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子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5766发布日期:2023-07-05 22:3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子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播种器,尤其涉及一种种子播种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还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生产效率,播种机是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

2、经检索申请号为“cn201620922779.7”公开一种杜鹃花种子播种器,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种仓,所述机架中部为立架,所述机架下部设置有横架;所述种仓底部设置有下种通道,所述下种通道正下方设置有播种轮,所述播种轮与所述下种通道的下端口贴合,所述播种轮上设置有播种槽,所述播种轮通过轴安装在所述立架上;所述横架上安装有行走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播种均匀。

3、该技术方案在进行使用时,其上没有设置合适的缓冲机构,当车轮带动机架进行移动播种时,地面凹凸不平容易造成机架产生剧烈的晃动,导致种子散落,造成浪费。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种子播种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种子播种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种子播种器,包括立架、下种通道、驱动电机、播种轮和行走轮,所述下种通道设置于立架顶部,且立架相对一侧外壁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转轴二,播种轮设置于转轴二外壁,下种通道底部设置有开设有下料槽,下料槽位于播种轮顶部,行走轮设置于立架两侧外壁两端,所述立架内设置有用于对播种轮缓冲的缓冲机构,且下料槽内设置有用于辅助下料的辅助机构。

3、进一步,所述立架两侧外壁两端均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转动连接有轴承,轴承内转动连接有转轴一,转轴一固定连接于行走轮一端。

4、进一步,所述缓冲机构内设置有弹性块和弹簧一,所述转动槽内壁开设有固定槽,弹性块固定连接于固定槽内壁。

5、进一步,所述固定槽内壁开设有多个呈圆周排列的滑动孔,滑动孔内壁固定连接有承压杆,承压杆一端设置有承压板,且滑动孔远离固定槽一端开设有缓冲槽。

6、进一步,所述弹簧一设置于缓冲槽和承压板相对一侧壁面上,且弹簧一内壁套接有阻尼杆,阻尼杆内设置有用于提供阻力的阻尼液。

7、进一步,所述辅助机构内设置有弧形固定板和转动板,弧形固定板设置于下料槽两侧内壁,转动板转动连接于弧形固定板底部,且转动板靠近下料槽内壁一端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弹簧二,弹簧二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下料槽内壁。

8、进一步,所述下料槽两侧内壁均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转轴三,转轴三外壁固定连接有拨动块,拨动块为一端为圆一端为椭圆的异形块,且拨动块椭圆部与转动板相接触。

9、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种子播种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一种种子播种器,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当行走轮通过转动带动立架进行行走时,此时行走轮上受到的应力即可通过转轴一和轴承传递至弹性块上,弹性块受力产生形变,并通过形变进入滑动孔内对承压杆进行挤压,承压杆受到挤压通过承压板传递至弹簧一上,弹簧一受力收缩并通过收缩对应力进行缓冲,多个弹簧一能够在多个方向对应力进行缓冲,并且弹簧一收缩带动承压板移动,继而带动阻尼杆同步进行收缩,阻尼杆收缩即可通过内部的阻尼液产生阻力,通过阻力对弹簧一收缩时产生的弹性势能进行吸收,避免弹簧一上的弹性势能带动弹簧一持续抖动,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应力进行缓冲,保持行走轮的稳定,继而保持立架移动时的稳定,避免立架震动导致种子散落,造成浪费。

12、(2)、该一种种子播种器,通过设置的辅助机构,当种子进行下料时,弧形固定板的弧形设计,能够减小与种子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种子对下料槽堵塞,并且开启转轴三上的电机,转轴三转动带动拨动块同步进行转动,拨动块转动至椭圆部对转动板挤压,带动转动板转动,而拨动块转动轴圆部,与转动板不接触,在弹簧二弹力作用下,带动转动板回移,即可带动转动板进行抖动,通过抖动进一步避免种子对下料槽堵塞,影响下料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种子播种器,包括立架(1)、下种通道(2)、驱动电机(3)、播种轮(4)和行走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种通道(2)设置于立架(1)顶部,且立架(1)相对一侧外壁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转轴二(13),播种轮(4)设置于转轴二(13)外壁,下种通道(2)底部设置有开设有下料槽,下料槽位于播种轮(4)顶部,行走轮(5)设置于立架(1)两侧外壁两端,所述立架(1)内设置有用于对播种轮(4)缓冲的缓冲机构,且下料槽内设置有用于辅助下料的辅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1)两侧外壁两端均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转动连接有轴承(6),轴承(6)内转动连接有转轴一(7),转轴一(7)固定连接于行走轮(5)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子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内设置有弹性块(8)和弹簧一(11),所述转动槽内壁开设有固定槽,弹性块(8)固定连接于固定槽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内壁开设有多个呈圆周排列的滑动孔,滑动孔内壁固定连接有承压杆(9),承压杆(9)一端设置有承压板(10),且滑动孔远离固定槽一端开设有缓冲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子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一(11)设置于缓冲槽和承压板(10)相对一侧壁面上,且弹簧一(11)内壁套接有阻尼杆(12),阻尼杆(12)内设置有用于提供阻力的阻尼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内设置有弧形固定板(14)和转动板(15),弧形固定板(14)设置于下料槽两侧内壁,转动板(15)转动连接于弧形固定板(14)底部,且转动板(15)靠近下料槽内壁一端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弹簧二(16),弹簧二(16)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下料槽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子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槽两侧内壁均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转轴三(17),转轴三(17)外壁固定连接有拨动块(18),拨动块(18)为一端为圆一端为椭圆的异形块,且拨动块(18)椭圆部与转动板(15)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播种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种子播种器,包括立架、下种通道、驱动电机、播种轮和行走轮,所述下种通道设置于立架顶部,且立架相对一侧外壁通过电机转动连接有转轴二,播种轮设置于转轴二外壁,下种通道底部设置有开设有下料槽,下料槽位于播种轮顶部,行走轮设置于立架两侧外壁两端,所述立架内设置有用于对播种轮缓冲的缓冲机构,且下料槽内设置有用于辅助下料的辅助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能够有效地对应力进行缓冲,保持行走轮的稳定,继而保持立架移动时的稳定,避免立架震动导致种子散落,造成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冯峻,方向京,马宝才,朱仁刚,黄燕辉,吴子欢,周森,梁睿,李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云南省林木种苗花卉产品质量检验站)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