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卡式声光双报警海竿铃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6125发布日期:2023-05-17 18:24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卡式声光双报警海竿铃铛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垂钓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卡式声光双报警海竿铃铛。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鱼钓大多都是由鱼竿、鱼线、浮标和鱼钩组成,高档一点的鱼钓还具有收线装置,当鱼上钩时,需要观察浮标的动静,当浮标沉入水中时,便知道有鱼上钩,但在大风或大浪的环境下,是很难辨认浮标是否被鱼咬钩造成的浮动,因此,现有的这种鱼钓不能让垂钓者第一时间知道鱼是否上钩,钓鱼的上钩率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卡式声光双报警海竿铃铛,解决在天候不佳的状况难以轻易察觉出浮标的位置,不能让垂钓者第一时间知道鱼是否上钩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桥卡式声光双报警海竿铃铛,包括卡座,所述卡座的上方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有铃铛,所述卡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卡接竿稍的卡槽,所述卡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簧,所述第一卡簧卡住所述竿稍的下部,所述卡座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卡簧和第三卡簧,所述第二卡簧和所述第三卡簧卡在所述竿稍顶端的导环的支架处,所述卡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卡簧和所述第三卡簧的上方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内插接有发光部件。

4、进一步的,所述卡座的顶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底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弹性连接件的顶端连接有所述铃铛。

5、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6、再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簧或弹片。

7、再进一步的,所述卡座上且位于所述插孔和所述卡槽之间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卡簧、所述第二卡簧、所述第三卡簧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

8、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簧远离所述卡座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头。

9、再进一步的,所述发光部件为竿稍灯或通用夜光棒。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1、本实用新型竿稍卡接在卡座上,通过第一卡簧、第二卡簧、第三卡簧三个卡簧形成三个接触点,保证竿稍不会旋转,不会滑动,不易缠线;卡座的上方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有铃铛,利用铃铛发出的声音提醒垂钓者;卡座的侧面插接有发光部件,利用发光部件发光提醒垂钓者;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方便,利用声、光信号进行双报警,能让垂钓者第一时间知道鱼是否上钩,使用方便,灵敏度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桥卡式声光双报警海竿铃铛,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所述卡座的上方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有铃铛,所述卡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卡接竿稍的卡槽,所述卡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簧,所述第一卡簧卡住所述竿稍的下部,所述卡座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卡簧和第三卡簧,所述第二卡簧和所述第三卡簧卡在所述竿稍顶端的导环的支架处,所述卡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卡簧和所述第三卡簧的上方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内插接有发光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卡式声光双报警海竿铃铛,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的顶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底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弹性连接件的顶端连接有所述铃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卡式声光双报警海竿铃铛,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卡式声光双报警海竿铃铛,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簧或弹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卡式声光双报警海竿铃铛,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上且位于所述插孔和所述卡槽之间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卡簧、所述第二卡簧、所述第三卡簧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卡式声光双报警海竿铃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簧远离所述卡座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卡式声光双报警海竿铃铛,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件为竿稍灯或通用夜光棒。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桥卡式声光双报警海竿铃铛,涉及垂钓用品领域,包括卡座,卡座的上方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有铃铛,卡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卡接竿稍的卡槽,卡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簧,第一卡簧卡住竿稍的下部,卡座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卡簧和第三卡簧,第二卡簧和第三卡簧卡在竿稍顶端的导环的支架处,卡座上且位于第二卡簧和第三卡簧的上方设置有插孔,插孔内插接有发光部件。本技术竿稍卡接在卡座上,通过第一卡簧、第二卡簧、第三卡簧三个卡簧形成三个接触点,保证竿稍不会旋转,不会滑动,不易缠线;卡座的上方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有铃铛,卡座的侧面插接有发光部件,利用声、光信号进行双报警,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肖彦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肖彦明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