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疫苗联合除草剂在防控小麦病害草害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75035发布日期:2024-03-01 12:2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植物疫苗联合除草剂在防控小麦病害草害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具体涉及植物疫苗联合除草剂在防控小麦病害草害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小麦是在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作物,我国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3.5亿亩左右。近些年来,在农村地区劳动力大量外出、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小麦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一般整个种植均以轻简化生产为主。麦田杂草繁盛会严重影响小麦生长,继而导致小麦减产,因而麦田施用除草剂是必要的。据湖北省植保站2020年统计数据,年用量超过50吨的小麦除草剂有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炔草酯等。

2、植物疫苗在小麦、水稻和油菜等作物中施用,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病性。例如中国专利cn 111543440a中提到了一种小麦增产防病的方法,以核盘菌弱毒株的发酵液对小麦种子进行引发,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病性。但由于小麦用种量较大,使用菌剂对小麦拌种会大大提高搬运的人工成本,单独使用喷雾处理也要额外消耗人力和时间。

3、为了提高小麦产量,现有技术尝试将除草剂和植物疫苗共同用于小麦种植,但是由于除草剂和植物疫苗选择不合理,使除草剂和植物疫苗混用可能会降低除草剂使用效果或微生物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植物疫苗联合除草剂在防控小麦病害草害中的应用,提高生防菌剂的使用频率,同时降低施药成本,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有效保留植物疫苗中菌株的活性,有效去除麦田杂草,提高小麦抗病性,使小麦增产。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植物疫苗联合除草剂在防控小麦病害草害中的应用,所述植物疫苗包括核盘菌菌剂;所述除草剂包括苯磺隆,或双氟磺草胺,或氯氟吡氧乙酸,或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或炔草酯或唑啉·炔草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所述应用的方式包括:将包括所述植物疫苗和除草剂的混合药剂施用于小麦。

5、优选的,所述植物疫苗中的菌丝浓度≥1×104cfu/ml;所述植物疫苗的用量为240~600ml/亩。

6、优选的,所述除草剂为苯磺隆时,所述苯磺隆为10wt.%可湿性粉剂,用量为9~19.5g/亩;所述除草剂为双氟磺草胺时,所述双氟磺草胺为50g/l乳油剂,用量为5~6ml/亩;所述除草剂为氯氟吡氧乙酸时,所述氯氟吡氧乙酸为20wt.%乳油剂,用量为50~70ml/亩;所述除草剂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时,所述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为200g/l乳油剂,用量为50~70ml/亩;所述除草剂为炔草酯时,所述炔草酯为15wt.%水乳剂,用量为20~40ml/亩;所述除草剂为唑啉·炔草酯时,所述唑啉·炔草酯为2.5wt.%唑啉·2.5wt.%炔草酯乳油剂,用量为60~100ml/亩;所述除草剂为氯氟吡氧乙酸和炔草酯时,所述氯氟吡氧乙酸为20wt.%乳油剂,用量为50~70ml/亩,所述炔草酯为15wt.%水乳剂,用量为20~40ml/亩;所述除草剂为双氟磺草胺和炔草酯时,所述双氟磺草胺为50g/l乳油剂,用量为5~6ml/亩,所述炔草酯为15wt.%水乳剂,用量为20~40ml/亩;所述除草剂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和炔草酯时,所述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为200g/l乳油剂,用量为50~70ml/亩,所述炔草酯为15wt.%水乳剂,用量为20~40ml/亩;所述除草剂为氯氟吡氧乙酸和唑啉·炔草酯时,所述氯氟吡氧乙酸为20wt.%乳油剂,用量为50~70ml/亩,所述唑啉·炔草酯为2.5wt.%唑啉·2.5wt.%炔草酯乳油剂,用量为60~100ml/亩。

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植物疫苗与小麦除草剂混合施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混合植物疫苗与小麦除草剂,现用现配,对麦田进行施药;

9、所述植物疫苗包括核盘菌菌剂,所述除草剂包括苯磺隆、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炔草酯和唑啉·炔草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所述植物疫苗的用量为240~600ml/亩;所述除草剂为苯磺隆时,所述苯磺隆为10wt.%可湿性粉剂,用量为9~19.5g/亩;所述除草剂为双氟磺草胺时,所述双氟磺草胺为50g/l乳油剂,用量为5~6ml/亩;所述除草剂为氯氟吡氧乙酸时,所述氯氟吡氧乙酸为20wt.%乳油剂,用量为50~70ml/亩;所述除草剂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时,所述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为200g/l乳油剂,用量为50~70ml/亩;所述除草剂为炔草酯时,所述炔草酯为15wt.%水乳剂,用量为20~40ml/亩;所述除草剂为唑啉·炔草酯时,所述唑啉·炔草酯为2.5wt.%唑啉·2.5wt.%炔草酯乳油剂,用量为60~100ml/亩;所述除草剂为氯氟吡氧乙酸和炔草酯时,所述氯氟吡氧乙酸为20wt.%乳油剂,用量为50~70ml/亩,所述炔草酯为15wt.%水乳剂,用量为20~40ml/亩;所述除草剂为双氟磺草胺和炔草酯时,所述双氟磺草胺为50g/l乳油剂,用量为5~6ml/亩,所述炔草酯为15wt.%水乳剂,用量为20~40ml/亩;所述除草剂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和炔草酯时,所述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为200g/l乳油剂,用量为50~70ml/亩,所述炔草酯为15wt.%水乳剂,用量为20~40ml/亩;所述除草剂为氯氟吡氧乙酸和唑啉·炔草酯时,所述氯氟吡氧乙酸为20wt.%乳油剂,用量为50~70ml/亩,所述唑啉·炔草酯为2.5wt.%唑啉·2.5wt.%炔草酯乳油剂,用量为60~100ml/亩。

11、优选的,所述施药的方式为喷施。

12、优选的,所述施药的频率为一次。

13、优选的,所述施药的时间为小麦三叶期以后,拔节期以前。

14、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了植物疫苗联合除草剂在防控小麦病害草害中的应用,其中植物疫苗包括核盘菌的菌剂,能够有效提高小麦抗病性,使小麦增产;除草剂包括苯磺隆,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炔草酯或唑啉·炔草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单独施用植物疫苗需要在种植过程增加一道工序,而喷施除草剂是小麦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本发明将特定的植物疫苗与除草剂混合,通过合理搭配植物疫苗与除草剂的种类,既有效保留了植物疫苗中菌株的活性,又确保了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一次施药即在去除杂草的同时提高小麦抗病性,进而提高产量;使操作轻简化,降低了施药成本,利于节本增效。



技术特征:

1.植物疫苗联合除草剂在防控小麦病害草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疫苗包括核盘菌菌剂,所述除草剂包括苯磺隆、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炔草酯和唑啉·炔草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疫苗中的菌丝浓度≥1×104cfu/ml;所述植物疫苗的用量为240~600ml/亩;

3.一种麦田植物疫苗与除草剂混合施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的方式为喷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的频率为一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的时间为小麦三叶期以后,拔节期以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疫苗联合除草剂在防控小麦病害草害中的应用,所述植物疫苗包括核盘菌的菌剂,除草剂包括苯磺隆、双氟黄草胺、氯氟吡氧乙酸、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炔草酯、唑啉·炔草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通过复配特定的植物疫苗与除草剂,简化了操作,节约了人工和时间成本,无需在田间对小麦分次施加植物疫苗和除草剂;一次施药即可同时达到促进植物生长、增强作物抗病性,去除田间杂草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姜道宏,唐清,孙永建,汤清益,孙华卫,王志顺,凌冬,张道荣,周芳菊,刘先斌,王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洪山实验室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