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2169发布日期:2023-09-27 16:4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填充设备,具体的是一种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


背景技术:

1、食用菌是一种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食用菌在送入发酵的时候一般需要用到填料机进行相应的运输。

2、目前的食用菌填充设备在进行食用菌运输的时候,由于填充设备和物料的下料槽中大多存在较大间隔,较大间隔会导致较轻的食用菌在掉落过程中容易被风吹离下料槽,从而造成食用菌填充设备运输食用菌的效果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通过缓接设备内的缓接装置让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可以安全的把食用菌放入落料槽内进行发酵,有效的避免了较大的落料间隔导致食用菌出现落料偏移对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运行造成的影响。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包括缓接设备,所述缓接设备内开设有缓接装置,所述缓接装置内安装有缓接器,所述缓接器内开设有缓接器外壁,所述缓接器外壁上连接有复数个缓接器卡合槽,所述缓接器卡合槽安装有复数个缓接器弹簧,所述缓接器弹簧两侧与所述缓接器外壁内侧相卡合。缓接器弹簧两侧与缓接器外壁内侧相卡合,缓接器外壁受到的冲击可以直接通过缓接器弹簧进行缓冲,大大的提升了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的实用性。

3、更进一步的,所述缓接设备上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旁安装有复数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与所述缓接设备两侧相嵌套。支撑架上端与缓接设备两侧相嵌套,整个缓接设备通过支撑架进行支撑固定,提升了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内部结构的一体性。

4、更进一步的,所述缓接装置上连接有缓接设备外壁,所述缓接设备外壁上嵌套有螺旋传输机,所述螺旋传输机内部与所述缓接装置内部相配合。螺旋传输机内部与缓接装置内部相配合,缓接装置内部的食用菌可以直接通过螺旋传输机向前运输,提升了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的实用性。

5、更进一步的,所述缓接器上旁安装有复数个缓接装置卡合键,所述缓接装置卡合键上嵌套有缓接装置外壁,所述缓接装置外壁内侧与所述缓接器两侧相嵌套。缓接装置外壁内侧与缓接器两侧相嵌套,缓接器可以在缓接装置外壁内进行摆动,提升了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的实用性。

6、更进一步的,所述缓接器卡合槽内侧与所述缓接装置外壁外侧相嵌固。缓接器卡合槽内侧与缓接装置外壁外侧相嵌固,让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内部结构更加的牢固可靠,大大的提升了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7、有益效果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通过缓接设备内的缓接器和其旁边的小马达配合转动,并配合上缓接器外壁和缓接器弹簧的缓冲作用,以此来让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上的食用菌可以更加安全且精确的落入到下料槽内进行相应的发酵,有效的避免了填充设备和物料的下料槽中大多存在较大间隔导致较轻的食用菌在掉落过程中容易被风吹离下料槽,所造成的食用菌填充设备运输食用菌的效果大大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缓接设备,所述缓接设备内开设有缓接装置,所述缓接装置内安装有缓接器,所述缓接器内开设有缓接器外壁,所述缓接器外壁上连接有复数个缓接器卡合槽,所述缓接器卡合槽安装有复数个缓接器弹簧,所述缓接器弹簧两侧与所述缓接器外壁内侧相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接设备上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旁安装有复数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与所述缓接设备两侧相嵌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接装置上连接有缓接设备外壁,所述缓接设备外壁上嵌套有螺旋传输机,所述螺旋传输机内部与所述缓接装置内部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接器上旁安装有复数个缓接装置卡合键,所述缓接装置卡合键上嵌套有缓接装置外壁,所述缓接装置外壁内侧与所述缓接器两侧相嵌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接器卡合槽内侧与所述缓接装置外壁外侧相嵌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一种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包括缓接设备,缓接设备内开设有缓接装置,缓接装置内安装有缓接器,缓接器内连接有复数个缓接器卡合槽,缓接器卡合槽安装有复数个缓接器弹簧,缓接器弹簧两侧与缓接器外壁内侧相卡合。本技术通过缓接设备内的缓接器和其旁边的小马达配合转动,并配合上缓接器外壁和缓接器弹簧的缓冲作用,以此来让螺旋式食用菌填充设备上的食用菌可以更加安全且精确的落入到下料槽内进行相应的发酵,有效的避免了填充设备和物料的下料槽中大多存在较大间隔导致较轻的食用菌在掉落过程中容易被风吹离下料槽,所造成的食用菌填充设备运输食用菌的效果大大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吴美生,吴崇来,刘庆平,陈家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平延平区虎山绿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