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3556发布日期:2023-07-28 03:4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种子包衣,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


背景技术:

1、种子包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开发的一项促进农业增产丰收的高新技术,用种衣剂包过的种子播种后,能迅速吸水膨胀。随着种子内胚胎的逐渐发育以及幼苗的不断生长,种衣剂将含有的各种有效成分缓慢地释放,被种子幼苗逐步吸收到体内,从而达到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种衣剂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粉末状的,有的是预制成型长久存放,也有的现制现用,在悬浮剂、粉剂、可湿性粉剂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要求有效成分能逐步释放而对作物发芽生长无毒害作用,种衣膜具有透水性、透气性,不影响种子生命和呼吸作用,种衣剂具有高效、经济、安全、残效期长和多功能等特点。

2、液体种衣剂在与农作物种子搅拌时,种衣剂容易附着在包衣机的内壁上,若下一批次农作物种子需要用到的种衣剂不同时,容易与附着在包衣机的内壁上的种衣剂混合,从而影响下一批次需包衣农作物种子的包衣效果。

3、如中国专利cn212851724u所公开的一种种子包衣装置,实现液体种衣剂与农作物种子搅拌后,种衣剂难以附着在包衣机的内壁上,下一批次农作物种子需要用到的种衣剂难以和上衣批次所使用的种衣剂混合,使每一批次的农作物种子包衣效果好。主搅拌杆远离插杆的一端开凿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远离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洁刷,且滑槽与滑块的截面形状均为倒凸形,使滑块不会轻易从滑槽内脱离,同时在清洁刷长时间使用有一定磨损需要更换时,便于将其取下更换新的清洁刷。

4、但种子包衣后其外侧的包衣液中残余有水分,该包衣装置中未设有烘干机构,从而导致种子在包衣外侧后无法快速风干。

5、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具有烘干机构的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种子包衣后其外侧的包衣液中残余有水分,该包衣装置中未设有烘干机构,从而导致种子在包衣外侧后无法快速风干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右端连接有喷料机构,所述底座上侧位于喷料机构的左方位置连接有包衣机构,所述底座的上侧左端固定连接有卡框,所述卡框的内侧卡接有收料盒,所述底座上侧位于包衣机构的左方位置连接有烘干机构。

3、所述烘干机构包括支撑块、滤框、支撑柱和烘干风机,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侧位于收料盒的右方位置,所述滤框固定连接于支撑块的上端,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底座上侧位于滤框的前端,所述烘干风机固定连接于支撑柱的上端。

4、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滤框倾斜且表现为左高右低,所述支撑柱呈等距离的固定于底座上侧位于滤框的前端,且支撑柱的高度从左至右依次递增,从而可使得烘干风机吹出的温热风可吹至滤框之上的种子表面。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喷料机构包括支撑杆、储液箱、进液斗、通液管和雾化喷头,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于底座的右端上侧,所述储液箱固定连接于支撑杆的上端,所述进液斗固定连接于储液箱的内部上端,所述通液管固定连接于储液箱的下端,所述雾化喷头固定连接于通液管远离储液箱一端的外侧。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包衣机构包括支撑板、圆环、包衣仓、转动环、齿环、电机和齿轮,所述支撑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侧位于喷料机构左方与烘干机构右方的位置,所述圆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的上端,所述包衣仓连接于两个支撑板相邻的一侧,所述转动环固定连接于包衣仓的左右两侧,所述齿环固定连接于包衣仓的右端外侧,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底座上侧位于包衣仓右端下方的位置,所述齿轮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外侧右端。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环的外侧与圆环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齿轮的外侧与齿环的外侧啮合,从而可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可带动与其啮合的齿环转动。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液管远离储液箱的一端位于包衣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包衣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旋齿,从而在包衣仓转动的过程中,其内侧的种子会被转动的螺旋齿向左推动。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包衣仓的内部左端下方与包衣仓左端的支撑板内部开始有出料孔,所述滤框的右端与包衣仓左端支撑板的左侧位于出料孔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从包衣仓左端的出料孔被挤出的种子,可落至滤框的上端被风干。

10、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

11、本技术方案通过将被包裹于包衣液的种子传递至滤框之上,沿着倾斜的滤框向左滚动,滚动的过程中烘干风机吹出的温热风吹至滤框之上的种子表面,将其外侧的包衣液中的多余水分烘干,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12、更进一步地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可带动与其啮合的齿环转动,从而使得齿环内侧的包衣仓转动,使得其内侧的种子会被转动的螺旋齿向左推动,且推动的过程中与通液管外侧的雾化喷头喷出的包衣液接触,将种子的外侧沾满包衣液,直至将种子从包衣仓左端的出料孔被挤出,完成种子的包衣过程。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右端连接有喷料机构(2),所述底座(1)上侧位于喷料机构(2)的左方位置连接有包衣机构(3),所述底座(1)的上侧左端固定连接有卡框(4),所述卡框(4)的内侧卡接有收料盒(5),所述底座(1)上侧位于包衣机构(3)的左方位置连接有烘干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框(602)倾斜且表现为左高右低,所述支撑柱(603)呈等距离的固定于底座(1)上侧位于滤框(602)的前端,且支撑柱(603)的高度从左至右依次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料机构(2)包括支撑杆(201)、储液箱(202)、进液斗(203)、通液管(204)和雾化喷头(205),所述支撑杆(201)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右端上侧,所述储液箱(202)固定连接于支撑杆(201)的上端,所述进液斗(203)固定连接于储液箱(202)的内部上端,所述通液管(204)固定连接于储液箱(202)的下端,所述雾化喷头(205)固定连接于通液管(204)远离储液箱(202)一端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机构(3)包括支撑板(301)、圆环(302)、包衣仓(303)、转动环(304)、齿环(305)、电机(306)和齿轮(307),所述支撑板(301)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侧位于喷料机构(2)左方与烘干机构(6)右方的位置,所述圆环(302)固定连接于支撑板(301)的上端,所述包衣仓(303)连接于两个支撑板(301)相邻的一侧,所述转动环(304)固定连接于包衣仓(303)的左右两侧,所述齿环(305)固定连接于包衣仓(303)的右端外侧,所述电机(306)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侧位于包衣仓(303)右端下方的位置,所述齿轮(307)固定连接于电机(306)的输出轴外侧右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304)的外侧与圆环(302)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齿轮(307)的外侧与齿环(305)的外侧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管(204)远离储液箱(202)的一端位于包衣仓(30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包衣仓(30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旋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仓(303)的内部左端下方与包衣仓(303)左端的支撑板(301)内部开始有出料孔,所述滤框(602)的右端与包衣仓(303)左端支撑板(301)的左侧位于出料孔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农作物种子包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右端连接有喷料机构,所述底座上侧位于喷料机构的左方位置连接有包衣机构,所述底座的上侧左端固定连接有卡框,所述卡框的内侧卡接有收料盒,所述底座上侧位于包衣机构的左方位置连接有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支撑块、滤框、支撑柱和烘干风机。该应用于农作物种子的包衣装置,在使用时,包裹于包衣液的种子从包衣仓的出料孔中被挤出后,下落至滤框之上,沿着倾斜的滤框向左滚动,滚动的过程中烘干风机吹出的温热风吹至滤框之上的种子表面,对种子进行烘干。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邢志娟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