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边坡植被生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7569发布日期:2023-09-02 13:5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山边坡植被生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边坡植被生态修复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矿山边坡植被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矿石由于开采,其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在矿石山体上易形成很多岩石边坡,岩石边坡表面无绿色植物覆盖,导致风化严重,水土大量流失,同时岩石边坡结构稳定性极差,极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仅会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该地区周围的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现有矿山边坡工程修复技术除了传统的播种移栽之外,还可以采用喷播技术、植生技术。不管哪一种技术,都需要雨水浇灌养护,因为水分不足是边坡植被修复最主要的限制因素,边坡植被枯萎会直接导致失去护理效果,使边坡存在风化侵蚀的风险;目前对于强降雨较多的地区,虽然降水量较大,但反向边坡坡面保存下来水分极少,反向边坡植被存活率低,而降水缺乏或降水量不稳定地区的边坡,完全依靠人工养护,定期进行喷洒作业,特别是对于反向边坡,需要大量喷洒,养护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类型的矿山反向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矿山边坡植被生态修复装置。

2、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矿山边坡植被生态修复装置,它包括依次设有喷播底基层、喷播植生层的正向边坡及反向边坡,其特征是反向边坡横向方向上分布有雨水收集器,所述的雨水收集器包括向反向边坡纵向方向延伸并置于喷播底基层、喷播植生层之间的导流管,导流管顶部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斗,导流管管身上均匀分布有导流孔。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收集斗置于正向边坡处,导流管外层设有由长丝土工布制成的防堵塞层。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流孔的孔径为3 mm~5mm。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向边坡纵向方向排布有挡土板,相邻挡土板之间的间距为50㎝~100㎝,挡土板与反向边坡坡面的安装角度α为50°~60°,各挡土板均插入喷播底基层及喷播植生层中,并通过间隔分布在挡土板上锚钉固定在反向边坡坡面上。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土板上相邻锚钉之间间距为50㎝。

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收集雨水的同时,能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可有效的减少植被养护水的用量,有效解决矿山反向边坡植被存活率低、养护费用高的难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矿山边坡植被生态修复装置,它包括依次设有喷播底基层、喷播植生层的正向边坡及反向边坡,其特征是反向边坡横向方向上分布有雨水收集器,所述的雨水收集器包括向反向边坡纵向方向延伸并置于喷播底基层、喷播植生层之间的导流管,导流管顶部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斗,导流管管身上均匀分布有导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边坡植被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收集斗置于正向边坡处,导流管外层设有由长丝土工布制成的防堵塞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边坡植被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孔的孔径为3 mm~5mm。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边坡植被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流孔的孔径为3 mm~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矿山边坡植被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反向边坡纵向方向排布有挡土板,相邻挡土板之间的间距为50㎝~100㎝,挡土板与反向边坡坡面的安装角度α为50°~60°,各挡土板均插入喷播底基层及喷播植生层中,并通过间隔分布在挡土板上锚钉固定在反向边坡坡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矿山边坡植被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挡土板上相邻锚钉之间间距为5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各类型的矿山反向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矿山边坡植被生态修复装置,它包括依次设有喷播底基层、喷播植生层的正向边坡及反向边坡,其特征是反向边坡横向方向上分布有雨水收集器,所述的雨水收集器包括向反向边坡纵向方向延伸并置于喷播底基层、喷播植生层之间的导流管,导流管顶部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斗,导流管管身上均匀分布有导流孔,本技术结构简单,收集雨水的同时,能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可有效的减少植被养护水的用量,有效解决矿山反向边坡植被存活率低、养护费用高的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青龙,张卫,李星,曹艳青,王勇坚,王文达,杨秀平,杨凌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