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1798发布日期:2023-08-05 18:5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景观建筑,尤其是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1、人造景观是指人们在室内外,利用技术制造出来的景观,在一定区域呈现的景象,具有比较强烈的视觉效果。人造景观是为适应一定的旅游和休闲需求,专门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美学、历史、艺术价值的新景观,例如景观廊架、科普装置、生态凉亭等,可以为成为公众观赏、娱乐、休闲提供方便。

2、而上述人造景观装置均需要设计支撑结构,用于固定和安装人造景观。而现有的支撑结构一般以木材、竹材、金属、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原料制成,并在支撑结构周围种植一些绿色藤蔓,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相搭配,满足以满足人们对生态微景观需求。但是由于人造景观通常放置在户外,需要维护人员定时的进行浇灌,而且在浇灌过程中会存在过渡浇灌的问题,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所涉及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包括:地基,设置在所述地基上的第一立柱,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立柱四周的多个第二立柱,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内置有引水管道的多个第三立柱,安装在所述第三立柱和第一立柱之间的绿植爬架,位于所述第三立柱上部的环形支撑架,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支撑架上、且与所述引水管道相连接的多个定量浇灌管道。

3、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地基周边还设置有雨水回收装置;

4、所述雨水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地基周围的多个雨水收集管道,以及与所述雨水收集管道相连接的储水箱。

5、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引水管道另一端与雨水回收装置的储水箱相连接。

6、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埋入地下的部分的周向设置有混凝土保护层。

7、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底部还设置有钢架,并通过钢架将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固定形成一个整体。

8、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上部还设置有安装桁架;

9、所述安装桁架沿着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三立柱的连线延伸至所述第三立柱的外部。

10、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安装桁架顶部设置有避雨遮阳用防护板。

11、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防护板的竖直投影至少覆盖所述地基。

1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结构上设置绿植网架,用于依附藤蔓植物,与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相搭配,以满足人们对生态微景观需求。另一方面,在绿植网架顶部设置定量浇灌管道,不仅可以避免过渡浇灌的问题,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浇灌管道位于藤蔓植物的上部,能够还能起到热天降温作用,提高本装置的实用价值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110),设置在所述地基(110)上的第一立柱(120),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立柱(120)四周的多个第二立柱(130),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120)和第二立柱(130)之间、内置有引水管道的多个第三立柱(140),安装在所述第三立柱(140)和第一立柱(120)之间的绿植爬架(150),位于所述第三立柱(140)上部的环形支撑架(160),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支撑架(160)上、且与所述引水管道相连接的多个定量浇灌管道(1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10)周边还设置有雨水回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道另一端与雨水回收装置的储水箱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20)、第二立柱(130)和第三立柱(140)埋入地下的部分的周向设置有混凝土保护层(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20)、第二立柱(130)和第三立柱(140)底部还设置有钢架(112),并通过钢架(112)将第一立柱(120)、第二立柱(130)和第三立柱(140)固定形成一个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20)、第二立柱(130)和第三立柱(140)上部还设置有安装桁架(1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桁架(190)顶部设置有避雨遮阳用防护板(2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210)的竖直投影至少覆盖所述地基(1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造景观装置用支撑结构,属于景观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地基,设置在所述地基上的第一立柱,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立柱四周的多个第二立柱,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内置有引水管道的多个第三立柱,安装在所述第三立柱和第一立柱之间的绿植爬架,位于所述第三立柱上部的环形支撑架,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支撑架上、且与所述引水管道相连接的多个定量浇灌管道。本技术通过在支撑结构上设置绿植网架,并在绿植网架顶部设置定量浇灌管道,不仅可以避免过渡浇灌的问题,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浇灌管道位于藤蔓植物的上部,能够还能起到热天降温作用,提高本装置的实用价值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仪,吴江源,陈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