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苗木移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98478发布日期:2024-01-06 23:0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精苗木移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苗木移栽,尤其涉及一种黄精苗木移栽装置。


背景技术:

1、黄精为一种具有多种医药价值的中草药,其种植过程为,选取成熟饱满的种子立即进行沙藏处理,待到种子发芽后在进行移植,在移植过程中经常会损伤黄精的根茎,从而使其药用价值大大降低,现提出一种在移植过程中避免损伤其根茎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黄精苗木移栽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黄精苗木移栽装置,包括:抬升组件,用于抬升黄精苗木;

3、转动组件,用于传送黄精苗木;以及剥取组件

4、所述剥取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电机、第一丝杆、套筒、轴盘以及辅助组件,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轴盘与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套筒与辅助组件连接,所述轴盘与提升组件连接。

5、有益效果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黄精苗木移栽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7、1、相关技术人员调整连杆的角度,使两个铲移动到黄精苗木周围合适位置,同时启动第二电机,使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丝杆转动使套筒沿轴盘内侧滑槽做线性运动,使两个套筒推动两个铲同时向黄精苗木铲下,将其与周围的泥土同时取出,随后启动第一电机,使其带动第二丝杆同步转动,使轴沿第二丝杆做垂直升降运动,带动黄精苗木同步上升,从而实现避免损伤黄精苗木根茎的技术效果;

8、2、黄精苗木取出后第三电机启动,使第四齿轮带动第三齿轮同步转动,导杆带动顶板同步转动,使第二丝杆围绕导杆做圆周运动,带动铲上的黄精苗木做同步运动,此时轴继续上升,当黄精苗木与第二丝杆底部的垫圈接触时,黄精苗木从铲上掉落进储存箱中存放。



技术特征:

1.一种黄精苗木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苗木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包括,铲(107)以及圆管(108),所述圆管(108)的一端与套筒(105)固定连接,圆管(108)的另一端与铲(10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精苗木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108)为具有弹性的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精苗木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107)为弧形圆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苗木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组件(2)包括,连杆(201),轴(202),第二丝杆(203)、限位杆(204)以及圆环(205),所述连杆(201)与轴盘(106)固定连接,所述连杆(201)与轴(202)铰接,所述第二丝杆(203)与轴(202)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杆(204)的一端与轴(202)固定连接,限位杆(204)的另一端与圆环(205)固定连接,所述圆环(205)与转动组件(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精苗木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203)底部连接有软性垫圈,垫圈上设有多个圆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苗木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盘(106)内侧对称设有多个滑槽,所述套筒(105)上设有与轴盘(106)滑槽相对应的限位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精苗木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导杆(301)、第三齿轮(302)以及第四齿轮(303),所述导杆(301)与圆环(205)滑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302)与导杆(30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齿轮(303)与第三齿轮(302)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精苗木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4),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底座(401)、基座(402)、方管(403)以及顶板(404),底座(401)与导杆(301)转动连接,所述方管(403)的一端与底座(401)铰接,方管(403)的另一端与基座(402)铰接,所述基座(402)与导杆(301)转动连接,所述顶板(404)与导杆(301)固定连接,顶板(404)与第二丝杆(203)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黄精苗木移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01)连接有储存箱。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黄精苗木移栽装置,包括:抬升组件,用于抬升黄精苗木;转动组件,用于传送黄精苗木;以及剥取组件所述剥取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电机、第一丝杆、套筒、轴盘以及辅助组件,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轴盘与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套筒与辅助组件连接,所述轴盘与提升组件连接;本技术,可避免损伤黄精根茎。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前,杨勇,刘自红,朱正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力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