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诱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0922发布日期:2023-06-10 01:0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蚁诱杀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白蚁防治,具体为一种白蚁诱杀器。


背景技术:

1、白蚁作为一种害虫,其不但危害房屋建筑,还对埋设与地下的电缆、仓储物资、野外树林以及江河堤坝等产生危害,因此白蚁防治以及灭杀工程也显得尤为迫切。当前防治白蚁主要方法是找巢灭杀法和诱杀法,因为白蚁巢穴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难以发现,所以找巢灭杀法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现在大多是采用诱杀法,诱杀法大多采用的诱杀器,诱杀器大多都是简单的一个空腔内放入一点引诱物和药物,这种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就比如;

2、现有的白蚁诱杀器将木条等引诱物放入后,再将护盖闭合上,而护盖并没有固定机构,放置在泥土内,很容易造成护盖脱离,使诱杀筒内造成泥土进入,且现有的白蚁诱杀器在放入泥土内后,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取吸引白蚁,久而久之容易导致无法快速寻找到埋藏在泥土中的诱杀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诱杀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白蚁诱杀器护盖没有固定装置,容易脱落,埋藏在泥土中,无法快速寻找到诱杀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蚁诱杀器,包括:诱杀筒、第一通槽、护盖、固定机构;

3、所述诱杀筒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诱杀筒上方连接有护盖,所述护盖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诱杀筒内放置有木条,所述护盖上设置有防丢机构,且诱杀筒作为连接基础。

4、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空腔、弹簧、挡板、j型杆、卡槽和卡块,所述护盖一侧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上方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下方连接有j型杆,所述j型杆一端贯穿连接在护盖内。

5、优选的,所述j型杆一端卡合连接在卡槽内,所述卡槽开设在卡块内,所述卡块连接在诱杀筒一侧。

6、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关于诱杀筒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

7、优选的,所述防丢机构包括:放置腔、双向螺纹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圆形把手、l型块、第二通槽、卡合腔、卡杆和反光贴,所述护盖上方内部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放置腔另一内侧壁上。

8、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上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前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连接有圆形把手,所述圆形把手一端贯穿连接在护盖内。

9、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l型块,所述l型块一端贯穿第二通槽卡合连接在卡合腔内,所述第二通槽开设在放置腔上方,所述卡合腔开设在卡杆内,所述卡杆设置在护盖上方。

10、优选的,所述卡杆外侧连接有反光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白蚁诱杀器,拉动j型杆一端对齐卡槽时,弹簧进行回弹,带动j型杆一端卡合连接在卡槽内进行固定,实现了使用者可以通过固定机构将护盖进行固定,防止在泥土内发生脱落,导致泥土进入诱杀筒内,转动圆形把手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双向螺纹杆带动l型块进入卡合腔内将卡杆进行固定,实现了使用者可以通过防丢机构,可以快速寻找到埋藏在泥土内的诱杀筒,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具体内容如下:

12、1.拉动j型杆带动挡板进行移动,挡板带动弹簧进行拉伸受力,当j型杆一端对齐卡槽时,松开j型杆,使弹簧进行回弹,带动j型杆一端卡合连接在卡槽内进行固定,从而达到了防止护盖脱落的作用;

13、2.手动转动圆形把手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双向螺纹杆带动l型块进行横向移动,l型块进入卡合腔内将卡杆进行固定,卡杆上设置有反光贴,可以清楚的使使用者发现位置,从而达到了防丢,快速寻找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白蚁诱杀器,包括:诱杀筒(1)、第一通槽(2)、护盖(3)、固定机构(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空腔(401)、弹簧(402)、挡板(403)、j型杆(404)、卡槽(405)和卡块(406),所述护盖(3)一侧内部开设有空腔(401),所述空腔(401)内部上方连接有弹簧(402),所述弹簧(402)一端连接有挡板(403),所述挡板(403)下方连接有j型杆(404),所述j型杆(404)一端贯穿连接在护盖(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j型杆(404)一端卡合连接在卡槽(405)内,所述卡槽(405)开设在卡块(406)内,所述卡块(406)连接在诱杀筒(1)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关于诱杀筒(1)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丢机构(6)包括:放置腔(601)、双向螺纹杆(602)、第一锥齿轮(603)、第二锥齿轮(604)、圆形把手(605)、l型块(606)、第二通槽(607)、卡合腔(608)、卡杆(609)和反光贴(610),所述护盖(3)上方内部开设有放置腔(601),所述放置腔(601)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602),所述双向螺纹杆(602)一端转动连接在放置腔(601)另一内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602)上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03),所述第一锥齿轮(603)前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04),所述第二锥齿轮(604)上连接有圆形把手(605),所述圆形把手(605)一端贯穿连接在护盖(3)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602)上螺纹连接有l型块(606),所述l型块(606)一端贯穿第二通槽(607)卡合连接在卡合腔(608)内,所述第二通槽(607)开设在放置腔(601)上方,所述卡合腔(608)开设在卡杆(609)内,所述卡杆(609)设置在护盖(3)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609)外侧连接有反光贴(6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诱杀器,包括:诱杀筒、第一通槽、护盖、固定机构,所述诱杀筒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诱杀筒上方连接有护盖,所述护盖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诱杀筒内放置有木条,所述护盖上设置有防丢机构,且诱杀筒作为连接基础,该白蚁诱杀器,拉动J型杆一端对齐卡槽时,弹簧进行回弹,带动J型杆一端卡合连接在卡槽内进行固定,实现了使用者可以通过固定机构将护盖进行固定,防止在泥土内发生脱落,导致泥土进入诱杀筒内,转动圆形把手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双向螺纹杆带动L型块进入卡合腔内将卡杆进行固定,实现了使用者可以通过防丢机构,可以快速寻找到埋藏在泥土内的诱杀筒,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林继全,席志刚,黄海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惠华白蚁防治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