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栋式遮阳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1016发布日期:2023-08-18 06:3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栋式遮阳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大棚,具体是一种连栋式遮阳大棚。


背景技术:

1、连栋式遮阳大棚主要是栽培耐阴植物,棚室跨度6-8m,长度80m-100m不等,走向以南北走向为主,选用国标4分热镀锌钢管,两根钢管对接,中间用连接件对接,建棚时相邻的两栋大棚拱杆交叉插入地下,交叉部位用铁丝固定形成连栋,选用遮阳网或遮阳膜覆盖,每年出苗或定植后覆盖,霜冻到来时撤掉遮阳网。这种连栋式遮阳大棚设施栽培耐阴植物,投资少,土地利用率高。

2、目前,连栋式遮阳大棚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将单独的拱杆交叉插入到地下,其连接方式仅仅通过铁丝进行固定,由于未设置有其他任何的固定结构,使得整个连栋式遮阳大棚的单独棚体具有不好的稳固效果,从而使得整个连栋式遮阳大棚的稳固性能较差,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连栋式遮阳大棚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栋式遮阳大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连栋式遮阳大棚,包括等距离纵向分布的连体撑架结构,所述连体撑架结构包括等距离横向分布的支撑梁,且相邻两个支撑梁的相对侧顶部之间设置有剪叉支架,剪叉支架的顶部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梁的一侧顶部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梁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活动套块,剪叉支架的底部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活动套块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梁的底部均固定有支撑座,且相邻两个支撑座的顶部贴合有支撑板,支撑板位于剪叉支架的正下方,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大棚拱杆,所述连体撑架结构的顶部设置有顶梁组件。

4、优选地,所述支撑座顶部中间位置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卡槽,且支撑板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插接在限位卡槽内的限位卡块。

5、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基孔,且支撑座的底部中间位置均固定有第一地插。

6、优选地,所述大棚拱杆的底部两端与支撑梁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对接孔,且大棚拱杆上的螺纹对接孔内壁和支撑梁上的螺纹对接孔内壁设置有定位螺栓,同一列大棚拱杆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遮阳膜。

7、优选地,所述顶梁组件包括卡接在支撑梁顶部的卡帽,且同一列卡帽的顶部固定有同一个纵梁,纵梁的顶部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梁。

8、优选地,位于两侧的所述纵梁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绳,且固定绳的底部均固定有第二地插。

9、优选地,所述活动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有导向杆,且活动套块套设在导向杆上。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支撑梁、剪叉支架、活动槽、活动套块、支撑座、支撑板、大棚拱杆组成整个连体撑架结构,并用等距离分布的连体撑架结构和顶梁组件以及遮阳膜组成整个连栋式遮阳大棚,通过第一地插对连体撑架结构进行加固,使得顶梁组件通过卡帽卡接在连体撑架结构的支撑梁上,并用固定绳和第二地插对顶梁组件进行加固处理,一方面使得整个连栋式遮阳大棚具有较好的稳固效果,另一方面使得整个连栋式遮阳大棚具有便于拆装的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支撑梁、剪叉支架、活动槽、活动套块和导向杆来替代常规中单独的大棚拱杆结构,使得整个连栋式的大棚拱杆安装在支撑梁之间,无需单独的将拱杆交叉插入到地下,也无需通过铁丝的方式对其固定,便于对大棚拱杆进行加固处理,也使得支撑梁之间具有折叠收纳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栋式遮阳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等距离纵向分布的连体撑架结构,所述连体撑架结构包括等距离横向分布的支撑梁(1),且相邻两个支撑梁(1)的相对侧顶部之间设置有剪叉支架(6),剪叉支架(6)的顶部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梁(1)的一侧顶部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梁(1)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13),且活动槽(1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活动套块(15),剪叉支架(6)的底部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活动套块(15)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梁(1)的底部均固定有支撑座(9),且相邻两个支撑座(9)的顶部贴合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位于剪叉支架(6)的正下方,支撑板(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大棚拱杆(8),所述连体撑架结构的顶部设置有顶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栋式遮阳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9)顶部中间位置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卡槽(14),且支撑板(10)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插接在限位卡槽(14)内的限位卡块(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栋式遮阳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9)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基孔,且支撑座(9)的底部中间位置均固定有第一地插(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栋式遮阳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拱杆(8)的底部两端与支撑梁(1)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对接孔(17),且大棚拱杆(8)上的螺纹对接孔(17)内壁和支撑梁(1)上的螺纹对接孔(17)内壁设置有定位螺栓,同一列大棚拱杆(8)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遮阳膜(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栋式遮阳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组件包括卡接在支撑梁(1)顶部的卡帽(12),且同一列卡帽(12)的顶部固定有同一个纵梁(5),纵梁(5)的顶部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梁(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栋式遮阳大棚,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侧的所述纵梁(5)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绳(3),且固定绳(3)的底部均固定有第二地插(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栋式遮阳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1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有导向杆(16),且活动套块(15)套设在导向杆(16)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大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栋式遮阳大棚,包括等距离纵向分布的连体撑架结构,所述连体撑架结构包括等距离横向分布的支撑梁,且相邻两个支撑梁的相对侧顶部之间设置有剪叉支架,剪叉支架的顶部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梁的一侧顶部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本技术一方面使得整个连栋式遮阳大棚具有较好的稳固效果,另一方面使得整个连栋式遮阳大棚具有便于拆装的效果,并通过支撑梁、剪叉支架等来替代常规中单独的大棚拱杆结构,使得整个连栋式的大棚拱杆安装在支撑梁之间,无需单独的将拱杆交叉插入到地下,也无需通过铁丝的方式对其固定,便于对大棚拱杆进行加固处理,也使得支撑梁之间具有折叠收纳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苗保朝,刘涛,谢云梦,杜丘,候亚方,褚艳丽,李鹏辉,王军敏,邹伟,张加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苗保朝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