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及供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17965发布日期:2024-02-22 21:1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及供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核电热能利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及供能方法。


背景技术:

1、农业大棚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在严寒地区受冬季气温影响很大,供热是限制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加热方式一般采用锅炉,即采用煤炭、石油或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来提供热量,造成升温成本急剧上升,且严重污染环境,不符合基本国策要求。

2、一般蔬菜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8℃~35℃,单一的日光大棚难以保证蔬菜生长所需的温度,且不稳定,而传统的锅炉加热方式存在高能耗、低环保等问题。

3、基于此,本申请发明人提出一种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及供能方法,以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农业大棚供热稳定性差、成本高以及易造成污染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及供能方法。

2、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

4、核电站循环水系统,用于产生余热;

5、传输机构,用于将所述余热进行传输;

6、农业系统,包括换热机构和至少一个待供热单元,所述换热机构用于与所述余热进行换热并将换热后得到的热量传输至所述待供热单元。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输机构包括汽轮机、凝汽器、循环水系统以及热泵系统;

8、所述汽轮机用于抽取所述余热中的热蒸汽,所述凝汽器用于将所述热蒸汽转换为热水,所述循环水系统用于传输所述热水至所述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用于将所述热水进行升温,升温后的热水与所述换热机构进行换热。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一所述核电站循环水系统对应至少一个所述待供热单元。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农业系统上游设有换热站,每一所述待供热单元与所述换热站独立连接。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待供热单元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待供热单元内的温度值;

12、所述换热站内设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值以用于提高或者降低输入至所述待供热单元侧的余热温度。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输机构上游和下游均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14、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确定余热传递过程中的流失量。

15、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供能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16、确定每一待供热单元的供热温度;

17、接收所述待供热单元的所述供热温度值,并将余热对应换热调整至所述供热温度值。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待换热单元之间各自独立控制。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20、将待供热单元的换热管道埋于地表下和/或设于空中布置;其中,埋于地表下和设于空中的所述换热管道单独控制。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22、每一待供热单元的换热管道首尾循环连接。

23、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24、本发明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利用核电站循环水系统产生的余热作为热源,可以满足对农业系统的持续供热,减少了热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且稳定性更强。

25、以核能作为农业系统的热源,可以持续稳定地为农业系统提供热量,进而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26、本发明可回收核电站循环水系统产生的低品位余热,减少温排水的排放,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汽轮机、凝汽器、循环水系统以及热泵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核电站循环水系统对应至少一个所述待供热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系统上游设有换热站,每一所述待供热单元与所述换热站独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供热单元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待供热单元内的温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上游和下游均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7.一种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供能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供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待换热单元之间各自独立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供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供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及农业供能方法,农业系统包括核电站循环水系统、传输机构及农业系统,核电站循环水系统用于产生余热;传输机构用于将余热进行传输;农业系统包括换热机构和至少一个待供热单元,换热机构用于与余热进行换热并将换热后得到的热量传输至待供热单元。本发明基于核电供能的农业系统,利用核电站循环水系统产生的余热作为热源,可以满足对农业系统的持续供热,减少了热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且稳定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理,王晨晨,王震,刘伟华,姜旭东,桂璐廷,顾先青,张晋,纪腾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