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用营养生态棒、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24619发布日期:2024-03-25 19:1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用营养生态棒、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边坡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用营养生态棒、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矿山开采矿石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持续的增加,加之前期对矿石长期无序开采,最终导致矿山的生态环境遭到恶劣的破坏,造成矿山诸多的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严重的人为自然灾害。因此,针对矿山露天采场、排土场边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当前社会及企业严重关注的问题。矿山露天采场、排土场边坡往往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点危险源,如果处置不当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矿山周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如何合理规范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有效评价露天矿采场、排土场边坡整体稳定性能及生产环保的修复工程,为采场、排土场边坡治理措施提供依据,设计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生态环保修复方案最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矿山安全隐患重要问题之一,更是人与环境、社会、环保、生态平衡促进企业和谐发展首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用营养生态棒、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通过在边坡按序设置孔洞,在孔洞内设置营养生态棒,并配套相应的浇灌设施,能够快速在边坡上形成植物生长绿化带,提高边坡的绿化效果,减少因采场因无序开采导致的环境恶劣,以及人为自然灾害的发生。

2、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本发明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用营养生态棒,所述营养生态棒包括圆柱状的可降解外壳,所述可降解外壳外侧设置有无纺生态网格布,所述无纺生态网格布与可降解外壳之间竖向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均设有若干输液管滴孔,所述输液管上连接有延伸至无纺生态网格布外侧的输液连接管,所述输液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管道接头,所述可降解外壳内侧设置有由上下设置的有机肥和营养土形成的有机营养土,所述有机营养土内设置有生态作物。

4、优选地,所述无纺生态网格布通过若干可降解卡箍设置于所述可降解外壳外侧。

5、优选地,所述营养生态棒直径200mm~350mm,高度300mm~400mm。

6、优选地,所述可降解外壳由环保材质的纸板制成。

7、优选地,:所述生态作物为种子或苗木。

8、本发明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它包括由若干边坡平台和坡面构成的边坡,所述边坡顶部为顶部平台,底部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上通过管道连接有集水池,所述边坡沿其倾斜面自上而下开挖有多个“o”型槽孔以及在“o”型槽孔周边设置有管网,各所述“o”型槽孔内分别设置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营养生态棒,所述顶部平台两侧分别设置有营养液容器和蓄水池,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输水管与蓄水池连接,所述蓄水池与营养液容器分别通过连接管共同连接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与管网相连接,所述管网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管道接头,每个所述营养生态棒的第二管道接头与相近的一个第一管道接头相连接。

9、优选地,所述“o”型槽孔在边坡上自上而下呈多排设置,每排各“o”型槽孔均匀设置,相邻“o”型槽孔间距300mm~500mm,各“o”型槽孔的直径200mm~350mm,深度300mm~400mm。

10、优选地,相邻两排的所述“o”型槽孔错位设置。

11、优选地,所述管网通过多个支撑架设置于边坡上。

12、本发明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方法,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实现,其步骤如下:

13、s1、首先测量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的实际尺寸,并根据所测量尺寸确定各排“o”型槽孔的位置;

14、s2、根据各“o”型槽孔的确定位置在边坡进行开设,在边坡的顶部平台设置蓄水池与营养液容器,在边坡底部设置有排水沟和集水池,在边坡倾斜面上设置管网,将蓄水池和营养液容器通过连接管及换向阀连接,将管网与换向阀相连,在集水池内设置水泵并通过输水管与蓄水池连接;

15、s3、在各“o”型槽孔内设置营养生态棒,并将营养生态棒上的第二管道接头通过管道与管网上的第一管道接头相连;

16、s4、在营养液容器内注入营养液,在蓄水池内注满水,通过控制换向阀即可控制营养液或水对各营养生态棒进行浇灌。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用营养生态棒、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所述的营养生态棒结构简洁、新颖、合理,通过可降解的环保纸制成的圆柱形外壳,便于有机营养土、生态作物的设置,同时外壳外侧设置生态无纺网格布后,便于输液管、输液连接管的设置,可降解外壳以及无纺布既透气,又透水,并能抗紫外钱,能够快速降解,使得生态作物快速扎根边坡并固土,使得边坡更加稳定;

19、(2)本发明所述的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系统配套其相应的修复方法,通过在边坡上自上而下设置多排o型槽孔并设置营养生态棒,设置浇灌设施可随时按需进行营养液和水的浇灌,各排o型槽孔错开设置,更加有效的提升固土效果,通过排水沟可将雨水收集至集水沟并输送至蓄水池,节约水资源。



技术特征:

1.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用营养生态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生态棒(17)包括圆柱状的可降解外壳(19),所述可降解外壳(19)外侧设置有无纺生态网格布(18),所述无纺生态网格布(18)与可降解外壳(19)之间竖向设置有输液管(23),所述输液管(23)上均设有若干输液管滴孔(24),所述输液管(23)上连接有延伸至无纺生态网格布(18)外侧的输液连接管(25),所述输液连接管(2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管道接头(26),所述可降解外壳(19)内侧设置有由上下设置的有机肥(20)和营养土(27)形成的有机营养土,所述有机营养土内设置有生态作物(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用营养生态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生态网格布(18)通过若干可降解卡箍(21)设置于所述可降解外壳(19)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用营养生态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生态棒(17)直径200mm~350mm,高度300mm~4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用营养生态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外壳(19)由环保材质的纸板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用营养生态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作物(22)为种子或苗木。

6.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若干边坡平台(2)和坡面(3)构成的边坡(1),所述边坡(1)顶部为顶部平台(4),底部设置有排水沟(6),所述排水沟(6)上通过管道连接有集水池(7),所述边坡(1)沿其倾斜面自上而下开挖有多个“o”型槽孔(5)以及在“o”型槽孔(5)周边设置有管网(14),各所述“o”型槽孔(5)内分别设置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生态棒(17),所述顶部平台(4)两侧分别设置有营养液容器(8)和蓄水池(9),所述集水池(7)内设置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通过输水管(11)与蓄水池(9)连接,所述蓄水池(9)与营养液容器(8)分别通过连接管(13)共同连接有换向阀(12),所述换向阀(12)与管网(14)相连接,所述管网(1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管道接头(15),每个所述营养生态棒(17)的第二管道接头(26)与相近的一个第一管道接头(15)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槽孔(5)在边坡(1)上自上而下呈多排设置,每排各“o”型槽孔(5)均匀设置,相邻“o”型槽孔(5)间距300mm~500mm,各“o”型槽孔(5)的直径200mm~350mm,深度300mm~4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的所述“o”型槽孔(5)错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14)通过多个支撑架(16)设置于边坡(1)上。

10.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实现,其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矿山采场、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系统,边坡顶部为顶部平台,底部设有排水沟,排水沟上连有集水池,边坡自上而下开挖有多个“O”型槽孔以及设在“O”型槽孔周边的管网,各“O”型槽孔内分别设有营养生态棒,顶部平台分别设有营养液容器和蓄水池,集水池内设有水泵,水泵通过输水管与蓄水池连接,蓄水池与营养液容器分别通过连接管共同连接有换向阀,换向阀与管网相连,管网上设有多个第一管道接头,每个营养生态棒的第二管道接头与相近一个第一管道接头相连。本发明通过在边坡按序设置孔洞并在孔洞内设置营养生态棒,再配套相应的浇灌设施,能够快速在边坡上形成植物生长绿化带,提高边坡的绿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黄克斌,胡迅,张先昂,李帅,何先文,安太平,杨昌斌,吴雅瑞,包亚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生态修复科技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