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灌溉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0005发布日期:2023-07-05 20:0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田灌溉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田灌溉,特别是一种农田灌溉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1、农田为耕种的田地,进行农作物种植的土地,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因为降水不足,为了避免农作物缺水而出现枯死的情况,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在降水量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对农作物进行人工灌溉。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便捷式农田灌溉进水装置”,申请号为2022225315937的中国专利,其通过设置有收纳组件和联动组件,通过收纳组件中收纳箱、把手和收纳杆之间的配合下,利用收纳箱和把手可以对水泵和水管进行收纳,利用收纳杆的转动作用下,可以将水管缠绕在收纳杆的表面,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该农田灌溉进水装置进行携带,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水管出现缠绕打结的情况,通过联动组件中转杆、齿轮和传动部的作用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任意转把,实现对两组收纳杆的同时旋转,进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现有技术的灌溉装置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进行手持操作对农作物进行喷淋作业,灌溉装置本身的重量加人水流的重量增加了人们在灌溉农田时的负重,因此不利于人们对农田进行灌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农田灌溉喷淋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灌溉装置由于灌溉范围较小,灌溉效率较低下,且工作人员需要长时间进行手持灌溉装置对农作物进行喷淋作业,从而增加了人们的工作量。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田灌溉喷淋装置,其包括,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移动轮以及蓄水箱,所述移动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蓄水箱固定于所述支撑板顶部;

5、喷淋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顶部,包括支撑架、传动件、从动件、喷淋件、送水件以及输送件,所述传动件和所述从动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喷淋件位于所述传动件和所述从动件上,所述送水件,所述输送件连通于所述送水件一侧。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农田灌溉喷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包括电动推杆和连接板,所述电动推杆固定于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农田灌溉喷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件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连接板底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农田灌溉喷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从动件包括定位轴、齿轮以及齿条,所述定位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齿轮固定于所述定位轴外侧,所述齿条位于所述齿轮一侧,所述齿条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农田灌溉喷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从动件还包括导轨和卡座,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卡座滑动于所述导轨外侧,所述卡座一侧与所述齿条固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农田灌溉喷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喷淋件包括连接管和第一喷头,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一侧,所述第一喷头连通于所述连接管侧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农田灌溉喷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喷淋件还包括输送管和第二喷头,所述输送管设置于所述齿轮顶部,所述第二喷头连通于所述输送管底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农田灌溉喷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送水件包括水泵、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水泵固定于所述支撑板顶部,所述进水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水泵进水端,另一端位于所述蓄水箱内,所述出水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水泵出水端,另一端与所述输送件连通。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农田灌溉喷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送件包括固定管、伸缩管以及连通管,所述固定管固定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伸缩管一端与所述固定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连通管连通于所述固定管顶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农田灌溉喷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通管顶端贯穿定位轴并延伸至所述输送管内,且与所述输送管内壁活动连接。

1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喷淋组件的设置,扩大了对农作物喷淋的范围,提高了对农作物灌溉效率,且无需人工手持喷淋装置进行喷淋作业,进而降低了人们灌溉农作物的工作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农田灌溉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灌溉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202)包括电动推杆(202a)和连接板(202b),所述电动推杆(202a)固定于所述支撑架(201)顶部,所述连接板(202b)固定于所述电动推杆(202a)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田灌溉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202)还包括固定块(202c),所述固定块(202c)固定于所述连接板(202b)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田灌溉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203)包括定位轴(203a)、齿轮(203b)以及齿条(203c),所述定位轴(203a)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201)顶部,所述齿轮(203b)固定于所述定位轴(203a)外侧,所述齿条(203c)位于所述齿轮(203b)一侧,所述齿条(203c)一端与所述连接板(202b)固定,所述齿轮(203b)与所述齿条(203c)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田灌溉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203)还包括导轨(203d)和卡座(203e),所述导轨(203d)固定于所述支撑架(201)顶部,所述卡座(203e)滑动于所述导轨(203d)外侧,所述卡座(203e)一侧与所述齿条(203c)固定。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农田灌溉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件(204)包括连接管(204a)和第一喷头(204b),所述连接管(204a)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02b)一侧,所述第一喷头(204b)连通于所述连接管(204a)侧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田灌溉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件(204)还包括输送管(204c)和第二喷头(204d),所述输送管(204c)设置于所述齿轮(203b)顶部,所述第二喷头(204d)连通于所述输送管(204c)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农田灌溉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件(205)包括水泵(205a)、进水管(205b)以及出水管(205c),所述水泵(205a)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01)顶部,所述进水管(205b)一端连通于所述水泵(205a)进水端,另一端位于所述蓄水箱(103)内,所述出水管(205c)一端连通于所述水泵(205a)出水端,另一端与所述输送件(206)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农田灌溉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件(206)包括固定管(206a)、伸缩管(206b)以及连通管(206c),所述固定管(206a)固定于所述支撑架(201)内,所述伸缩管(206b)一端与所述固定管(206a)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204a)连通,所述连通管(206c)连通于所述固定管(206a)顶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农田灌溉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206c)顶端贯穿定位轴(203a)并延伸至所述输送管(204c)内,且与所述输送管(204c)内壁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田灌溉喷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移动轮以及蓄水箱,移动轮设置于支撑板底部,蓄水箱固定于支撑板顶部;喷淋组件,设置于支撑板顶部,包括支撑架、传动件、从动件、喷淋件、送水件以及输送件,传动件和从动件均设置于支撑架顶部,喷淋件位于传动件和从动件上,送水件,输送件连通于送水件一侧。本技术通过喷淋组件的设置,扩大了对农作物喷淋的范围,提高了对农作物灌溉效率,且无需人工手持喷淋装置进行喷淋作业,进而降低了人们灌溉农作物的工作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宏,奚小波,朱林,金亦富,蔡广林,张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沃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