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获蚊虫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49014发布日期:2023-08-18 05:3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捕获蚊虫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害虫,具体为一种捕获蚊虫的装置。


背景技术:

1、蚊子容易传播病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人们深恶痛绝,并想出各种方法来消灭蚊子,蚊虫一直是人们生活中比较确难以处理的一种害虫,蚊虫因为其体型较小,飞行运动灵活,不容易被发现,人被叮咬以后,不仅使人身体不适,且蚊虫可能携带一些病毒细菌,对人的身体安全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公开号为cn213187755u提供的一种捕蚊效率更高、节省人力且无毒环保的室外捕蚊装置。室外捕蚊装置包括壳体、蚊虫引诱光源、蚊虫捕获收集单元,蚊虫捕获收集单元包括捕蚊风扇和蚊虫储存盒,蚊虫捕获收集单元设置在壳体中,引诱光源设置在壳体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二氧化碳富集单元、二氧化碳输送单元;二氧化碳富集单元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输送单元将二氧化碳富集单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输送至蚊虫捕获收集单元处,二氧化碳引诱蚊虫向捕蚊风扇聚集,捕蚊风扇产生的气流将蚊虫吸入蚊虫储存盒中风干至死。

3、上述的一种捕蚊效率更高、节省人力且无毒环保的室外捕蚊装置,可实现快速捕捉蚊虫的作用,但目前传统的捕获蚊虫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户外使用时难以对内部蚊虫进行清理,且捕捉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获蚊虫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捕获蚊虫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户外使用时难以对内部蚊虫进行清理,且捕捉成本较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捕获蚊虫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捕捉机构和支撑驱鸟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置放盒与上盒圈;所述上盒圈固定连接在置放盒的上端;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捕捉机构;

3、所述捕捉机构包括卡槽、引蚊灯、黏虫网、栓槽与螺栓;所述卡槽设置在置放盒的内部;所述引蚊灯插设在卡槽的内部;所述黏虫网设置在上盒圈的上端;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安装有支撑驱鸟机构。

4、优选的,所述支撑驱鸟机构包括边板、挂钩、插脚、插孔与驱鸟带,所述边板固定连接在置放盒的两端,所述挂钩固定连接在边板的上端,所述插脚固定连接在边板的下端。

5、优选的,所述栓槽设置在上盒圈的内部,所述螺栓插设在黏虫网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黏虫网的下端与上盒圈的上端相贴合,所述螺栓的外表面与栓槽相贴合。

7、优选的,所述插孔固定连接在边板的上端,所述驱鸟带插设在插孔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插脚安装有四组,所述挂钩安装有四组。

9、优选的,所述驱鸟带设置为雪纺材质,所述驱鸟带的下端与插孔的内部相贴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捕捉机构的结构设计,通过在置放盒的上端安装上盒圈,通过上盒圈支撑黏虫网,在置放盒的内部设置卡槽,通过卡槽的内部插设引蚊灯,引蚊灯自带蓄电池,使得引蚊灯夜晚打开灯光,对蚊虫进行吸引,蚊虫从卡槽上方往下飞时,粘附在黏虫网上进行捕捉,通过在上盒圈的内部设置栓槽,使得通过螺栓插设在栓槽中,对黏虫网进行拆卸清理更换,实现了便于捕捉蚊虫的同时,节约成本便于对蚊虫进行清洁的功能,解决了传统的捕获蚊虫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户外使用时难以对内部蚊虫进行清理,且捕捉成本较大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主体的外侧安装支撑驱鸟机构的结构设计,通过在置放盒的外表面安装边板,在边板的上端安装挂钩,使得便于通过挂钩挂在树上进行捕捉,在边板的下端安装插脚,使得便于插设柔软泥土中进行摆放,适应多种位置,在边板的上端安装插孔,使得便于插设驱鸟带,驱鸟带设置为红色雪纺材质,使得在风中飘扬,对鸟类进行驱赶,实现了便于装置主体多环境摆放捕捉蚊虫,且便于对装置主体进行防护,提高装置主体防护性的功能,解决了传统的蚊虫捕捉装置摆放性有限,且易被鸟类误撞受损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捕获蚊虫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捕捉机构(2)和支撑驱鸟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置放盒(11)与上盒圈(12);所述上盒圈(12)固定连接在置放盒(11)的上端;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捕捉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获蚊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驱鸟机构(3)包括边板(31)、挂钩(32)、插脚(33)、插孔(34)与驱鸟带(35),所述边板(31)固定连接在置放盒(11)的两端,所述挂钩(32)固定连接在边板(31)的上端,所述插脚(33)固定连接在边板(31)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获蚊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槽(24)设置在上盒圈(12)的内部,所述螺栓(25)插设在黏虫网(2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获蚊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虫网(23)的下端与上盒圈(12)的上端相贴合,所述螺栓(25)的外表面与栓槽(24)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捕获蚊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34)固定连接在边板(31)的上端,所述驱鸟带(35)插设在插孔(34)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捕获蚊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33)安装有四组,所述挂钩(32)安装有四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捕获蚊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鸟带(35)设置为雪纺材质,所述驱鸟带(35)的下端与插孔(34)的内部相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捕获蚊虫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捕捉机构和支撑驱鸟机构,装置主体包括置放盒与上盒圈;上盒圈固定连接在置放盒的上端;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捕捉机构;捕捉机构包括卡槽、引蚊灯、黏虫网、栓槽与螺栓;卡槽设置在置放盒的内部;引蚊灯插设在卡槽的内部;黏虫网设置在上盒圈的上端;装置主体的外侧安装有支撑驱鸟机构。该一种捕获蚊虫的装置,通过安装捕捉机构,实现了便于捕捉蚊虫的同时,节约成本便于对蚊虫进行清洁的功能,通过安装支撑驱鸟机构,实现了便于装置主体多环境摆放捕捉蚊虫,且便于对装置主体进行防护,提高装置主体防护性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芳,刘砚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