两侧设有对称的侧板,侧板端面设有侧板孔,两个料斗下部的下料斗之间设有底滑槽。

5、有益效果

6、本发明机动车牵引本装置前行时,两个下料轴被带动转动,下料轴转动时,前侧料斗中的肥料在前侧下料槽的带动下从对应的出料口中落到下部的下肥口中,下肥口下部从土壤中划过,肥料落入土壤中,从后侧料斗中的肥料在前侧下料槽的带动下从对应的出料口中落到下部的下种口中,下种口从土壤中划过,绿肥作物种子落入土壤中,下肥口的长度大于下种口的长度,肥料在土壤中的深度大于绿肥作物播种的深度,施肥和绿肥作物深度可控,既保证玉米和绿肥作物生长的营养又不会伤害玉米的根系和烧伤绿肥作物的种子。

7、本发明一组驱动杆的间距跟随一组调距座的间距同步变大和变小,一组驱动杆等距变化带动一组除草装置和一组下料架同步等距变大和变小,中耕、施肥、播种距离随玉米行距改变而变化,既增加绿肥作物的种植面积又避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技术特征:

1.一种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装置,其特征是: 包括机架(110)、安装在机架(110)前侧的调距装置(200)、安装在机架(110)下部的多个除草装置(300)和多个下料架(150),所述调距装置(200)包括转动连接机架(110)的调距轴(240)和一号花键轴(250),滑动连接调距轴(240)和一号花键轴(250)的一组调距座(210),每个调距座(210)滑动连接匀料板(220)和一组驱动杆(230),每组驱动杆(230)分别控制除草装置(300)和下料架(150)间距;所述机架(110)前侧设有前槽(111),前槽(111)后侧设有后槽(112),后槽(112)两侧设有对称的两个轴承座(113),轴承座(113)端面上部设有上孔(114),上孔(114)下部设有下孔(116),上孔(114)外侧设有侧轴承座(115),前槽(111)下部外侧设有底板(122),底板(122)端面设有一组驱动销(123),机架(110)后侧设有两个料斗(117),每个料斗(117)下部两侧设有料斗侧孔(118),每个料斗(117)底部设有一组下料斗(125),每个下料斗(125)内部设有一组出料口(127),一组下料斗(125)侧面设有贯穿下料斗(125)的下料轴孔(126),机架(110)下部两侧设有对称的侧板(119),侧板(119)端面设有侧板孔(121),两个料斗(117)下部的下料斗(125)之间设有底滑槽(1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装置,其特征是:两侧轴承座(113)上部的上孔(114)转动连接调距轴(240),调距轴(240)一侧固定连接涡轮(260),涡轮(260)和蜗杆(270)相互啮合,蜗杆(270)转动连接轴承座(113)侧面的侧轴承座(115),上孔(114)下部的下孔(116)转动连接一号花键轴(250);所述调距轴(240)中间设有调距轴中槽(241),调距轴中槽(241)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一组变螺距的调距轴侧槽(2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距轴(240)和一号花键轴(250)之间设有一组调距座(210),每个调距座(210)从机架(110)下部穿过后槽(112),每个调距座(210)上部设有调距接头(211),调距接头(211)侧面的调距销(213)滑动连接一号花键轴(250),调距接头(211)上部的调距花键孔(212)分别滑动连接调距轴中槽(241)和两侧的调距轴侧槽(2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距座(210)侧面设有对称的两个调距侧板滑槽(217),调距侧板滑槽(217)上部设有调距座上槽(214),每个调距座(210)中间设有匀料板(220),每个匀料板(220)从调距座(210)下部穿过调距座上槽(214)和机架(110)前侧的前槽(111),每个匀料板(220)后侧的两个匀料板滑块(222)滑动连接两侧的调距侧板滑槽(217),每个匀料板(220)上部的匀料板斜槽(221)滑动连接对应的驱动销(1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匀料板(220)端面设有匀料板中槽(223),匀料板中槽(223)两侧设有对称的一组匀料板边槽(224);所述调距座(210)和匀料板(220)之间分别设有一组驱动杆(230),一组驱动杆(230)上部的驱动杆滑块(231)滑动连接调距座(210)下部的调距座下滑槽(215),一组驱动杆(230)后侧的驱动杆销(232)滑动连接对应的匀料板中槽(223)和两侧的匀料板边槽(2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10)下部的侧板孔(121)转动连接二号花键(160),二号花键(160)上部滑动连接一组除草装置(300),每个除草装置(300)包括除草座(310)和连接在除草座(310)外侧的一组弧形的刀片(320),每个除草座(310)中间的除草座花键孔(311)滑动连接二号花键(160),每个除草座(310)侧面的除草座环(312)卡在对应的刀片(320)下部的驱动杆下槽(233)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料斗(117)下部的料斗侧孔(118)转动连接下料轴(140),下料轴(140)动力来自牵引机动车,下料轴(140)穿过料斗(117)下部的下料轴孔(126),下料轴(140)中间均匀设有一组下料槽(141),每个下料槽(141)和一个料斗(117)底部的下料斗(125)相适配,前侧的料斗(117)装有肥料,后侧的料斗(117)中装有绿肥作物种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料斗(125)下部设有一组出料口(127),前侧出料口(127)下部的下料斗(125)通过软管连接下料架(150)前侧的下肥口(152),后侧出料口(127)下部的下料斗(125)通过软管连接下料架(150)后侧的下种口(153),下料架(150)上部的下料架滑块(151)滑动连接(120)下部的底滑槽(124),每个下料架(150)卡在对应的驱动杆(230)后侧的驱动杆前槽(234)中;所述下肥口(152)的长度大于下种口(153)的长度。


技术总结
一种玉米中耕行间播种绿肥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前侧的调距装置、安装在机架下部的多个除草装置和多个下料架,所述调距装置包括转动连接机架的调距轴和一号花键轴,滑动连接调距轴和一号花键轴的一组调距座,每个调距座滑动连接匀料板和一组驱动杆,每组驱动杆分别控制除草装置和下料架间距,本装置集中耕、除草、施肥、播种绿肥作物于一体,中耕、施肥、播种距离随玉米行距改变而变化,既增加绿肥作物的种植面积又避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施肥和绿肥作物深度可控,既保证玉米和绿肥作物生长的营养又不会伤害玉米的根系和烧伤绿肥作物的种子。

技术研发人员:侯国强,杨忠良,钱春荣,姚宏亮,吕国依,董文军,于洋,郝玉波,宫秀杰,姜宇博,张艺腾,杨贤莉,李梁,夏天舒,刘海英,孙兵,王彤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