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种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2512发布日期:2023-08-09 22:3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种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种植,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机构。


背景技术:

1、食用菌需吸收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长发育,因此在栽培时,除了用合适的培养料外,还要在培养料中添加充足的水分,保持湿度。传统的食用菌种植架为了减少占地面积,大多采用多层堆叠式培育架,但是传统的多层堆叠式培育架不具有快速灌溉结构,导致工作人员需要逐一对每层的食用菌进行灌溉,效率较低。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食用菌种植机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种植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传统的多层堆叠式培育架不具有快速灌溉结构,导致工作人员需要逐一对每层的食用菌进行灌溉,效率较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种植机构,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转轴本体和培育腔室,所述培育腔室设置于转轴本体的外部,所述培育腔室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培育腔室的直径自上而下呈递增状,所述培育腔室的内部皆对应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皆开设有沥水槽,所述转轴本体的顶端设置有储水腔室,所述储水腔室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储水腔室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喷淋头本体,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的多层堆叠式培育架不具有快速灌溉结构,导致工作人员需要逐一对每层的食用菌进行灌溉,效率较低的问题,具体的,通过在每个底板上开设的沥水槽,从而通过顶端设置的灌溉结构,自上而下的对食用菌进行高效的灌溉,有效的保证了食用菌所需要的水分。

3、进一步的,所述转轴本体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基座和轴承,所述安装基座的顶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转轴本体连接,在实际使用中,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便于培育腔室进行转动,方便观察。

4、进一步的,所述转轴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本体,所述安装基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齿轮本体上的卡槽相互啮合,在实际使用中,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精准使得工作人员转至所需的角度,便于观察食用菌培育状态。

5、进一步的,所述储水腔室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线,在实际使用中,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控制用水量,节约了成本,避免浪费。

6、进一步的,靠近所述安装基座一侧培育腔室的外表面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有拉手本体,且所述拉手本体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防滑纹,在实际使用中,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工作人员省力的转动培育腔室,便于观察食用菌。

7、进一步的,靠近所述安装基座一侧培育腔室的底端设置有接水盘,且所述接水盘与所述转轴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水盘的底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接水盘的衔接处位于接水盘的最低点,在实际使用中,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将培育腔室内部多余的水分进行排出。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底板、转轴本体、喷淋头本体、储水腔室和进水管,采用这种设计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的多层堆叠式培育架不具有快速灌溉结构,导致工作人员需要逐一对每层的食用菌进行灌溉,效率较低的问题,具体的,通过在每个底板上开设的沥水槽,从而通过顶端设置的灌溉结构,自上而下的对食用菌进行高效的灌溉,有效的保证了食用菌所需要的水分。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转轴本体、齿轮本体和固定杆,采用这种设计能够精准使得工作人员转至所需的角度,便于观察食用菌培育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菌种植机构,包括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转轴本体(113)和培育腔室(100),所述培育腔室(100)设置于转轴本体(113)的外部,所述培育腔室(100)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培育腔室(100)的直径自上而下呈递增状,所述培育腔室(100)的内部皆对应固定安装有底板(110),所述底板(110)上皆开设有沥水槽(111),所述转轴本体(113)的顶端设置有储水腔室(119),所述储水腔室(119)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120),所述储水腔室(119)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喷淋头本体(1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本体(113)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基座(116)和轴承,所述安装基座(116)的顶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转轴本体(1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本体(11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本体(114),所述安装基座(11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15),且固定杆(115)与齿轮本体(114)上的卡槽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室(119)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机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安装基座(116)一侧培育腔室(100)的外表面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有拉手本体(117),且所述拉手本体(117)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机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安装基座(116)一侧培育腔室(100)的底端设置有接水盘(121),且所述接水盘(121)与所述转轴本体(1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水盘(121)的底端连接有出水管(122),所述出水管(122)与所述接水盘(121)的衔接处位于接水盘(121)的最低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种植机构,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转轴本体和培育腔室,所述培育腔室设置于转轴本体的外部,所述培育腔室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培育腔室的直径自上而下呈递增状,所述培育腔室的内部皆对应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皆开设有沥水槽,所述转轴本体的顶端设置有储水腔室,所述储水腔室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储水腔室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喷淋头本体,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的多层堆叠式培育架不具有快速灌溉结构,导致工作人员需要逐一对每层的食用菌进行灌溉,具体的,通过在每个底板上开设的沥水槽,从而通过顶端设置的灌溉结构,有效的保证了食用菌所需要的水分。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葫芦岛农函大玄宇食用菌野驯繁育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