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肥播种智能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1324发布日期:2023-08-18 06:4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肥播种智能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下料机构,具体是指一种施肥播种智能下料结构。


背景技术:

1、播种机seeder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播种机种植的对象是作物的种子或制成丸粒状的包衣种子。它按播种方式可分为真空种子播种机撒播机、条播机和穴播机3类。50年代开始大量发展的各类型精密播种机,能精确控制播种量、穴株距和播深。70年代开始发展的气力排种精密播种机,其排种器气吸式、气压式或气吹式利用正压或负压气流按一定的间隔排出一列种子,实现单粒精密穴播,与传统的机械式排种器相比,具有播量精确、不伤种子等特点。此外还有一种机械式精密排种器。为带施肥装置的悬挂式6行中耕作物播种机,能用于大豆、玉米和高粱等中耕作物的条播和穴播。

2、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10928580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可均匀下料的播种机下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料槽,所述储料槽的内部设置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储料槽的一侧设置有下料管道,所述储料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下料管道,所述下料管道的内部设置有滑层。该可均匀下料的播种机下料装置,通过储料槽、圆柱、凹槽、下料管道和第二下料管道的设置,工作人员通过往存料箱内放置种子,种子会下滑至储料槽内,此时通过电机的转动种子会送至下料管道,滑层表面光滑因此下料管道和第二下料管道内的种子会同时下滑至下料固定柱内,同时解决了播种机在进行播种的过程中不能对种子进行平均下料的问题。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专利存在以下缺点:

4、种子在播种前需要进行5-12小时的浸泡,种子的苞衣十分脆弱,现有技术中在下料过程中种子需要在下料管道和第二下料管道内滚动,不断累积动能,当进入下料固定柱内发生冲击,易使得种子的苞衣发生破损,从而对种子的正常萌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施肥播种智能下料结构,结构合理,通过螺旋杆的转动运输,减少种子在下料过程中发生苞衣破损的现象。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施肥播种智能下料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存种箱,所述存种箱上端铰接设有盖板,所述存种箱与底板之间连接设有若干支撑杆,所述存种箱下方中间部位设有输种管,所述存种箱内设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设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连接设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贯穿放置架延伸置于输种管内,所述输种管下端连接设有下料漏斗,所述下料漏斗下端连接设有定量出料筒,所述定量出料筒与底板之间对称连接设有连接杆,所述定量出料筒内设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一端连接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贯穿延伸出定量出料筒外,且转动轴此端连接设有电机二,所述转动辊上等角度设有若干存种槽,所述定量出料筒下端连接设有出料口。

3、进一步的,所述输种管分为不锈钢网层和纱网层,所述不锈钢网层套接设置在纱网层上,所述输种管上套接设有封闭筒,所述封闭筒贯穿底板设置。

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一端上方设有存料箱,所述存料箱上方一端设有加料口,所述存料箱一侧下端连接设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上设有抽液管和输液管,所述抽液管一端贯穿延伸置于存料箱内,且抽液管此端连接设有抽液头,所述输液管一端连接设有输液筒。

5、进一步的,所述抽液头的形状为球形,所述抽液头上设有若干渗液孔。

6、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筒配合置于封闭筒内,所述输液筒的内壁上设有若干雾状喷头,位于同一轴线上的若干所述雾状喷头等距离设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若干所述雾状喷头等角度设置,所述雾状喷头与输种管垂直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架包括放置板和若干固定杆,若干所述固定杆等角度连接设置在放置板上。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设有的电机、螺旋杆和输种管能够相互配合,通过螺旋杆的转动将种子缓慢运输至定量出料筒内,能够避免种子在下料过程中发生苞衣破损的现象;本装置设有的定量出料筒、转动辊、转动轴、电机二和存种槽能够相互配,能够定量均匀的播撒种子;本装置设有的存料箱、抽液泵、抽液管、输液管、输液筒和雾状喷头能够相互配合,将营养药剂通过雾状喷头均匀喷洒到输种管内的种子上,从而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减少人工施肥的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施肥播种智能下料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存种箱(8),所述存种箱(8)上端铰接设有盖板(13),所述存种箱(8)与底板(1)之间连接设有若干支撑杆(9),所述存种箱(8)下方中间部位设有输种管(17),所述存种箱(8)内设有放置架(12),所述放置架(12)上设有电机箱(10),所述电机箱(10)内设有电机(11),所述电机上连接设有螺旋杆(14),所述螺旋杆(14)贯穿放置架(12)延伸置于输种管(17)内,所述输种管(17)下端连接设有下料漏斗(18),所述下料漏斗(18)下端连接设有定量出料筒(20),所述定量出料筒(20)与底板(1)之间对称连接设有连接杆(19),所述定量出料筒(20)内设有转动辊(21),所述转动辊(21)一端连接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贯穿延伸出定量出料筒(20)外,且转动轴此端连接设有电机二,所述转动辊(21)上等角度设有若干存种槽(23),所述定量出料筒(20)下端连接设有出料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肥播种智能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种管(17)分为不锈钢网层和纱网层,所述不锈钢网层套接设置在纱网层上,所述输种管(17)上套接设有封闭筒(15),所述封闭筒(15)贯穿底板(1)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肥播种智能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一端上方设有存料箱(2),所述存料箱(2)上方一端设有加料口(3),所述存料箱(2)一侧下端连接设有抽液泵(4),所述抽液泵(4)上设有抽液管(6)和输液管(7),所述抽液管(6)一端贯穿延伸置于存料箱(2)内,且抽液管(6)此端连接设有抽液头(5),所述输液管(7)一端连接设有输液筒(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肥播种智能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头(5)的形状为球形,所述抽液头(5)上设有若干渗液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肥播种智能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筒(16)配合置于封闭筒(15)内,所述输液筒(16)的内壁上设有若干雾状喷头(25),位于同一轴线上的若干所述雾状喷头(25)等距离设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若干所述雾状喷头(25)等角度设置,所述雾状喷头(25)与输种管(17)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肥播种智能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2)包括放置板(121)和若干固定杆(122),若干所述固定杆(122)等角度连接设置在放置板(121)上。


技术总结
一种施肥播种智能下料结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存种箱(8)所述存种箱(8)与底板(1)之间连接设有若干支撑杆(9),所述存种箱(8)下方中间部位设有输种管(17),所述存种箱(8)内设有电机(11),所述电机上连接设有螺旋杆(14),所述输种管(17)下端设有定量出料筒(20),所述定量出料筒(20)内设有转动辊(21),所述转动辊(21)一端连接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辊(21)上等角度设有若干存种槽(23),所述定量出料筒(20)下端连接设有出料口(2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通过螺旋杆的转动运输,减少种子在下料过程中发生苞衣破损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郭勇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运城市盐湖区运农滴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技术研发日:202304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