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6197发布日期:2023-07-24 04:2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用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希望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因此我国北方地区利用蔬菜瓜果大棚进行反季节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在寒冷的冬季对瓜果蔬菜大棚进行有效的保温增温是确保棚内植物良好生长的关键。也是确保农业种植企业或者农民经济收入的关键。

2、传统的种植大棚的保温措施是使用土墙等进行隔热保温,增温措施则主要是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液化气或者采用电加热等方式,这种方式经济投入大,对环境也造成较大的污染,这类方式棚内的地温、气温的温度波动大,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更不利于设施农业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

3、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清洁能源。太阳能光热在设施农业上的利用主要是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的热量得到热水,将热水储存在水箱中,然后利用循环泵等使热水在大棚内进行循环实现对棚内温度的增温,太阳能集热器为了获得更好的吸收太阳能,一般均安装在大棚外,然而大棚外直接面对自然界的风吹日晒,导致传统的太阳能集热器故障率高,维修使用成本高,从而逐步失去了在设施农业中的优势地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克服传统的太阳能集散热系统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包括若干第一集散热器和若干第二集散热器;

4、所述第一集散热器和第二集散热器均布置于种植大棚内;

5、所述第一集散热器和第二集散热器内均设容腔,所述容腔内均设有水;

6、所述第一集散热器的壳体采用导热材质制作而成,用于将棚内空气或土壤的热量传递给壳体内的水、白天吸收太阳光的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壳体内的水、晚上或者阴天将水的热量传递给棚内的空气或土壤;

7、所述第二集热器容腔与外界之间设有透明真空绝热层,所述容腔内还插设有导热体,所述导热体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容腔的顶部;

8、还包括升降驱动器,所述升降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导热体相对所述第二集热器容腔做上下移动,用于实现保温和散热需要。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0、无水箱设置,用于储存热量的水直接储存在第一集散热器和第二集散热器的容腔内,根据大棚的尺寸,投放一定量的第一集散热器和第二集散热器,既可以储存足够多的水用于储存热能。没有管路连接,方便投用,且没有管路的连接,避免了管路连接处漏水的可能,降低了维护成本。

11、第一集散热器采用导热材料制作而成,白天可以主动吸收棚内较高温度的空气或土壤的热量和太阳光的热量并储存于容腔内的水中,夜晚或者连续阴天在棚内气温下降后主动缓慢释放热量出来,起到缓冲温度波动的作用,降低棚内温度的波动幅度。

12、第二集散热器容腔与外界之间设有透明真空绝热层,因此其可以在白天吸收太阳光的热能,并将其储存在其容腔内的水中,但是由于真空绝热层的存在,其在棚内温度降低时不会直接向外释放热量,从而可以将热量长久储存起来,以备在连续的阴雨天气时,通过将导热体从腔体内伸出,使腔体水的热量通过导热体向外界释放热量。

13、经过这样的系统配置,省去了传统的集热水箱和循环泵等部件,节省了大量的前期投入,而且由于各集热器均安装在棚内,在大棚的保护下,避免直接面对自然界的风吹日晒,故障率低,维护成本低,可长期免维护运行。

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5、优选地,所述第一集散热器与第二集散热器均为管状结构,便于加工。

16、优选地,所述第一集散热器还设有辅助电加热器,在第一集散热器和第二集散热器容腔内水储存的热量不足以为大棚提供足够的热量时,启动辅助电加热器进行加热,确保大棚内合适的气温和地温。

17、优选地,每一根所述第一集散热器或第二集散热器容腔大于5l。

18、优选地,所述第一集散热器的壳体涂覆有黑色吸热材料,以更高效的吸收太阳光的热能。

19、优选地,所述第一集散热器、第二集散热器设于大棚内的墙体上,不占用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效率。

20、优选地,所述第一集散热器、第二集散热器设置在大棚内的立柱上。

21、优选地,所述第二集散热器的导热体位于容腔外部的一端还固定设有绝热帽,所述绝热帽连接所述升降驱动器,当第二集散热器不需要散热时,所述绝热帽扣合在所述第二集散热器的容腔入口处,避免内部热量散失。

22、优选地,所述升降驱动器包括电机、滚筒杆和缆绳,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至滚筒杆,所述缆绳的一端固设在滚筒杆上,所述缆绳的另一端固设在导热体上,滚筒杆的旋转会带动导热体相对于第二集散热器的容腔上升,当电机反向旋转时,导热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重新回到第二集散热器的容腔内。

23、优选地,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电连接所述升降驱动器和辅助电加热器,所述控制模块还电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感知到的温度,控制所述辅助电加热器和所述升降驱动器的启停。



技术特征:

1.一种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第一集散热器和若干第二集散热器;第一集散热器和第二集散热器交叉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散热器与第二集散热器均为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散热器还设有辅助电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第一集散热器或第二集散热器容腔大于5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散热器的壳体涂覆有黑色吸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散热器、第二集散热器设于大棚内的墙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散热器、第二集散热器设置在大棚内的立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散热器的导热体位于容腔外部的一端还固定设有绝热帽,所述绝热帽连接所述升降驱动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器包括电机、滚筒杆和缆绳,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滚筒杆,所述缆绳的一端固设在滚筒杆上,所述缆绳的另一端固设在所述导热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电连接所述升降驱动器和辅助电加热器,所述控制模块还电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感知到的温度,控制所述辅助电加热器和所述升降驱动器的启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包括若干第一集散热器和若干第二集散热器;第一集散热器和第二集散热器均布置于种植大棚内;第一集散热器和第二集散热器内均设有水;所述第一集散热器的壳体采用导热材质制作而成;所述第二集热器容腔与外界之间设有透明真空绝热层,所述容腔内还插设有导热体,所述导热体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容腔内;还包括升降驱动器,所述升降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导热体相对所述第二集热器容腔做上下移动。由此,本技术的种植大棚用无水箱太阳能集散热系统设于大棚内,省去了传统太阳能集散热系统的水箱、循环泵等结构,方便投运,运行稳定可靠,运维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天骏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