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5621发布日期:2023-09-02 12:4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诱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农业生产中最难防治的是小型害虫,这类害虫个体微小、繁殖代数多(<20天/代)、种群数量大、世代重叠严重、部分还有孤雌生殖现象、活动隐蔽、寄主植物广等特点,严重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给作物造成极大的危害。这类小型害虫在室内也难以繁殖,必须在大田环境下人工捕捉,这对于一些室内的生测实验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黄曲条跳甲成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类蔬菜的叶片,造成叶片孔洞,最后只剩叶脉,影响蔬菜产量和外观,严重可导致植株死亡。跳甲个体小,善于用跳跃和短距离飞行躲避捕捉。蓟马蓟马寄主范围很广,主要为害葫芦科作物、豆科作物、禾本科作物、茄科作物、百合科作物、香蕉、芒果等,几乎所有的蔬菜均受其为害。成、若虫喜欢躲在寄主的花朵内,锉吸寄主的嫩梢、嫩叶、花和幼果汁液。

3、对于实验室内需要采集例如黄曲条跳甲、蓟马等小型害虫进行室内生测实验,对于跳甲和蓟马的捕捉方法目前大部分仍为人工手动诱捕,效率低,耗时长,采集过程也容易照常虫体损伤。同时跳甲善于跳跃躲避捕捉,蓟马个体小又喜欢躲藏在寄主的隐秘部位,这也大大增加了诱捕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户外携带,能够方便、快捷的诱捕跳甲和蓟马等中小型昆虫,提高捕捉效率,同时减少虫体损伤。

2、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包括:风机、抽气软管、捕虫网套和环状管道盖,其中抽气软管的前端夹持固定在环状管道盖上,抽气软管的后端与风机的抽气口固定连接,捕虫网套的前端夹持固定在环状管道盖上,且捕虫网套位于抽气软管内侧。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实际使用时,只需将风机电源打开,单手手持抽气软管,使得抽气软管对准目标昆虫,通过风机的抽吸作用,从寄主植物的叶片、嫩梢、花蕊等部位吸取跳甲和蓟马,其就能落入捕虫网套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吸取捕捉,当捕虫网套中的昆虫达到一定数量,就将环状管道盖取下,取出捕虫网套,并将捕虫网套收紧,即可捕获得到跳甲或者蓟马,操作非常方便,可以提高捕捉效率,同时减少虫体损伤。

4、优选的,所述环状管道盖包括可拆分的环状管道盖外壳,所述环状管道盖外壳上设置有多个以环状管道盖外壳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led小灯泡,在傍晚或夜晚使用时,可将安装在环状管道盖外壳上的led小灯泡打开,既可以作为观测光源,也可以作为诱虫光源。

5、优选的,所述风机包括风机本体,所述风机本体内安装有扇叶,所述风机本体上位于扇叶周侧壳体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风机本体上位于扇叶的前侧设置有抽气口,抽气软管的后端套接在抽气口上,所述风机本体上位于扇叶的后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驱动扇叶的电机电性连接。实际工作时,蓄电池给电驱动扇叶旋转,并产生抽吸力,可以将抽气口处的空气向内吸入并通过排风口向外排出,通过设置蓄电池,能够充满电后方便携带,不需要插电使用。

6、优选的,所述风机本体上设置有与蓄电池连通的usb充电口,方便蓄电池的充电。

7、优选的,所述抽气软管包括多个沿横向间隔并排设置的软管圆环,多个软管圆环之间通过环形的软管尼龙布连接,所述抽气软管的末端设置有风机衔接环,所述风机衔接环套接在风机的抽气口上。抽气软管为可伸缩折叠的软管,材质为尼龙布和合成树脂,将合成树脂制作的多个软管圆环和尼龙布按一定间隔相连接,制作成具有良好伸缩弯转性的抽气软管,方便折叠携带,轻便实用。尼龙布材质还耐磨耐拉,漏风量小。

8、优选的,所述风机衔接环上设置有软管抽绳,风机衔接环套接在风机的抽气口上后通过软管抽绳系紧,方便抽气软管与风机之间快速稳定的固定。

9、优选的,所述捕虫网套的前端设置有敞开的网套口,所述网套口夹持在环状管道盖上,所述捕虫网套的后端呈锥形封闭状,所述捕虫网套表面布满网套网孔,网套口的大小可与环状管道盖大小相配套,网套孔径大小可依据要捕捉的昆虫大小定制。

10、优选的,所述捕虫网套的网套口处设置有网套抽绳,在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昆虫后,更换捕虫网套时,可以通过网套抽绳收紧网套口,防止昆虫逃脱。

11、优选的,所述风机上设置有风机背带,方便本设备的携带。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方便户外携带,能够方便、快捷的诱捕跳甲和蓟马等中小型昆虫,提高捕捉效率,同时减少虫体损伤。实际使用时,只需将风机电源打开,单手手持抽气软管,使得抽气软管对准目标昆虫,通过风机的抽吸作用,从寄主植物的叶片、嫩梢、花蕊等部位吸取跳甲和蓟马,其就能落入捕虫网套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吸取捕捉,当捕虫网套中的昆虫达到一定数量,就将环状管道盖取下,取出捕虫网套,并将捕虫网套收紧,即可捕获得到跳甲或者蓟马,操作非常方便,可以提高捕捉效率,同时减少虫体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抽气软管、捕虫网套和环状管道盖,其中抽气软管的前端夹持固定在环状管道盖上,抽气软管的后端与风机的抽气口固定连接,捕虫网套的前端夹持固定在环状管道盖上,且捕虫网套位于抽气软管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管道盖包括可拆分的环状管道盖外壳,所述环状管道盖外壳上设置有多个以环状管道盖外壳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led小灯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风机本体,所述风机本体内安装有扇叶,所述风机本体上位于扇叶周侧壳体上设置有排风口,所述风机本体上位于扇叶的前侧设置有抽气口,抽气软管的后端套接在抽气口上,所述风机本体上位于扇叶的后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驱动扇叶的电机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本体上设置有与蓄电池连通的usb充电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软管包括多个沿横向间隔并排设置的软管圆环,多个软管圆环之间通过环形的软管尼龙布连接,所述抽气软管的末端设置有风机衔接环,所述风机衔接环套接在风机的抽气口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衔接环上设置有软管抽绳,风机衔接环套接在风机的抽气口上后通过软管抽绳系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网套的前端设置有敞开的网套口,所述网套口夹持在环状管道盖上,所述捕虫网套的后端呈锥形封闭状,所述捕虫网套表面布满网套网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网套的网套口处设置有网套抽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上设置有风机背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包括:风机、抽气软管、捕虫网套和环状管道盖,其中抽气软管的前端夹持固定在环状管道盖上,抽气软管的后端与风机的抽气口固定连接,捕虫网套的前端夹持固定在环状管道盖上,且捕虫网套位于抽气软管内侧。本跳甲和蓟马的自动诱捕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方便户外携带,能够方便、快捷的诱捕跳甲和蓟马等中小型昆虫,提高捕捉效率,同时减少虫体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王泊理,张馨尤,刘雅倩,赵婉莹,宋爱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真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