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陷阱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9104发布日期:2023-08-20 11:5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陷阱笼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陷阱笼,尤其涉及一种陷阱笼。


背景技术:

1、陷阱笼,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诱捕的一类笼体结构,尤其在蟑螂、老鼠等动物诱捕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捕捉效果,但是目前的陷阱笼在使用过程中,其整体呈现为镂空的架体结构,底部是不带有相应的防滑结构的,而陷阱笼在进行诱捕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碰撞,导致笼体发生移位,偏离既定的捕获位置,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陷阱笼。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陷阱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笼门,所述笼门的两端与笼体的连接处对称设置有到强度扭簧,所述笼体的内部设置有诱捕板,所述笼体和笼门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辅助杆和连接杆,所述辅助杆与诱捕板相连接,所述笼体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防滑板,所述笼体的下表面位于防滑板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防滑板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顶端安装有橡胶圆球,所述定位柱和橡胶圆球分别插设在定位孔和圆孔的内部。

3、为了方便后续防滑板地取下,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防滑板的两端均对称开设有缺口。

4、为了充分保证防滑板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防滑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凸条。

5、为了提高笼体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笼体远离笼门的一端对称设置有防护条,所述防护条的形状为l形。

6、为了提高笼体的移动携带效果,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笼体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内部开设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束紧带,两组所述束紧带的顶端外表面分别设置有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绒面,所述束紧带的底部安装有底块。

7、为了避免束紧带从矩形块中脱离,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束紧带的顶端安装有挡块。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该防滑板、定位孔、定位柱以及橡胶圆球等相关结构件,可以保证该陷阱笼在布置使用的过程中,位置不会轻易地发生偏移,确保陷阱笼处于既定的诱捕范围中,进而可以保证后续的诱捕效果,进一步提高陷阱笼的使用效果。

10、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该矩形块、束紧带、魔术贴毛面、魔术贴绒面以及底块等结构,可以在陷阱笼移动的过程中,利用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绒面的粘合作用,可以将两组束紧带连接在一起,进而方便工作人员提动着陷阱笼进行移动,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陷阱笼,包括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笼门(2),所述笼门(2)的两端与笼体(1)的连接处对称设置有到强度扭簧,所述笼体(1)的内部设置有诱捕板(3),所述笼体(1)和笼门(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辅助杆(13)和连接杆(12),所述辅助杆(13)与诱捕板(3)相连接,所述笼体(1)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防滑板(4),所述笼体(1)的下表面位于防滑板(4)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6),所述定位孔(6)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防滑板(4)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定位柱(7),所述定位柱(7)的顶端安装有橡胶圆球(8),所述定位柱(7)和橡胶圆球(8)分别插设在定位孔(6)和圆孔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陷阱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4)的两端均对称开设有缺口(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陷阱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4)的下表面安装有摩擦片(5),所述摩擦片(5)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凸条(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陷阱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远离笼门(2)的一端对称设置有防护条(11),所述防护条(11)的形状为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陷阱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矩形块(14),所述矩形块(14)的内部开设有中空槽,所述中空槽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束紧带(15),两组所述束紧带(15)的顶端外表面分别设置有魔术贴毛面(16)和魔术贴绒面(17),所述束紧带(15)的底部安装有底块(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陷阱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紧带(15)的顶端安装有挡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陷阱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陷阱笼,包括笼体,笼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笼门,笼门的两端与笼体的连接处对称设置有到强度扭簧,笼体的内部设置有诱捕板,笼体和笼门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辅助杆和连接杆,辅助杆与诱捕板相连接,笼体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防滑板,笼体的下表面位于防滑板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内部开设有圆孔,防滑板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定位柱,定位柱的顶端安装有橡胶圆球。本技术,通过设置该防滑板、定位孔、定位柱以及橡胶圆球等相关结构件,可以保证该陷阱笼在布置使用的过程中,位置不会轻易地发生偏移,确保陷阱笼处于既定的诱捕范围中,进而可以保证后续的诱捕效果,进一步提高陷阱笼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湘川,王文仓,黄日昌,李志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千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