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增产种子包衣剂的配方及应用

文档序号:37084674发布日期:2024-02-20 21:4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豆增产种子包衣剂的配方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种子包衣剂,具体涉及一种大豆增产种子包衣剂的配方及应用。


背景技术:

0、技术背景

1、种子包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开发的一项促进农业增产丰收的高新技术,用种衣剂包过的种子播种后,能迅速吸水膨胀。随着种子内胚胎的逐渐发育以及幼苗的不断生长,种衣剂将含有的各种有效成分缓慢地释放,被种子幼苗逐步吸收到体内,从而达到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种子包衣已被列为我国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项目。

2、大豆( glycine max(l.) merr.)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高30-90厘米,大豆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包括一对托叶和一片小叶;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花期6-7月,果期7-9月。荚果肥大,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椭圆形、近球形,种皮光滑,有淡绿、黄等多中颜色。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40%。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3、目前我国80%以上的大豆消耗依赖进口。因此,开发一种提高大豆产量的种子包衣剂就显得尤为重要。

4、褪黑素(n-乙酰-5-甲氧基色胺)在从原核生物到高等植物的生物体中普遍存在,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各种胁迫应答中有重要作用。在植物中,褪黑素参与调控了诸多植物发育过程,如气孔运动、种子萌发、生长、开花、衰老和昼夜节律等。近年来,褪黑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被广泛研究,而以褪黑素为原料制作一个有利于生产的产品却是极少的。因此,本发明以褪黑素为原料,制作了一款大豆种子包衣剂,利用此包衣剂处理后的包衣大豆种子表现出大豆产量的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用以提升大豆品质,增加大豆产量。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提高大豆产量的种子包衣剂,所述包衣剂成分以重量份计为:蒸馏水45~55份、硫酸铵10~20份、磷酸二氢钾10~20份、杀虫剂10~20份、防腐剂0.2~0.7份、颜料1份、成膜剂3~8份,褪黑素25-200μmol/l制备而成。

4、优选的,所述包衣剂成分以重量份计为:蒸馏水50份,硫酸铵15份、磷酸二氢钾15份、杀虫剂15份、防腐剂0.5份、颜料1份、成膜剂5份,褪黑素25-100μmol/l制备而成。

5、进一步的,所述杀虫剂为噻虫嗪70%水分散粒剂。

6、进一步的,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钾。

7、进一步的,所述成膜剂为聚乙烯醇。

8、本发明还提供了包衣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取蒸馏水置于容器中,按照相应质量配比称量各组成成分,顺序依次加入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杀虫剂、防腐剂、颜料、成膜剂,每次加入新成分后均需一边搅拌一边在50℃水浴下超声,使其完全溶解,形成混合液;

10、s2:褪黑素先用甲醇溶解制备为母液,然后再加入到步骤s1形成的混合液中配置成含相应浓度褪黑素的包衣剂。

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上述包衣剂的大豆种子制备方法,步骤为将大豆和包衣剂按照每100粒种子用1ml包衣剂进行拌种,使每一粒种子表面都均匀的覆盖一层包衣剂。

12、最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种子的田间种植方法,按照播种深度5cm,每一穴播种3粒种子,穴与穴之间间隔为20cm,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为50cm进行种植;种植前按照每亩50kg肥料施一层底肥,采用滴灌的方式保持土壤有足够的水分。

13、本发明达到的技术效果为:

14、含有25、100和200μmol/l褪黑素大豆包衣的种子种植后比不含褪黑素大豆包衣的种子种植后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5.23%、29.60%、35.70%。

15、含有50和200μmol/l褪黑素大豆包衣的种子种植后比不含褪黑素大豆包衣的种子种植后的大豆根瘤数显著增多,均提高了54.1%。

16、含有25、50、100和200μmol/l褪黑素大豆包衣的种子种植后比不含褪黑素大豆包衣的种子种植后的亩产量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34.63%、35.24%、78.80%、71.71%。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提高大豆产量的种子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剂成分以重量份计为:蒸馏水45~55份、硫酸铵10~20份、磷酸二氢钾10~20份、杀虫剂10~20份、防腐剂0.2~0.7份、颜料1份、成膜剂3~8份,褪黑素25-200μmol/l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剂成分以重量份计为:蒸馏水50份,硫酸铵15份、磷酸二氢钾15份、杀虫剂15份、防腐剂0.5份、颜料1份、成膜剂5份,褪黑素25-100μmol/l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为噻虫嗪70%水分散粒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剂为聚乙烯醇。

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包衣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一种含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包衣剂的大豆种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大豆和包衣剂按照每100粒种子用1ml包衣剂进行拌种,使每一粒种子表面都均匀的覆盖一层包衣剂。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大豆种子的田间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播种深度5cm,每一穴播种3粒种子,穴与穴之间间隔为20cm,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为50cm进行种植;种植前按照每亩50kg肥料施一层底肥,采用滴灌的方式保持土壤有足够的水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种子包衣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增产种子包衣剂的配方及应用,所述包衣剂成分以重量份计为:蒸馏水45~55份,硫酸铵10~20份、磷酸二氢钾10~20份、杀虫剂10~20份、防腐剂0.2~0.7份、颜料1份、成膜剂3~8份,褪黑素25‑200μmol/L,本发明含褪黑素大豆包衣的种子种植后比不含褪黑素大豆包衣的种子种植后的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瘤数、产量均显著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奇,刘泽,代恒瑞,李容容,关淼,普晓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