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754997发布日期:2024-04-25 10:41阅读:8来源:国知局
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海洋工程结构,尤其涉及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海洋养殖是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养殖网箱进行水产养殖具有投资少、产量高、可机动以及见效快等特点。

2、相关技术中的网箱,大多是通过锚泊实现悬停固定,但是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容易发生锚绳断裂、走锚等事故,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实现了养殖网箱和风电单桩的结合,可以直接利用风电给养殖网箱供电,使得养殖网箱的能源供应更加的便捷、安全和环保,还提高了养殖网箱在海中的稳定性,可以避免锚绳断裂、走锚等事故的发生。

2、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的施工方法。

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包括:

4、风电单桩,所述风电单桩的一端适于安装在海水中,所述风电单桩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风力发电装置;

5、网衣安装框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风电单桩,所述网衣安装框架用于安装网衣;

6、浮沉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风电单桩,所述浮沉件与所述网衣安装框架连接,所述浮沉件可在下沉状态和上浮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下沉状态,所述浮沉件适于带动所述网衣安装框架沿着所述风电单桩向下移动,在所述上浮状态,所述浮沉件适于带动所述网衣安装框架沿着所述风电单桩向上移动。

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将网衣安装在网衣安装框架上形成养殖网箱,而网衣安装框架连接于风电单桩,即养殖网箱安装在风电单桩上,进而实现了利用风电单桩对养殖网箱进行限位固定,实现了养殖网箱和风电单桩的结合,取消了锚泊部件的使用,可以避免锚绳断裂、走锚等事故的发生。浮沉件处于下沉状态时,浮沉件可以带动网衣安装框架向下移动,浮沉件处于上浮状态时,浮沉件可以带动网衣安装框架向上移动,也就是说,通过改变浮沉件的状态,可以使得养殖网箱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可以调节养殖网箱在水中的深度,满足不同的养殖需求。风电单桩的另一端连接有风力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可以利用海上的风能进行发电,由于养殖网箱就连接于风电单桩,进而可以直接利用风力发电装置给养殖网箱提供能源,即可以直接利用风电给养殖网箱供电,使得养殖网箱的能源供应更加的便捷、安全和环保。

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网衣安装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抱桩部件,所述框架本体通过撑杆与所述抱桩部件连接,所述抱桩部件位于所述框架本体的中心处,所述抱桩部件形成有抱桩腔,所述风电单桩穿设于所述抱桩腔,所述抱桩部件可相对于所述风电单桩移动。

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框架本体包括关于对称面互相对称的左半框架和右半框架,所述抱桩部件包括关于所述对称面互相对称的左半抱桩和右半抱桩,所述左半框架和所述右半框架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左半抱桩和所述右半抱桩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组件。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和第一连接件,所述左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左半框架,所述右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右半框架,所述左连接板设有第一左连接孔,所述右连接板设有第一右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适于穿设于所述第一左连接孔和所述第一右连接孔,以将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连接在一起。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左连接块、右连接块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左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左半抱桩,所述右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右半抱桩,所述左连接块设有第二左连接孔,所述右连接块设有第二右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适于穿设于所述第二左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右连接孔,以将所述左连接块和所述右连接块连接在一起。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左加劲板和右加劲板,所述左加劲板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块和所述左半抱桩,所述右加劲板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块和所述右半抱桩;和/或,

13、所述左半抱桩和所述右半抱桩均形成有弹性块,以使得所述左半抱桩和所述右半抱桩可形变。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包括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安装于所述网衣安装框架,所述清洁组件适于对所述网衣进行清洁;和/或,

15、所述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包括附属设施,所述附属设施设于所述风电单桩,所述附属设施高于水面。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清洁组件包括驱动件、移动带和清洁刷,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移动带连接,所述驱动件适于带动所述移动带移动,所述清洁刷安装于所述移动带,所述清洁刷的清洁面与所述网衣抵接。

1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和齿轮,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移动带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分别位于所述清洁组件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均适于和所述齿轮卡接。

18、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19、步骤s1:制作网衣安装框架;

20、步骤s2:在所述网衣安装框架处安装驱动件;

21、步骤s3:通过运输船将所述网衣安装框架运输至现场,然后利用起重船将所述网衣安装框架移动到风电单桩处,使得左半框架和右半框架合拢、左半抱桩和右半抱桩合拢,并使得所述风电单桩处于所述左半抱桩和所述右半抱桩之间;

22、步骤s4:将浮沉件吊装至所述风电单桩处,将所述浮沉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风电单桩,并使得所述浮沉件和所述网衣安装框架连接,以使得所述浮沉件可以带动所述网衣安装框架上下移动;

23、步骤s5:将网衣安装至所述网衣安装框架,以形成养殖网箱;

24、步骤s6:将移动带和清洁刷安装至所述网衣安装框架,将所述移动带和所述驱动件连接,将所述清洁刷和所述移动带连接,以使得所述驱动件可带动所述移动带移动,所述移动带可带动所述清洁刷移动;

25、步骤s7:利用所述网衣安装框架作为支撑进行附属设施施工。

26、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衣安装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抱桩部件,所述框架本体通过撑杆与所述抱桩部件连接,所述抱桩部件位于所述框架本体的中心处,所述抱桩部件形成有抱桩腔,所述风电单桩穿设于所述抱桩腔,所述抱桩部件可相对于所述风电单桩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包括关于对称面互相对称的左半框架和右半框架,所述抱桩部件包括关于所述对称面互相对称的左半抱桩和右半抱桩,所述左半框架和所述右半框架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左半抱桩和所述右半抱桩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项所述的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和第一连接件,所述左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左半框架,所述右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右半框架,所述左连接板设有第一左连接孔,所述右连接板设有第一右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适于穿设于所述第一左连接孔和所述第一右连接孔,以将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左连接块、右连接块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左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左半抱桩,所述右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右半抱桩,所述左连接块设有第二左连接孔,所述右连接块设有第二右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适于穿设于所述第二左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右连接孔,以将所述左连接块和所述右连接块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左加劲板和右加劲板,所述左加劲板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块和所述左半抱桩,所述右加劲板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块和所述右半抱桩;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包括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安装于所述网衣安装框架,所述清洁组件适于对所述网衣进行清洁;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包括驱动件、移动带和清洁刷,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移动带连接,所述驱动件适于带动所述移动带移动,所述清洁刷安装于所述移动带,所述清洁刷的清洁面与所述网衣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和齿轮,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移动带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分别位于所述清洁组件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均适于和所述齿轮卡接。

10.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海洋工程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包括风电单桩,风电单桩的一端适于安装在海水中,风电单桩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风力发电装置;网衣安装框架,可移动连接于风电单桩,网衣安装框架用于安装网衣;浮沉件,可移动连接于风电单桩,浮沉件与网衣安装框架连接,浮沉件可在下沉状态和上浮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下沉状态,浮沉件适于带动网衣安装框架向下移动,在上浮状态,浮沉件适于带动网衣安装框架向上移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海上风电单桩的网箱结构,实现了养殖网箱和风电单桩的结合,提高了养殖网箱在海中的稳定性,可以避免锚绳断裂、走锚等事故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李业勋,王炜霞,邱松,王衔,傅一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