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6535发布日期:2023-07-18 20:2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稻补边机,具体涉及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


背景技术:

1、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季风区水稻的种植约有7000年的历史,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家。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13853875a,公开日为2021年12月31日的中国专利文件:一种水稻育种的支撑架结构和使用方法,包括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的上表面且沿着支撑基座的轴心点圆周分布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均设置有支撑条,多个所述安装孔的顶部均设置有育种培养机构,所述育种培养机构上设置有分类支撑组件,所述支撑基座的顶部设置有气候模拟组件,所述育种培养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孔内并与安装孔相匹配的加强盘,所述加强盘的外侧开设有与支撑条相匹配的导向槽。

3、为了解决人们对植物如何抗高温的机制还不能完全了解,难以有效的、针对性地改变水稻品种的抗高温性,同时在水稻育种时,难以快速地种植出来以检验研制成果,导致各种水稻的育种效果不佳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实现了以相同的方式对不同的水稻胚芽进行照射,促使胚芽进行光合作用,方便对不同的水稻胚芽生长记录进行比较,同时发可以对不同的水稻进行天气模拟,模拟水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环境,比较不同的水稻无法受到光照时的不同,模拟水稻受到风力的影响会不会倾倒,实验不同水稻的抗风能力,并且通过光照灯照射,对不同水稻的抗高温机制进行了解比较,同时能够针对性地对改变不同水稻品种的抗高温性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装置无法快速对接到补边机上,安装速度太慢的情况,进而导致支撑架安装效率降低,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包括支撑架主体,所述支撑架主体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半弧支撑板,所述半弧支撑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阻泥主体。

4、所述支撑架主体包括安装单元。

5、所述阻泥主体包括阻泥单元。

6、所述半弧支撑板包括防锈单元。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单元包括扭转端、固定端、连接中心柱、升降伸缩机构、旋转夹固端,所述固定端表面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旋转夹固端的表面活动安装在固定端的内壁上。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扭转端使旋转夹固端从固定端内侧进行旋转,向内侧进行夹紧,从而将支撑架主体固定在补边机上。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扭转端的内侧固定安装在旋转夹固端的外侧,所述升降伸缩机构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主体的内壁上,所述连接中心柱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升降伸缩机构的内侧。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拉动支撑架主体,使内侧的升降伸缩机构在连接中心柱上进行拉伸,从而使支撑架主体的范围扩大,圈套在补边机上。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泥单元包括阻隔淤泥板、连接固定杆,所述阻隔淤泥板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阻泥主体的内壁上。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阻泥主体内侧的阻隔淤泥板对外界土壤,防止淤泥嵌入到支撑架拐角处。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固定杆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阻隔淤泥板的内侧,且所述连接固定杆的内侧固定安装在连接主体的表面四周。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锈单元包括第一防锈层、第二防锈层,所述第一防锈层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半弧支撑板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防锈层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半弧支撑板的内壁上。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防锈层的内侧固定安装在第一防锈层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防锈层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半弧支撑板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二防锈层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半弧支撑板的内壁上。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半弧支撑板内部的第一防锈层与第二防锈层结合在一起能够使支撑架不会受到泥水侵蚀,避免支撑架表面出现锈迹。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为了具备扭转端、固定端、连接中心柱、升降伸缩机构、旋转夹固端,解决现有的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无法快速对接到补边机上,安装速度太慢,导致支撑架安装效率降低,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接装置机构使支撑架快速对接到补边机上,增强支撑架安装效率与安装速度,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为了具备阻隔淤泥板、连接固定杆、第一防锈层、第二防锈层,解决现有的支撑架在使用时,装置长时间在土壤上进行使用过程中,表面容易受到泥水侵蚀,导致支撑架表面容易出现锈迹,影响田野的水质环境受到损害,并且容易有淤泥嵌入到支撑架拐角处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支撑架在使用时,通过防锈机构使支撑架不会受到泥水侵蚀,避免支撑架表面出现锈迹,避免锈迹影响田野的水质环境,并且防止淤泥嵌入到支撑架拐角处。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包括支撑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主体(1)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主体(2),所述连接主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半弧支撑板(4),所述半弧支撑板(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阻泥主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包括扭转端(11)、固定端(12)、连接中心柱(13)、升降伸缩机构(14)、旋转夹固端(15),所述固定端(12)表面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旋转夹固端(15)的表面活动安装在固定端(12)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端(11)的内侧固定安装在旋转夹固端(15)的外侧,所述升降伸缩机构(14)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连接中心柱(13)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升降伸缩机构(14)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泥单元包括阻隔淤泥板(31)、连接固定杆(32),所述阻隔淤泥板(31)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阻泥主体(3)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杆(32)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阻隔淤泥板(31)的内侧,且所述连接固定杆(32)的内侧固定安装在连接主体(2)的表面四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单元包括第一防锈层(41)、第二防锈层(42),所述第一防锈层(41)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半弧支撑板(4)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防锈层(41)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半弧支撑板(4)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锈层(42)的内侧固定安装在第一防锈层(41)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防锈层(42)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半弧支撑板(4)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二防锈层(42)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半弧支撑板(4)的内壁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扶式水稻补边机用易更换支撑架,涉及水稻补边机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主体,所述支撑架主体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半弧支撑板,所述半弧支撑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阻泥主体,所述支撑架主体包括安装单元。本技术通过具备扭转端、固定端、连接中心柱、升降伸缩机构、旋转夹固端,解决现有的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无法快速对接到补边机上,安装速度太慢,导致支撑架安装效率降低,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接装置机构使支撑架快速对接到补边机上,增强支撑架安装效率与安装速度,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梅,张伟鑫,张世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张玉梅农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