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蚁防虫蜂箱

文档序号:35216899发布日期:2023-08-24 17:5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蚁防虫蜂箱

本技术涉及蜜蜂养殖,具体为一种防蚁防虫蜂箱。


背景技术:

1、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1857年美国人郎氏发明了活框蜂箱与随后发明的巢础机和分蜜机一起被称为蜂具的三大发明,而正是这些养蜂工具的使用,结束了数千年传统养蜂采用土窝、毁巢取蜜的生产方式,奠定了新式养蜂的基础,使养蜂生产出现巨大的飞跃。上世纪初活框蜂箱和意大利蜜蜂一起传入我国,我国使用的蜂箱很多,比如十框蜂箱、达旦蜂箱、十二框方形蜂箱等,其规格大小不尽相同,但结构原理基本一致。

2、要想养好蜜蜂,防止害虫是重中之重,蜂农做好防止螨虫、各种害虫爬入蜂箱内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螨虫是通过地面爬行进入蜂箱的,通常爬入蜂箱内的害虫还有:螨虫、蚂蚁、草鞋虫、小夹虫、蟑螂等,它们大多数是爬入蜂箱内偷食蜂蜜或做窝,严重时使蜜蜂飞逃。为了防止害虫对蜜蜂造成伤害,通常是将蜂箱垫高,而单纯的将蜂箱垫高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此外蜂箱一般放置在野外,而野外的地面高低不平,容易使蜂箱发生倾倒,影响蜂箱后续的使用。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蚁防虫蜂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蚁防虫蜂箱,当害虫从固定环爬到曲面盘时,害虫需要和曲面盘内腔转动的滚球接触,使得害虫在爬行过程中滚球转动,从而害虫无法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对箱体的保护,在不平整的地面时,通过拉动限位杆使连接套带动弹簧收缩,此时限位杆和限位孔脱离插合,通过拉动伸缩杆使伸缩杆在支撑腿的内腔中滑动,改变箱体的下表面到底座底面的高度,从而使防护组件整体的高度发生变化,使底座在野外的地面时也能够对箱体进行平稳的支撑,防止发生箱体倾倒,把手用于对箱体的抬起,顶盖用于对箱体进行遮盖,通风机构可对箱体内部进行通风,进出口机构便于对蜜蜂进出箱体,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蚁防虫蜂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底端四个拐角处固定安装有防护组件,箱体的两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箱体的顶端套接有顶盖,箱体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通风机构,箱体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进出口机构;

3、防护组件包括底座,底座的底端开设有防滑槽,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护机构。

4、进一步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环,固定环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曲面盘,曲面盘的外表面倾斜向下,且曲面盘外表面光滑,曲面盘的上下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滚球,滚球有多个,且均匀布满曲面盘的上下外表面。

5、进一步地,支撑腿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内腔插设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连接套,限位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支撑腿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支撑腿的底端开设有驱虫槽。

6、进一步地,弹簧位于连接套和连接架之间,限位杆和限位孔插合。

7、进一步地,通风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和箱体固定连接,箱体的两侧外表面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位于第一固定架内腔,第一固定架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遮挡板。

8、进一步地,进出口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箱体固定连接,箱体的两侧外表面开设有连通槽,连通槽位于第一固定架内腔,第二固定架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遮档条。

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防滑槽,防滑槽是为了底座增大摩擦力。

10、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长方体状且底部四个捌角处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防护组件。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机构使害虫无法从地面向上爬行到蜂箱中,在防护机构处通过结构设计增加阻碍使通过难度加大导致害虫爬行时会直接掉落在地上,从而达到对蜂箱的防护。

1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蚁防虫蜂箱,本实用新型能够调整支撑腿的高度,使蜂箱在野外倾斜的地面也能够平稳的放置,防止蜂箱倾倒;支撑腿处的驱虫槽可放置驱虫驱蚁药剂,对虫蚁具有一定的自动驱离效果,驱虫槽受到上部防护组件的曲面盘防护,不易受雨水冲刷破坏。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蚁防虫蜂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至少三个防护组件(2),所述箱体(1)的两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3),所述箱体(1)的顶端套接有顶盖(4),所述箱体(1)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通风机构(5),所述箱体(1)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进出口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蚁防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盘(242)的上下表面均倾斜向下且曲面盘(242)表面光滑,所述曲面盘(242)的上下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滚球(243),所述滚球(243)有多个,且均匀间隔的布满曲面盘(242)的上下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蚁防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3)远离底座(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25),所述连接架(25)的内腔插设有限位杆(26),所述限位杆(26)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连接套(27),所述限位杆(26)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28),所述支撑腿(2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伸缩杆(29),所述伸缩杆(29)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210),所述支撑腿(23)的底端处设有驱虫槽(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蚁防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8)位于连接套(27)和连接架(25)之间,所述限位杆(26)和限位孔(210)插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蚁防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架(51),所述第一固定架(51)和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两侧外表面开设有通风口(52),所述通风口(52)位于第一固定架(51)内腔,所述第一固定架(5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遮挡板(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蚁防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口机构(6)包括第二固定架(61),所述第二固定架(61)和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两侧外表面开设有连通槽(62),所述连通槽(62)位于第一固定架(51)内腔,所述第二固定架(6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遮档条(6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蚁防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的底面设有防滑槽(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蚁防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长方体状且底部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防护组件(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蚁防虫蜂箱,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的底端四个拐角处固定安装有防护组件,箱体的两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箱体的顶端套接有顶盖,箱体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通风机构,箱体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进出口机构,防护组件包括底座,底座的底端开设有防滑槽,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护机构,本技术通过防护机构使害虫无法爬行到蜂箱处,即在防护机构处受到药剂驱离作用自动远离或受物理结构增加通过障碍而导致爬行时会直接掉落在地上,从而达到对蜂箱的防护;本技术能够调整支撑腿的高度,使蜂箱在野外倾斜的地面也能够平稳的放置,防止蜂箱倾倒。

技术研发人员:秦邦,杜兴媛,陈娥,马世龙,李秋方,刘瑶,张朝阳,胡百顺,陈永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