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0901发布日期:2023-09-20 19:5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稻种植,具体为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


背景技术:

1、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稻是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中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北方各省均有栽种,种下主要分为2亚种,籼稻与粳稻,亚种下包括栽培品种极多,以成熟颖果入药,味甘,温,和中消食,健脾开胃,水稻种植成熟后需要用到收割装置,以对水稻颗粒进行收割。

2、如申请号为cn202020368311.4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该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带动连接杆使滑块在槽内滑动,滑块带动切割齿在固定齿的上方运动,通过切割齿与固定齿的配合对稻谷进行切割,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带动第四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轮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使第三传动轮带动第一传动带转动,使导向板推动切割的稻谷向装置的一方倾倒,方便切割后的稻谷收集,但是该实用新型,缺乏对水稻的烘干机构,由于水稻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水稻在收集上来后会有一部分潮湿稻粒,在存储时容易发生霉变,需要经过晒干处理,增加了种植人员的负担。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包括移动车,所述移动车的一侧固设有输送通道,且输送通道的底侧一体设置有收割槽,所述移动车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中心转轴,并且中心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收割刀片,所述输送通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贯穿至输送通道内部的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绞龙的外侧设置有输送框,且输送框上靠近移动车的一侧连通有导料框,所述移动车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且第二输送带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下方,所述移动车的内壁固设有导料板,且移动车的内底壁上设置有托框,所述托框的内侧放置有收料底框,且收料底框的顶部架设有收料顶框,所述移动车的内底壁上还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杆,且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托框活动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车的内底壁上固设有限位底条,且限位底条的数量为两根,并且两根所述限位底条分别贴合于托框的正背两侧。

4、进一步的,所述收料顶框的底部开设有筛孔,且筛孔在收料顶框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

5、进一步的,所述托框的一侧固设有连接柄,且托框通过该连接柄与第二连杆活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车的两侧均安装有风机,且两个所述风机的输出段上均连接有上扩散条与下扩散条,并且上扩散条位于下扩散条的上方。

7、进一步的,所述上扩散条与下扩散条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上扩散条与下扩散条的内侧均等距开设有多个圆孔。

8、进一步的,所述上扩散条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两侧靠上位置,所述下扩散条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两侧靠上位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动车的内部底侧设置有收料底框与收料顶框,并在收料顶框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筛孔,以对未成熟稻粒进行筛分,具有稻粒筛分功能,使用较为方便,通过在托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并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便于在启动第二电机时带动托框在限位底条的限制下来回往复移动,避免稻粒落点过于集中,收集不便,通过也能避免筛分过程中筛孔堵塞,影响筛分效果;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动车的两侧安装有风机,并通过在风机的输出端上连通上扩散条与下扩散条,上扩散条与下扩散条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的两侧,以在稻粒输送的过程中对稻粒进行烘干,省去后续晒干流程,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包括移动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1)的一侧固设有输送通道(2),且输送通道(2)的底侧一体设置有收割槽(3),所述移动车(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4),且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中心转轴(5),并且中心转轴(5)上固定连接有收割刀片(6),所述输送通道(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7),且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贯穿至输送通道(2)内部的输送绞龙(8),所述输送绞龙(8)的外侧设置有输送框(9),且输送框(9)上靠近移动车(1)的一侧连通有导料框(10),所述移动车(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输送带(11)与第二输送带(12),且第二输送带(12)位于第一输送带(11)的下方,所述移动车(1)的内壁固设有导料板(13),且移动车(1)的内底壁上设置有托框(14),所述托框(14)的内侧放置有收料底框(15),且收料底框(15)的顶部架设有收料顶框(16),所述移动车(1)的内底壁上还安装有第二电机(17),且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一连杆(18),所述第一连杆(18)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杆(19),且第二连杆(19)的一端与托框(14)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1)的内底壁上固设有限位底条(1401),且限位底条(1401)的数量为两根,并且两根所述限位底条(1401)分别贴合于托框(14)的正背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顶框(16)的底部开设有筛孔(1601),且筛孔(1601)在收料顶框(16)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框(14)的一侧固设有连接柄,且托框(14)通过该连接柄与第二连杆(19)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1)的两侧均安装有风机(20),且两个所述风机(20)的输出段上均连接有上扩散条(21)与下扩散条(22),并且上扩散条(21)位于下扩散条(22)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扩散条(21)与下扩散条(2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上扩散条(21)与下扩散条(22)的内侧均等距开设有多个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扩散条(21)位于第一输送带(11)的两侧靠上位置,所述下扩散条(22)位于第二输送带(12)的两侧靠上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涉及水稻种植领域,包括移动车,移动车的一侧固设有输送通道,且输送通道的底侧一体设置有收割槽,移动车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中心转轴,并且中心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收割刀片,输送通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贯穿至输送通道内部的输送绞龙,输送绞龙的外侧设置有输送框,且输送框上靠近移动车的一侧连通有导料框,移动车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且第二输送带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下方,移动车的内壁固设有导料板,且移动车的内底壁上设置有托框。该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与现有的普通水稻种植用收割装置相比,具有便于筛分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界山下良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