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早熟品种快速育种方法

文档序号:37517103发布日期:2024-04-01 14:2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铃薯早熟品种快速育种方法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早熟品种快速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1、一般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时间从杂交至等级完成需要12年左右;大大限制了马铃薯更新换代的速度,增加了育种成本。马铃薯选育如果像玉米水稻等利用海南的特殊环境进行加代则可以缩短育种年限,但这样利用北方与南方异地自然特殊环境形成的时空差异,存在物料运输成本高、人工投入精力大等问题,同样会大大增加了育种的投入成本。当前,一般马铃薯育种过程如下:亲本杂交的实生籽(第1年)→实生薯生产(第2年)→选种圃单株选择(第3年)→鉴定圃(第4年)→预备实验(第5年)→品种比较试验(第6-7年)→多年多点区试比较试验(第8-9年)→dus测试及等级(第10-11),共计11年往上。可见,目前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明显存在耗时较长的问题,有必要提供新的育种方法,加快育种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马铃薯早熟品种快速育种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马铃薯新品种选育耗时长以及利用南北方时空气候差别异地育种时成本高、人工投入精力大等不足。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马铃薯早熟品种快速育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3、s1.第一年的1至7月,在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的二高山育种基地,选择适合恩施地区的优质早熟品种作为杂交亲本进行杂交,获得实生籽;当年的8至12月,在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的低山试验基地,利用已获得的实生籽在温网棚内进行实生薯生产,每个实生籽生产5个种薯;

4、s2.第二年的1至7月,在二高山育种基地使用赤霉素浸泡s1收获的种薯打破休眠统一出苗,以恩施当地的早熟马铃薯品种为对照,采用间比法,进行五株鉴定圃试验,选择优良材料收获;当年的8-12月,用赤霉素浸泡收获的优良材料打破休眠,在低山试验基地进行预备实验,选择出优良品系;

5、s3.第三年的1至7月,在二高山育种基地对选择出的优良品系进行第一次品种比较试验,选出的优良品系在当年的8-12月于低山试验基地进行第二次品种比较试验,综合第一次品种比较试验和第二次品种比较试验的数据,选出优质品系;

6、s4.第四年的1至7月,在低山试验基地及省内不同生态条件的其他低海拔区域进行第一次多点区域比较试验,在当年的8-12月,再次在上述各区域进行第二次多点区域比较试验,综合两次多点区域比较试验,确定选出的优质品系适合的生态区;

7、s5.第五至六年,对选出的优质品系进行dus测试,开展品种登记。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有如下进一步的具体选择。

9、具体的,s1中选择适合恩施地区的优质早熟品种为早大白、新大坪、费乌瑞它、anemone、bintje、kardinal、katahdin、hb1105、hb2016256-16、hb1134-10、2015256-16、t58、7046—1、i—1035、根优5号、丽薯6号、克新5号、郑薯2号、呼薯5号、中薯5号、郑薯5号、兴佳2号、鄂马铃薯12号、中薯190、中薯580、中薯518、南中110和尤金中的任意两种。

10、具体的,s2五株鉴定圃试验选择优良品系时的评价指标选定为生育期、株型、薯形、肉色和芽眼。

11、具体的,s2中的预备实验中比较各无性系时考察的特性为生育期、抗病性、薯型和芽眼。

12、具体的,s3中进行第一次品种比较试验和第二次品种比较试验时评价指标选定为抗病性、干物质含量和产量稳定性。

13、具体的,s3中综合第一次品种比较试验和第二次品种比较试验的数据后选出的优质品系为1至2个。

14、具体的,s4中进行第一次多点区域比较试验和第二次多点区域比较试验时考察的特性为抗病性、干物质含量、产量、维生素含量、粗蛋白含量和还原糖含量。

15、具体的,s4中省内不同生态条件的其他低海拔区域选定在恩施州天池山、荆州和襄阳。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利用湖北恩施山区的特有立体环境,即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同时具备二高山育种基地和低山试验基地,其中在二高山育种基地一季播种春薯,一般生产时间为1-7月份,在低山地区可进行二季播种(春薯和秋薯两季),即春薯生产时间1-5月,秋薯8-12月,结合种薯催芽,进行马铃薯加代种植,可有效缩短5年育种时间,显著加速了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同时不用远距离(比如跨省)的转移物资和试验人员,也不需大范围的投入温网棚等设施农业,极大了节省了育种成本和人力投入。



技术特征:

1.一种马铃薯早熟品种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早熟品种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选择适合恩施地区的优质早熟品种为早大白、新大坪、费乌瑞它、anemone、bintje、kardinal、katahdin、hb1105、hb2016256-16、hb1134-10、2015256-16、t58、7046—1、i—1035、根优5号、丽薯6号、克新5号、郑薯2号、呼薯5号、中薯5号、郑薯5号、兴佳2号、鄂马铃薯12号、中薯190、中薯580、中薯518、南中110和尤金中的任意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早熟品种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五株鉴定圃试验选择优良品系时的评价指标选定为生育期、株型、薯形、肉色和芽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早熟品种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的预备实验中比较各无性系时考察的特性为生育期、抗病性、薯型和芽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早熟品种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进行第一次品种比较试验和第二次品种比较试验时评价指标选定为抗病性、干物质含量和产量稳定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早熟品种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综合第一次品种比较试验和第二次品种比较试验的数据后选出的优质品系为1至2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早熟品种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进行第一次多点区域比较试验和第二次多点区域比较试验时考察的特性为抗病性、干物质含量、产量、维生素含量、粗蛋白含量和还原糖含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早熟品种快速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省内不同生态条件的其他低海拔区域选定在恩施州天池山、荆州和襄阳。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早熟品种快速育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第一年的春夏季,在二高山育种基地,选择优质早熟品种进行杂交,获得实生籽;当年的秋冬季,在低山试验基地进行实生薯生产;S2.第二年的春夏季,在二高山育种基地使种薯统一出苗,进行鉴定圃试验;当年的秋冬季,在低山试验基地进行预备实验;S3.第三年的春夏季和秋冬季,对应在二高山育种基地和低山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S4.第四年春夏季和秋冬季进行多点区域比较试验;S5.第五至六年,进行DUS测试。优点为,利用湖北恩施山区的特有立体环境,在二高山育种基地一季播种春薯,在低山地区进行二季播种(春薯和秋薯),结合种薯催芽,进行马铃薯加代种植,可有效缩短5年育种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闫雷,张远学,邹莹,沈艳芬,肖春芳,高剑华,宋威武,王甄,杨国才,陈火云,张等宏,郝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