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86203发布日期:2023-08-03 19:1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植被修复,特别涉及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矿山开采,尤其是露天采矿,占用和破坏大量的土地资源,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健康,矿坑、排土场、尾矿库产生大量废弃边坡,坡体不稳、地表裸露以及植被缺乏等引起塌陷、崩塌、滑坡等严重地质灾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退化等环境问题,导致矿区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制约区域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324588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植被结构,包括矿坡,矿坡上铺设有护坡网,护坡网上表面设置有多组植被种植件,植被种植件包括两组压条、植被种植框以及灌浇箱,压条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穿过固定孔设置有固定栓,固定栓打入矿坡内,在两组压条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植被种植框,植被种植框内填有营养土,位于每组植被种植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灌浇箱。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对矿坡进行防护、保证植物存活率的优点,其主要用于对矿坡进行防护、修复。但是该结构不具备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的效果,降雨时,雨水直接排出,若出现水土干旱,则需要额外的水源对植被进行喷洒,无法将雨水进行收集再次利用,造成资源浪费,提高了护坡植被灌溉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包括防护框,所述防护框下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中部设置有灌溉机构,所述防护框上部设置有控制机构;

4、所述灌溉机构包括分水管、集水井、水泵、主水管和过滤板,所述集水井设置在排水槽中部下侧,所述过滤板设置在集水井上部,所述水泵安装在集水井内底壁,所述水泵出水口设置有主水管的下端,所述主水管上端固定连通在分水管的一端,所述分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喷淋头。

5、优选的,所述防护框中下部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孔。

6、优选的,所述防护框内部设置有多个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靠近防护框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孔洞。

7、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太阳能板和控制组件,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框内部,所述太阳能板铺设在防护框上表面,所述控制组件安装在排水槽内侧壁。

8、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单片机、蓄电池和防水保护壳,所述蓄电池安装在防水保护壳内部一侧,所述单片机安装在防水保护壳内部另一侧,所述防水保护壳安装在排水槽内侧壁。

9、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控制器电性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水泵和土壤湿度传感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通过排水孔、排水管和排水槽将多余的水排进的集水井内部,当土壤缺水时,水泵抽取集水井内部的雨水,从喷淋头中喷出,从而对植物进行灌溉,通过对雨水的重复利用,有效的节约水资源,降低灌溉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包括防护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1)下部设置有排水槽(2),所述排水槽(2)中部设置有灌溉机构(3),所述防护框(1)上部设置有控制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1)中下部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1)内部设置有多个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靠近防护框(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401)、太阳能板(402)和控制组件(403),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401)设置在防护框(1)内部,所述太阳能板(402)铺设在防护框(1)上表面,所述控制组件(403)安装在排水槽(2)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403)包括单片机(4031)、蓄电池(4032)和防水保护壳(4033),所述蓄电池(4032)安装在防水保护壳(4033)内部一侧,所述单片机(4031)安装在防水保护壳(4033)内部另一侧,所述防水保护壳(4033)安装在排水槽(2)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402)通过太阳能控制器电性连接蓄电池(4032),所述蓄电池(4032)电性连接单片机(4031),所述单片机(4031)电性连接水泵(304)和土壤湿度传感器(4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包括防护框,所述防护框下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中部设置有灌溉机构,所述防护框上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灌溉机构包括分水管、集水井、水泵、主水管和过滤板,所述集水井设置在排水槽中部下侧,所述过滤板设置在集水井上部,所述水泵安装在集水井内底壁,所述水泵出水口设置有主水管的下端,所述主水管上端固定连通在分水管的一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排水孔、排水管和排水槽将多余的水排进的集水井内部,当土壤缺水时,水泵抽取集水井内部的雨水,从喷淋头中喷出,从而对植物进行灌溉,通过对雨水的重复利用,有效的节约水资源,降低灌溉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红,张凤军,张乙涛,刘开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云辰水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